案例
趙阿姨, 70 歲, 在養老院生活2 年餘, 生活可以自理。 約4 個月前發現右膝關節疼痛, 在活動時受限制, 尤其在下樓梯時膝關節疼痛加劇。 就醫後診斷為: 退行性骨關節病。
概述
退行性骨關節病又叫骨性關節炎, 該病實際上并非炎症, 主要為退行性病變, 屬關節提前老化, 特别是關節軟骨的老化, 也稱之為老年性關節炎。 該病是由于關節軟骨發生退行性變, 引起關節軟骨完整性破壞以及關節邊緣軟骨下骨闆病變, 繼而導緻關節症狀和體征的一組慢性退行性關節疾病。 骨關節炎影響最顯著的關節是活動度最大的關節, 如髋、 膝及拇指的掌指關節。 肩、 肘、 腕不需要持重的活動, 故關節炎的症狀出現也是較少的。 由于活動範圍不大, 脊椎不是經常被關節炎侵犯的關節。
(一) 病因
本病的發生是多種因素聯合作用的結果, 如骨基質中的黏多糖含量減少, 纖維成分增加, 軟骨的彈性降低; 或者軟骨下骨闆損害使軟骨失去緩沖作用; 也可能由關節内局竈性炎症等因素造成。 臨床上常将骨關節炎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其引起關節發生以上改變的原因有所不同。
(二) 臨床表現
1 關節疼痛
骨關節病開始表現為程度較輕的關節酸痛, 多出現于活動或勞累後, 休息後可減輕或緩解。 随着病情的進展, 疼痛程度也加重, 表現為鈍痛或刺痛, 關節活動可因疼痛而受限, 最後在休息時也可出現疼痛。 其中, 膝關節病變在上下樓梯時疼痛明顯, 久坐或下蹲後突然起身可導緻關節劇痛; 髋關節病變疼痛常自腹股溝傳導至膝關節前内側、 臀部及股骨大轉子處, 也可向大腿後外側放射。
2 關節僵硬, 關節活動不靈活
特别是患者在久坐或清晨起床後關節有僵硬感, 而後不能立即活動, 要經過一定時間後才感到舒服。 這種僵硬和類風濕關節炎不同, 時間較短暫, 一般不超過 30 分鐘。但到疾病晚期, 關節将永久不能活動。
3 關節内卡壓現象
當關節内有小的遊離骨片時, 可引起關節内卡壓現象, 表現為關節疼痛、 活動時有響聲和不能屈伸。 膝關節卡壓易使老年人摔倒。
4 關節腫脹、 畸形
膝關節腫脹多見, 由局部骨性肥大或滲出性滑膜炎引起, 嚴重者可見關節畸形、 半脫位等。 部分患者可有手指屈曲或側偏畸形, 第一腕掌關節可因骨質增生出現 “方形手”。
5 功能受限
各關節可因骨出現贅生物、 軟骨退變或關節周圍肌肉痙攣及關節破壞而導緻活動受限。 此外, 頸椎骨性關節炎脊髓受壓時, 可引起肢體無力和麻痹, 椎動脈受壓可緻眩暈、 耳鳴以緻複視、 構音或吞咽障礙, 嚴重者可發生定位能力喪失或突然跌倒。 腰椎骨性關節炎腰椎管狹窄時, 可引起下肢間歇性跛行, 也可出現大小便失禁。
(三) 輔助檢查
本疾病可由 X 線平片、 CT 檢查或核磁檢查鑒别診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