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鄭州市羅森便利店在哪

鄭州市羅森便利店在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08:23:10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楊桂芳/文 記者 王訪賢 張郁/圖

1995年,是中原商業的一個節點:掀起中原商戰的亞細亞陷入産權糾紛、機構癱瘓之中。

同是當年,中原商業的闖蕩者們正待嶄露頭角:一代傳奇人物汪遠思推出了思達連鎖商業,成為旗下三大闆塊之一;王任生主掌的台灣東裕集團正在籌備零售業态鄭州丹尼斯百貨;任長旺帶領下的九頭崖以年租金55萬元的大手筆開辦了九頭崖超市總店。

至此,中原零售業叠代史拉開帷幕,無論是本土弄潮兒,還是高薪引入中原的商業操盤手,都在期待在商貿鄭州一展身手。

鄭州市羅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調殺入丹尼斯)1

7-11國貿360店

便利店,這個幾乎被追求“大店”的商業巨頭們所忽略的業态,才得以依附而生,形成脈絡。

筚路藍縷,便利店多起源于批發商貿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老城區形成的集貿市場、以及航海路華中副食品批發市場,為最原始形态的便利店誕生提供了思路和貨品支持。

作為商貿集散地,彼時大量的貨品在鄭州轉撥,批發行業異常旺盛,依靠進出貨渠道優勢、為市民提供便利的夫妻店、小煙酒店、雜貨鋪應運而生。在此背景下,出現了像康和、四鄰等從商貿公司衍生出來的便利店品牌。很難說中原第一家比較标準的便利店,是出自思達、九頭崖,還是出自丹尼斯,但不可否認的是,直到2000年後,中原便利店才迎來一個節點,從标超中脫離出來、努力按便利店标準來完善自己的過渡業态相繼出現,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便利店”。

1993年,任長旺帶領13名職工,籌借1.4萬元在平頂山推出了一個200平米的食品商店,後來成就了九頭崖連鎖帝國。在2000年時挺進鄭州的九頭崖店面已擴展至50多家,并試圖沖向全國。同是當年,九頭崖謀劃推出左右間商業連鎖,并在2003年在市面推出,首創河南便利店經營先河,高峰時期左右間便利店在鄭達到數百家店面,和九頭崖超市代表本土超市連鎖的最高水準。

便利店行業的另一個傳奇人物,是小糊塗神、小糊塗仙的河南總代徐建奇,他在2001年推出了美嘉美超市,首個連鎖量販店面位于國棉六廠附近,面積達到4700平方,随後又接連推出南陽路店、東明路店。

2003年,美嘉美的便利店業态開始推進。一位彼時在美嘉美工作、而今已是中原商業領袖的業内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當時美嘉美采用靠供貨招加盟的辦法,在全省迅速擴張,僅用一年半時間,也就是到了2005年初,加盟店已經達到200多家,連着已簽合同的加盟店合計達到了300多家。但受到總公司酒品囤貨、資金被占等因素影響,總店資金鍊斷裂,物流配送難以保證,從鼎盛時期到商業巨輪沉沒,隻一年時間。

2006年,其創始人徐建奇被員工和供貨商追堵讨債,徐建奇為了在圍堵中脫身,隻得自己撥打110報警。美嘉美未挺過危機,自此沒落。

便利店“荒漠”,初探國際便利店運營思路

和九頭崖并稱“連鎖雙嬌”的思達,将目标對準了社區超市,在中原率先開打“開架銷售、自選消費”方式,店面從數百平方到幾千平方不等。2002年思達超市以“托管”形式把阿波羅便利店17家門店收入門下,使思達鄭州門店突破100家。

但九頭崖和思達後來走向不同的路徑。2005年後大賣場風行,以小型超市為主線的九頭崖失利,退守平頂山,并探尋過變臉“左右間生鮮超市”的辦法,2016年其在平頂山的23家超市突然閉店,一個月後九頭崖宣布“賣地、賣超市”,自此之後九頭崖超市闆塊零落。任長旺侄子任啟龍所負責的左右間在鄭系列公司也相繼注銷。

