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20:55:20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隻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标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中藥中有六味藥,陳放使用效果更好,分别是陳皮、半夏、枳殼、麻黃、狼毒、吳萸,它們被稱為“中藥六陳”。

枳殼陳皮半夏齊,

麻黃狼毒及吳萸,

六般之藥宜陳久,

入藥方知奏效奇。

——《中藥六陳歌》

前段時間,小懂就慕名走訪了一趟著名的陳皮之鄉——廣東江門市新會區,到陳皮的一線産區切身感受了一番。

他們不吃柑肉,隻要柑皮

曆史上,新會是廣東文風最鼎盛的地區之一,有“東莞拳頭新會筆”之美譽,大思想家梁啟超、嶺南大儒陳白沙都出自新會。這裡也是著名的“嶺南學派”和“嶺南琴派”的發源地,有“海濱鄒魯”之稱。

如今,這裡最出名的是陳皮。走進新會,就能感覺到濃濃的陳皮氛圍。前幾年,當地政府為了推廣陳皮,打造新會名片,還專門在核心産地設立了一個“陳皮村”,用于接待四方賓朋。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小青柑大熱之下)1

▲新會的枝柑樹林

我們平時吃橘子,都是把橘子皮剝掉吃肉,新會人卻把柑肉挖掉不吃,把柑皮當寶貝,曬幹或烘幹後陳放,三年以上者可稱為“陳皮”(三年以内為“柑皮”),七年以上可稱為“老陳皮”。陳皮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是傳統的香料和調味佳品,藥食同源,所以向來享有盛譽。近年來,陳皮與茶又發生了關系,讓新會在全國茶業界聲名鵲起。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小青柑大熱之下)2

▲陳放多年的陳皮,透過強光也能看到分布不規則的油包,指甲一掐還能掐出陳皮揮發油(主要成分為檸檬烯),陳皮的藥用價值很大程度上與陳皮揮發油有關,有促進消化液分泌、祛痰、理氣、健脾等作用。

小青柑火了,中心卻很平靜

新會陳皮與茶的結合,最出名的産品當然就是“柑普”了。去年,風靡大江南北的小青柑,更是把柑普市場推向了極緻,做茶的不賣點小青柑,都好像沒賣茶似的。

做小青柑的大部分商家,都會宣稱自家的柑是産自廣東新會的。事實上,小青柑如此之多,真正有多少是産自新會呢?

我們來看一組官方的數據,據新會區農林局統計,2015年新會柑種植面積約6萬畝,挂果面積達3萬畝,預計産量達6萬噸。按100斤鮮果生産5斤柑皮的比率計算,就算6萬噸鮮果都用來開皮(事實上有部分會被當做水果銷售或進行深加工),新會每年也隻能生産3000噸柑皮而已。市場上有多少小青柑真正産自新會,也可想而知了。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小青柑大熱之下)3

小懂到新會後,倒是并沒有感受到濃烈的小青柑氛圍,當地的果農或廠家大多還是以生産陳皮為主,同時配合一些茶企加工柑普(也有自己生産的)。他們隻知道去年外面的小青柑很火爆,尤其是北方,這也帶動了新會當地小青柑産量的急劇上升,别無其他。小懂仿佛有一種風暴的中心卻極為平靜的感覺。

為什麼小懂感覺很平靜?因為當地的主流氛圍還是陳皮,即使與普洱茶結合,當地人也是将紅柑和青柑合在一起,統稱為“柑普”,并沒有刻意去炒作小青柑。長久以來,新會的陳皮也有青皮、二紅皮和大紅皮,而不隻是用青柑開皮。

青柑、紅柑有何區别?

說到這裡,小懂有必要跟大家介紹一下紅柑和青柑的區别。

紅柑和青柑,其實是長在一棵樹上的,隻不過采摘時間不一樣。早期的柑,就是青柑,7月份以後開始采摘(太早也不行,柑肉挖不出來,除個别企業有先進設備),持續兩個月左右。所以,小青柑的采摘期非常短,産量自然也不會太多。

柑果一般在10月份左右開始成熟,青柑逐漸變成紅柑,11月份左右的柑被稱為“二紅”,12月份左右的柑則被稱為“大紅”。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小青柑大熱之下)4

