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面的門頭房又開啟了新的征程,門頭燈亮如白晝,鄰居說跟過年似的。這是這個房子十年來第六家新居民。
房子還是那個房子,居者換了一波又一波,真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啊。十年前新房子第一家租住者是理發店,兩年後轉給了其中一個店員,又兩年後搬去了一個小房子,因為房租付不起。後來來的是一家熱幹面,幹了兩年,生意不好走了,後來來了一家包子店,一年多走了,再來的是一家熟食店,倆月走了,現在是一家賣水的加盟店,裝修相當豪華。可能有人看出了時間不對,那是因為中間有很多時間是沒人租住的。
每換一家房租漲一次,每換一家裝修一次,每換一家多認識一些新鄰居。除此之外,沒感覺出新鄰居帶來什麼變化,人還是那些人。一個小鎮,外來人口流動人口都不多,怎麼可能刺激更大消費呢?徒給房東帶來效益。
最近幾年實體經濟萎靡了很多,不隻是線上消費的增多,更多的是實體經濟的費用不縮減,購物體驗的不改變,還有經濟增長的減緩和支出壓力的增加,最大的一個影響是同類型競争增多。我記得我剛開店的時候,那是二十年前,路兩旁都是空地,哪有多少門頭房啊。再看現在,路兩旁都是房子,哪怕壓縮,依然阻擋不住蓋門頭房子的熱情,而且,還應了魯迅一句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形成了路。不隻是原來的路旁多了房子,還有小區建設新開的路,兩旁也建成門頭房了。而且,這些房子還沒有空着的。也許我們會用幾家歡喜幾家愁來訴說開店人的心情,但依然阻擋不住租房者前赴後繼。當老闆的心情就那麼強烈?每一個幹時間短的租戶都會扔幾個錢在這裡,裝修費用和人工費用,更重要的是客流量的近乎無。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每一個當老闆的心情都不可被辜負,但每一個老闆都很慘,用褲衩都不剩來形容都不為過。
突然想起來北京四中的校長說過的話,教育要談人生。是的,人生适合幹什麼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也許有人會反駁:李子甜不甜要親口嘗一嘗才對啊,可品嘗的代價很嚴重啊。
我們應該怎樣評價一個人生呢?究竟我們應該怎樣度過一個我們認可的人生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