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教育部研究生學習積極性提升

教育部研究生學習積極性提升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12 01:35:01

教育部研究生學習積極性提升?作者:吳小林(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人才選拔與評價委員會主任委員),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教育部研究生學習積極性提升?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教育部研究生學習積極性提升(推動研究生教育與社會系統更好融合)1

教育部研究生學習積極性提升

作者:吳小林(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人才選拔與評價委員會主任委員)

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是國家進行研究生教育布局和結構調整的直接體現,是教育為社會提供高層次人才供給的重要指引,是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科組織建制的基本依據,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

近日國家發布了新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并制定了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體現了研究生教育與時俱進、适度超前的引領性地位,是研究生教育服務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建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人民群衆多樣化教育需求的重要舉措。

新版學科專業目錄和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既反映了近年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基本趨勢和内在規律,也體現了鮮明的發展理念和政策導向,其最鮮明的特點在于促進研究生教育與社會系統更好耦合,必将進一步規範、引導和促進研究生教育堅持“四個面向”,提升支撐和服務國家需求的能力。

優化人才培養類型結構

從1981年國家建立完善的學位制度開始,我國研究生教育長期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目标,緻力于為高校和科研院所培養師資和科研隊伍。随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及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研究生教育開始面向社會需求培養高層次人才。從1991年設置第一個專業學位——工商管理碩士開始,中國特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體系逐漸形成并不斷完善,有力地回應了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快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各行各業對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新版目錄将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統一設置在學科門類下,設置了博士專業學位類别36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别31個,不僅豐富了專業學位類别,同時将一批專業學位提升到博士層次,彰顯了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同等重要的地位,凸顯了國家對人才類型結構的調控,突出了高度重視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的鮮明導向。

到2025年,全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将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數量也将大幅增加,部分高校已減少應用類學科學術碩士的招生,加大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學科專業目錄的調整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的變化,客觀上有利于提升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認可度,各培養單位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自身辦學定位,切實優化人才培養類型結構,加快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深化産教融合、校企聯合協同培養機制,不斷創新培養模式,在招生、課程、師資、評價等方面加強改革,營造良好的培養環境,推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職業資格體系有效鍊接,強化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促進高層次人才培養與行業、産業、企業、社會緊密結合,滿足人民群衆接受多元化優質教育的需求,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支撐行業産業高質量發展。

随着專業學位類别增多,招收規模擴大,考慮到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攻讀方式的不同,必須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考核選拔方式改革。一是招生範圍進一步擴大,對于應屆本科生和企業一線優秀在職骨幹,選拔時應當有所側重;二是招生主體可将行業企業專家納入面試考核組,體現企業和社會需求;三是評價内容方面,将專業實踐能力、創新潛質、長期從事相關專業領域科學研究和工作的興趣意願等納入考察範圍;四是探索本碩博貫通式培養、校企聯合工學交替培養等多種招生培養方式。

促進交叉學科融合發展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突飛猛進,國際科技競争日益激烈,“卡脖子”關鍵技術領域瓶頸突出,對我國科技創新造成嚴峻考驗。重大原創性、引領性成果往往産生于學科交叉領域,推動交叉學科高質量發展,是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有效路徑。

新版學科專業目錄在新興交叉學科發展方面做了較大創新,一是設立新興交叉學科門類,支持戰略性新興學科發展,加強對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的學科支撐;二是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制定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以問題導向型的目錄外學科專業為主,每年動态調整,快速響應國家和社會需求;三是進一步放權學位授予單位根據實際自主設置學科專業。學科專業目錄動态調整、自主調整機制的建立,将引導高校突出自身特色和優勢,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及時調整和優化學科專業設置,培養國家急需人才。

高校要結合自身學科基礎和發展定位,為學科交叉融合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一方面,用新理念、新理論、新技術積極改造傳統學科,更新學科專業課程設置,将最新科研成果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資源,促進傳統學科不斷更新,适應行業産業升級改造需求;另一方面,要面向國家急需乃至小衆、冷門的專業領域,行業産業發展的前瞻需求,提前布局新興交叉學科,培養行業産業儲備人才。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深入對接國家戰略目标和戰略任務,聚焦國際科技競争的“卡脖子”關鍵領域,發揮人才集聚、學科多元、科研實力雄厚的優勢,與産業鍊、創新鍊、人才鍊緊密銜接,以需求導向推動交叉學科發展,優化調整或設置一批學科專業,以治理能力提升促進學科交叉融合發展,創新學科組織設計和人才培養模式,包括實施跨學院、跨學科人員互聘,組建科教融合的交叉學科團隊,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實施雙導師制、導師組制等,培養交叉學科領域複合型人才。

當前,在“雙碳”戰略目标指引下,國家能源結構面臨深刻調整,能源向清潔化、低碳化、智能化、電氣化方向發展,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發揮能源學科綜合優勢,以服務國家能源重大需求為己任,堅持服務能源安全保障和轉型升級,大力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創新發展。一方面,聚焦石油天然氣關鍵核心“卡脖子”問題和深海深地非常規等學科前沿,聚焦油氣領域颠覆性技術攻關,加快建設智慧油氣田、智慧管網等交叉學科領域;另一方面,圍繞“雙碳”目标和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碳中和示範性能源學院、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和數智油氣現代産業學院等四大學院,設置了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等交叉學科專業,入選儲能技術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着力培養國家急需的能源領域創新領軍人才。

研究生教育是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主力軍,要以學科專業目錄調整為契機,堅持“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線,不斷提高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精準度,持續優化學科結構與布局,大力促進科教融合、産教融合和學科交叉融合,加快構建高質量研究生教育體系。

《光明日報》( 2022年10月11日14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