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參考消息援引美國《空軍雜志》網站的最新報道,此前一直“捷報頻傳”的美國B-21“突襲者”戰略轟炸機再度傳出了首飛要延期的消息,按照美國空軍發言人的說法,這款戰略轟炸機的首飛被推遲了6個月,将無法按照原定計劃在2022年進行首飛。這名美國空軍的發言人并沒有詳細表述B-21首飛推遲的具體原因,但是他依然聲稱B-21的成本、進度和性能依然在工程與制造發展階段的規定範圍内。
(B-21渲染圖)
不過美國空軍雜志倒是給出了比較靠譜的猜想,他們認為目前美國正在面臨着勞動力不足以及供應鍊吃緊的問題。不僅僅是這款戰略轟炸機,包括T-7A紅鷹高級教練機在内的多個項目都出現了延誤的情況。
(B-21概念圖)
B-21戰略轟炸機目前作為美軍保密級别最高的項目之一,除了大緻的氣動外形設計方案之外,沒有任何具體信息被曝光出來。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該轟炸機頭一回首飛推遲了。此前美國媒體就聲稱該轟炸機會在2021年年底前首飛,但是後來又推遲到了2022年年中,如今又推遲到了2023年。按照美國空軍快速能力辦公室主任瓦爾登的透露,目前已經有6架B-21原型機正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亞州的工廠進行制造,其中第一架飛機已經完成了安裝起落架的工作。
(B-21概念圖)
作為一款面向未來的産品,美國空軍是想用B-21轟炸機來替代正在大量服役的B-1B“槍騎兵”轟炸機和B-2“幽靈”隐身轟炸機的,那麼B-21究竟會使用怎樣的設計思路呢?我們不妨根據目前世界各國空軍裝備的技術發展來大膽預測一番。首先B-21很可能會大規模減弱傳統的轟炸屬性,更多地扮演防區外武庫機的角色,目的是用來支持空對空以及空對地的作戰,甚至是取代預警機充當大型的無人機指揮平台。
這是由于目前中俄兩國正在不斷增加自己的空面分布式探測節點,并且不斷提高反隐身技術體系決定的。因此即使是B-21隐身轟炸機也不再敢于冒險深入敵方腹地進行轟炸,像1999年科索沃戰争時期那樣的情況基本上不會在大國對抗時出現。
(B-2轟炸機)
其次,正是因為對手國家反隐身技術的進步,因此未來B-21戰略轟炸機必然會依靠自己龐大的身軀來安裝多種雷達尤其是米波雷達,目的是實現寬波段的反隐身。如果美國人能夠給這種體格的戰略轟炸機裝上超大型的米波雷達的話,那麼甚至有可能将該轟炸機對隐身戰鬥機的探測距離上升到300公裡以上。雖然無法做到精确探測,但是可以大概知道對手戰機的位置。與此同時,對手的戰鬥機可能要接近到100公裡左右的距離上才能夠發現B-21。
(《一種機載平台輕量化米波陣列天線》論文)
美國人恐怕是想要通過這種方法來完成對對手的降維打擊。不過話說回來,我國在這一領域目前也已經開始未雨綢缪。早在2018年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以及天線與微波技術重點實驗室發表的題為《一種機載平台輕量化米波陣列天線》論文中就着重強調了這一技術,可能轟-20也會采用這種思路。
(我國機載垂直發射系統的專利書)
最後是讓該戰略轟炸機變成龐大的空中武器庫,甚至是安裝微型自衛彈藥機載垂直發射系統。這種武器由于體積過大因此不适合裝進戰鬥機,但是裝進戰略轟炸機卻是再合适不過了。最終B-21戰略轟炸機完全體狀态的形象恐怕是擁有大載彈量、預警和反隐身功能,強大的自衛防禦能力以及強大的指揮控制能力,很可能對航空工業發展帶來颠覆性的影響。當然,如果美軍的B-21做不到這個水平,那可以由我們的H-20來實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