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孩子心理抑郁為什麼不敢跟家長說

孩子心理抑郁為什麼不敢跟家長說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30 04:23:38

我們的人生就像一場曆經“風雨”的旅途,即使成年人也會滋生悲傷的情緒,更何況孩子呢,他們能夠經得起生活磨砺的考驗嗎?前幾天,我看到這樣一個小視頻:▼

山東煙台,一位爸爸帶着4歲的兒子乘坐高鐵,偶遇一名離家出走的女孩,乘警正在幫其回家。爸爸問兒子:你長大了會不會像那個姐姐一樣離家出走?兒子說:不會。媽媽沒在(注:因病離世),就是我陪着你。

孩子心理抑郁為什麼不敢跟家長說(這些情緒正在折磨着孩子)1

孩子心理抑郁為什麼不敢跟家長說(這些情緒正在折磨着孩子)2

孩子心理抑郁為什麼不敢跟家長說(這些情緒正在折磨着孩子)3

孩子心理抑郁為什麼不敢跟家長說(這些情緒正在折磨着孩子)4

圖片為視頻截圖

網友們看過視頻後淚目了,沒想到這個男孩子小小年紀卻如此善解人意,他的回答不僅溫暖了爸爸,還深深觸動了網友的内心。生活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每個家庭、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可能遭遇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該怎麼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把悲傷轉換成積極的情緒呢?

1

理解悲傷才能接納悲傷

有一個成語叫“傷春悲秋”,來形容人的多愁善感。悲傷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一,是人們在面對失去時會有的沮喪、失望、氣餒、孤獨等情緒體驗。

這裡所說的失去包括多個方面,不僅包括生命的逝去,還有失去安全感、快樂、積極性等等。而且,悲傷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下雨天孩子無法去遊樂場而唉聲歎氣,就是對内心失望情緒的一種外在表達;但是,強烈和持續的悲痛則可能令孩子感到無助,甚至引發抑郁。▼

最近有件事沖上熱搜,河南鄭州一名4歲大的孩子,因聽到父母讨論家中出現了變故,很是擔心,又不敢說出來讓父母徒增煩惱,就一直壓在心裡,久而久之變得沉悶不與人交流,醫生經過檢查發現孩子患上了抑郁症。為了打開孩子的心結,醫生教家長上演了一出事情快解決的戲碼,沒想到孩子得知後心情逐漸放松,性格也逐漸開朗。

孩子心理抑郁為什麼不敢跟家長說(這些情緒正在折磨着孩子)5

圖片為網絡截圖

從以上兩個4歲孩子的案例可以看出,如何幫助孩子理解悲傷,接納悲傷,最後走出悲傷,對孩子的身心健康至關重要。

科學研究也證明,四歲左右的孩子已經有了“死亡”的概念,但是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很容易因為“一知半解”産生恐懼心理;而且孩子的情感體驗越來越細緻,開始懂得隐藏某些情緒了,這都要求家長及時發現和疏解他們的消極情緒。

就像文章開頭高鐵上的這個孩子,雖然隻有4歲卻已經曆生死離别,但他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是個樂觀向上的“小暖男”、“小男子漢”,因為爸爸一直給孩子灌輸的思想是:媽媽變成了天上的星星,思念媽媽的時候,對着天上的星星喊,媽媽我想你了。隻要天上的星星眨眨眼,就是媽媽聽見了在回應你。

爸爸采用的是直面人生苦難的積極教育方式,并且考慮到這個年齡段孩子的認知水平和情緒特點,他把媽媽的離去比作星星升入夜空,用比拟的方法向孩了解釋“死亡”,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孩子把對媽媽的思念寄托在“星星媽媽”身上,還可以發揮想象力和“星星媽媽”進行互動,避免了因為媽媽離去引發的持續傷痛。

然而,很多家長有一個比較傳統的認知,如果家中出現變故,最好先隐瞞孩子,因為孩子小、不懂事、太脆弱,等到未來他長大了、懂事了、堅強了再告訴他,孩子更易接受。但其實這個教育方式在當下是有待商榷的,因為忽視、回避或掩蓋悲傷的感受是無效的,隻會讓敏感的孩子捕捉到家長的緊張不安,不敢與家長進行情感交流。

孩子心理抑郁為什麼不敢跟家長說(這些情緒正在折磨着孩子)6

2

理清情緒有助釋放悲傷

日常引發孩子悲傷情緒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前面所讨論的親人離世,還有朋友分别,學習困境,被老師批評,被父母責罵,以及社交問題等等。

我再舉一個身邊孩子的例子,雖然這樣的情形并不會出現在每位孩子身上,但仍希望家長們引以為戒。▼

一個孩子10歲了,讀四年級,幾次小考都不及格,被班裡同學嘲笑說真笨,回到家裡傷心哭泣。

家長向我吐槽孩子“沒本事”,像個“軟柿子”任人欺負也不敢反擊,在家裡“哭有何用”呢?我從家長眼睛裡讀到的全是“恨鐵不成鋼”的不甘,絲毫沒有對孩子的理解與共情;而且我認為她對孩子“貶損式”的評判,更是對孩子的“二次傷害”,所以先與她讨論了兩個問題。

01

傷心哭泣真的沒用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管是偶爾被人取笑,還是受到周圍人的歧視、嘲弄,對身心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哭泣是孩子正常的身體反應,是釋放悲傷的最為簡單直接的方式,也是一種必要的心理保護措施。

02

不當面回擊就是軟弱嗎?