鄭州市羅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調殺入丹尼斯)2

7-11國貿360店

此時聚焦大賣場、精品超市的思達在2008年迎來頂峰,一度和家樂福争奪慶豐街店選址、奪占鄭州黃河生鮮農場直供生意。但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巨頭的到來,也讓正處于上升期的本土商業們驚醒,他們紛紛布局社區生活店,對巨頭形成封鎖。

據一位在思達工作多年的高管回憶,在2010年前後,日系便利店品牌剛湧入珠三角,國内标準意義上的便利店剛處于起步階段,中原商業們的眼光還盯在賣場身上,鄭州市場上幾乎難以看到有特點的商品。

“雖然也有便利店,但形似神不似,也就是有了便利店的外殼,但内容還是賣場的内容。”他說。

據他回憶,2011年,彼時思達已經将100多家便利店和3家大賣場打包出售給正道,後者組織團隊到中國台灣地區考察7-11、全家、萊爾福三大便利店巨頭後,在2012年推出了更為标準意義的便利店業态,店面位于文化路與紅旗路附近,引入台灣地區7-11的核心戰将謝道宏任直接掌舵人。

鄭州市羅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調殺入丹尼斯)3

7-11國貿360店

這也是正道入主思達後頗為高調的行動,被媒體解讀為正道對便利店闆塊“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資料顯示,2013年到2014年上半年,正道思達的門店驟增近一倍,對舊有門店規模化改造,推出60家24小時便利店。

據河南商報記者所采訪上述高管回憶,中原的便利店市場彼時已經有了國際便利店巨頭的基因,在謝道宏的帶領下,在2012到2015年間,正道的便利店标準體系建立起來、供應鍊體系也得以培養,在此期間便利店一度在鄭擴張至110多家、生活超市擴張到130多家,堪稱一方王者。

但随着謝道宏離開,搭建起來的标準體系被逐漸打破,供應鍊改造遲遲沒有進展,“無有特點的商品可賣”制約便利店發展,店面逐漸萎縮,僅剩70多家。

B2B紛亂之中,本土勢力崛起

前有折戟者,後有趕路人。稍晚于正道的丹尼斯采用布局社區生活超市的辦法搶占市場終端,2001年推出社區生活超市全日鮮,随後規模布店。

無論丹尼斯自身是否把社區店歸入便利店類别,它都被人們習慣性的歸入其中。甚至在每年中國經營連鎖協會發布的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中,丹尼斯亦多年代表河南打榜前列,今年鄭州和洛陽店面數量更是累計拓展至400多家。

在丹尼斯的曆史上,也有更類似現代意義的便利店出現,就是目前仍可見到的便利丹。

據其内部一位知情人士介紹,2003年時,丹尼斯的店面體系中已經出現便利丹,第一個店面在鄭州東裡路附近的一處家屬院樓下,店面約140平方。在2008年時,丹尼斯開始探索什麼是真正意義的便利店,并組隊到南京、上海等城市考察。可便利丹在丹尼斯體系裡并沒有成為主要業态,店面數量一直保持在兩位數。在2020年丹尼斯亦有計劃着力發展便利丹,隻是受到突然而來的疫情影響,隻得調整仍以開發社區店為主。

在此之間,電商的崛起也催生了一批面向B端的便利店品牌,2013年前後,以豫便利、愛便利為代表的便利店B2B和社區O2O派别攪動便利店市場,受制于造血能力缺乏、嚴重依賴融資等因素,不到五年時間這些品牌很快被外來電商巨頭們攻破,順豐嗨客、U ,以及後來的天貓小店、蘇甯小店、京東便利店等湧入下沉市場,夫妻店們再翻門頭。

鄭州市羅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調殺入丹尼斯)4

蘇甯小店

拔劍四顧心茫然。從制造行業進軍新零售行業的悅來悅喜成為破局者,在2015年推出的悅來悅喜品牌被業内譽為“河南版的7-11”。

當年,悅來悅喜先後推出人民路店、桃源路店等首批店面,打破本土便利店看地點決定是否采用24小時營業的傳統,而是選擇适合24小時營業再決定布店的思路,在豫首創24小時便利店品牌,也是河南首個有冷熱鍊、鮮食工廠的便利店企業。