▲從左至右依次為:青柑、二紅和大紅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小青柑大熱之下)5

▲陳皮愛好者收集的不同柑皮(從左至右依次為:小青、中青、大青、微紅、二紅、大紅)非标準樣品,僅供參考

業内人士告訴小懂,如果用新會柑制作柑普,一般都是從雲南運來普洱茶原料,然後再加工制成柑普的。

為什麼不能将柑果運到雲南進行加工呢?因為柑果要經過挖果、填茶、烘烤等工序,如果将柑果運到雲南,對它的運輸、保鮮、加工都是很大的挑戰,幾乎不可能妥善完成。所以,小懂見到多家品牌茶企的柑普,無一例外都是與新會的陳皮廠合作,将茶從雲南運來之後進行填茶的。

新會柑的核心産區

新會的茶坑村鳳山有一座塔遠近聞名,叫做“熊子塔”(又稱淩雲塔),“熊”(讀泥)是“熊”字下面四點少了一點,系新會特有的一個字。相傳新會凡能眺望到熊子塔,都産出質量上乘的新會柑皮。

傳說歸傳說,不過新會陳皮确實是有核心産區的,分别是梅江、天馬、茶坑、東甲、西甲。這五地的附近一帶,處鹹水和淡水交界,兩岸為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地肥沃,有機質豐富,灌溉用水是海水成分和淡水混合的特殊水質,加上三山環抱的天然屏障,使核心産區的新會柑的品質是其它産區無可比拟。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小青柑大熱之下)6

▲茶坑村口就能看到遠處的熊子塔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小青柑大熱之下)7

▲熊子塔近景

五大核心産地

梅江村:是新會茶枝柑的著名産區,素有“柑之鄉”的稱譽,梅江出産的柑果光澤亮、口感清爽,當中又以塞口圍種植的茶枝柑尤為著名。

天馬村:被評為廣東省最美的生态鄉村,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筆下的《鳥的天堂》原型即來源于此,更顯天馬生态環境的得天獨厚。

天馬的柑園種植地主要圍繞小鳥天堂周邊,占盡地利優勢,氣溫、土壤适宜,産出的柑肉爽脆多汁酸脆無澀味,酸甜适度,口感順滑,柑皮香濃。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小青柑大熱之下)8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小青柑大熱之下)9

▲天馬村村口和小鳥天堂

茶坑村:是梁啟超的故居所在地,700多年前,茶坑人已大量種植新會柑,并經營新會陳皮,傳說中區分新會柑核心産區的地标——熊子塔,就在茶坑。

東甲村:是曆史上著名新會柑種植基地,也是傳統的圈枝柑産區,素有“東甲陳皮譽新會,百年陳皮勝黃金”之稱。但東甲村種植柑果的土地由于近10來年新會的發展建設,大多已被征收開發,産區所剩無幾,能夠産出最佳陳皮的柑樹亦少之又少。

西甲村:毗鄰東甲村和新會城主城區,氣候水土與東甲柑品質一樣,質量上乘。但随着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新會柑種植資源尤其是核心區水土資源被不斷擠壓,西甲村目前已經為城區,村裡的土地已所剩無幾,柑樹已基本沒有。

柑普的制作工序

柑普茶需要經過哪些工序呢?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采果。人工采摘及篩選采果,精選油室飽滿,香氣馥郁,果品均勻的新會茶枝柑。

第二步:清洗。多次清洗新鮮新會柑,清洗過程中,挑選優質的鮮果作為柑普茶原料。

第三步:挖果。在柑果頂部切一個圓形切口,通過切口取出果肉,将柑果内部掏空且在果品底部開挖透氣孔。

第四步:清洗。對鮮果再次清洗,用淨水清洗,保證柑普茶的安全衛生。果腹内一定不能殘留果肉哦!

小青柑哪個産地最好(小青柑大熱之下)10

▲挖果和填茶(圖片來源于網絡)

第五步:風幹。鮮果殼在暖陽底下慢慢地脫幹水分。

第六步:填茶。手工将雲南的普洱茶填入掏空備用的柑果腹中,并人工壓實果腹内的茶葉。

第七步:烘烤。專業技師将填好茶的柑果放入風幹煉爐,使茶與柑的香氣、活性物質相互滲透,相得益彰。

第八步:陳化。柑普茶風幹後,經專業技師進行檢驗後放入恒溫室進行陳化工藝,一杯和、潤、甘、甜的柑普茶就誕生啦!

關于柑普茶還有很多問題,例如柑普和橘普有何區别?該如何沖泡、貯藏柑普茶?小懂接下來會跟大家慢慢聊,親們等着哦!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衆号,随時随地提問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