我們現在出門戴口罩,是對外界病毒細菌的主動隔離,同理,勢單力薄的孩子面對沖突不做當面回擊,選擇冷處理,或者自我想象歡樂的場景轉移注意力,也是對負面情緒的主動隔離。這并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這個年齡段孩子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是調整情緒策略能力進步的一種體現。

所以,家長諷刺孩子膽小,甚至呵斥孩子罵回去,打回去,或者不顧孩子情緒、想法而急于找老師要求懲罰對方“問題孩子”,則可能會讓局面變得糟糕。遇到類似這樣的情況,我有兩點建議:

第一步,幫助孩子理清情緒。嘗試讓孩子去描述情緒,看清楚自己是因何而悲傷,家長在情感上與孩子産生“共鳴”。

第二步,就事論事解決問題。等孩子情緒平穩下來,再跟孩子讨論如何解決目前的難題。盡量先讓孩子自己說出辦法,家長和孩子一起分析評估辦法的可行性,進行最終的取舍和調整。

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僅靠孩子自己的力量無法擺脫困境,家長必須出面和學校老師、對方家長溝通,給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和保護,幫助孩子遠離恐怖與傷害,甚至更為嚴重的校園暴力。

所以,家長首先要“看見”孩子的悲傷情緒,肯定他面對不公正待遇時的自我保護行為,成為孩子可以信賴、倚靠的後盾;在緩解孩子情緒困擾,妥善解決好當前的問題之後,家長還有第三步必做,那就是讓孩子的身體、内心、智慧和溝通能力變強大,可以支撐他勇敢面對問題、自我解決問題,而這也是孩子免于情緒困擾的根本解決之道。

孩子心理抑郁為什麼不敢跟家長說(這些情緒正在折磨着孩子)7

3将悲傷轉換為前進的動力

打開手機朋友圈,看到中高考畢業生的家長們紛紛曬出好成績、錄取通知書,他們的喜悅情緒感染着我;同時,我在網絡上也看到了一位大學生的父親在曬孩子去年高考的“高分”,他的心态和教育方式同樣感動我:▼

兒子去年高考僅考了472分,壓線進了一所很普通的地方二本高校,他對孩子說,希望你像狗尾巴草一樣,适應社會環境;并且對孩子提出了三點要求……如今一年過去了,孩子的成長讓他很欣慰!

孩子心理抑郁為什麼不敢跟家長說(這些情緒正在折磨着孩子)8

圖片為網絡截圖

這位爸爸看到孩子472分的成績以及網友們的“諷刺”留言,坦白自己很“郁悶”;可想而知,孩子當時的心情也會有失落。但是這位爸爸并沒有沉浸在自我的傷感世界裡,他也在思索應該采用何種方式激勵孩子重新振作,逆轉悲傷情緒。

大家有沒有見過狗尾草,空曠山野、村落的房前屋後、路邊河旁都可以看見它的身影,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然而這其貌不揚的小草也是味中藥,有開脾健胃之效。我們小時候還曾用狗尾草編小兔子,收獲很多的快樂。

這位爸爸把兒子比作狗尾草,并不是貶低和歧視的意思,隻是借用狗尾草身上“堅韌蓬勃”的品質告訴兒子,不要小看自己的能量和價值,隻有接納和認可自己,才能與暫時的“失利”和悲傷情緒和解。

我認為他是一位高情商型父親,既能夠發現孩子内心深處隐藏的不安,幫助孩子找回自信和安全感;又能讓孩子理性地看待目前的成績,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标,将悲傷轉化為前行的動力。

所以,面對孩子的成敗和情緒,家長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評判和解讀,看你選擇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思考和表達方式。你用發展的、長遠的眼光看待當下,孩子最終反饋給家長的結果也不會差。

有的家長會問,為何孩子會悲傷,會憤怒,會失控,會有那麼多情緒問題?

因為外界的人事物觸發到了孩子的“情緒腦”,導緻了情緒的發作,而孩子的“理智腦”還在建立中,要等到成年期才基本發育成熟。不過,我們雖不能阻止孩子“情緒腦”的發育,但可以引導“理智腦”的發育,以促進“情緒腦”和“理智腦”協調發展。

當孩子出現“脆弱”的情緒和行為時,家長不妨反思3個問題:

1.孩子的喜怒哀樂你知道嗎?你可能把全部養育精力投放在吃飽穿暖的物質需求以及對成績的要求上了。

2.你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嗎?你可能很少抽空和孩子聊天,平心靜氣地做朋友。

3.你會用友善親和的方式幫助孩子一起面對和解決問題嗎?孩子作業沒有完成,考試沒得高分,你也許氣急敗壞,出言不遜甚至體罰,或冷漠相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