據悅來悅喜方介紹,為了保障鮮食供應,公司于2016年投資數億元在原陽籌建了一個建築面積25000平方的中央廚房,大力研發三明治、便當、壽司、包子、玉米等鮮食和自主品牌。

雖從傳統制造業衍生而來,在零售領域悅來悅喜的打法十分魔幻。在團隊建設上,悅來悅喜引入了羅森前中國區總經理、台灣7-11資深職業經理人等打造顧問團隊,迄今已經有近1500名員工。

在店面拓展上,悅來悅喜也曾經曆過兩年時間的沉寂,店面數量不足百家。但是其在2018年開始發力後,打法紛沓而至,直至今日其店面已經覆蓋河南、江蘇,達到450家店面(其中鄭州350家)。2020年中國便利店百強中位于第56位,河南第一位。

根據其計劃,還将進一步打造本土特色鮮食産品以提升核心競争力,并加快店面開發,到2022年前店面将達到2000家,且目标是打造“國際一流便利店品牌”,并有上市計劃。

外來巨頭搶灘,便利店迎來淘汰賽

曾經的“便利店荒漠”頭銜,顯然已經不适合鄭州。便利蜂、美宜佳這些國内一線品牌的湧入,以及近日7-11在豫首店開業當日銷售額刷新全球記錄的信息,正攪動滿塘春水。

據多方信息反饋,有企業将明年發展規劃的研究時間提前了一個多月,也有企業連夜召集會議商讨應對策略,甚至有便利店前所未有的推出“全場第二件半價”活動。

鄭州市羅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調殺入丹尼斯)5

便利蜂正商經開廣場店

據一位零售供應鍊人士推測,7-11對本土便利店的沖擊需要兩年之後才會看到,至少在今年和明年7-11在豫店面拓展上不會有特别大的動作,預計不會超過50家店面。

他舉例說,7-11進入西安已經有5年時間,但直至今日店面數量并不多。從7-11在以往的發展軌迹來看,這是一個厚積薄發型的品牌。隻是7-11的到來也透露了一個信号,羅森和全家進入鄭州将為期不遠。

目前鄭州便利店已經形成本土品牌、國内一線品牌、外資品牌三方搶灘格局,三方都在計劃加大陣營。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一線品牌們正在加速跑馬圈地,根據美宜佳計劃,明年在河南将增加300家店面,達到全省都有美宜佳便利店的狀态。

據河南商報記者粗略統計,在店面數量上,包含傳統意義上的社區生活超市在内,目前思達在鄭有約170家店面、丹尼斯有344家左右店面、悅來悅喜有350家店面、美宜佳有100家店面(河南省310家)、蘇甯小店有32家店面、每一天有52家店面、億佳便利有30家店面、全時亟有6家店面,便利蜂有30家店面(包含3家将開店面)。

在上述零售供應鍊人士看來,随着外來品牌湧入,而今的便利店數量對壘格局預計在兩年後被打破,中原便利店市場也将進入淘汰、吞并整合時代,洗牌期不會太遠。他還提到,本土企業三全不僅了解本土市場、口味,其和7-11在豫的合作将會極大的縮短産品研發周期,這勢必給中原零售業态帶來改變。

但也有商業研究人士認為,本土便利店并不懼7-11等外資品牌湧入,以悅來悅喜為首的品牌們更了解中原人的口味偏好,也可以通過學習、打造“門店 ”等思路來一比高低。

鄭州市羅森便利店在哪(7-11高調殺入丹尼斯)6

7-11國貿360店

他認為,以後的便利店不止是“方便”,更要通過經營内容和産品組合來吸引客流。對于本土便利店來說,如果還不改變産品結構,仍然依靠加速貨品周轉率和現金流來搶占市場的傳統思維,将越來越不受市場歡迎。

品牌更叠,商業浮沉。從當初的雜貨鋪到而今的外資搶灘,中原零售二十載,便利店這個曾經被本土商業巨頭們或者忽略、或者是當作賣場補充的業态,正在迎來變局,也在昭示着中原消費活力的蓬勃時代已經到來。

這是一個處于城市末梢的業态,知人世悲喜哀樂,感世間酸甜苦辣,商業巨頭們所博弈的财富江湖,其實就是你我的生活故事,都市的人間煙火。

(編輯 熊子文 吉倩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