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禹昆侖
日期:2021年11月2日
《甲骨文精粹釋譯》拓片547:
蔔辭中出現的特殊形狀的“土”字:
王國維在其《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中推測此類“土”字為“相士”的别名,并以《荀子解蔽》:“乘杜作乘馬”之“杜”,推論“士”通“土”,從而得出此類蔔辭中的“土”即指“相士”的結論。
《殷蔔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關于“相士”的論述原文如下:
從王國維文章中看出他并不能确定“土”是否就是指“相士”,畢竟這個推論過程實在是有些勉強,而在中國古籍文獻中也從來就沒有“相士”别名為“土”的記載。
目前為止,已找到的“相士”二字甲骨文、金文象形圖形如下:
其中“相士”的“士”其甲骨文金文象形應是兵器插在架子上的場景。
在之前我已破解這個“相士”的“士”其最初原型是指古埃及的“山”符号。
這個古埃及“山”符号當“外國”講。
其發音就含有“相士”的古音。
在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圖坦卡蒙王名圈上有各商祖的王名,其中一個就是“相士”。
注意,“相士”王名圖案中的“蘆葦、莎草”符号古埃及讀音為“Sw”,即古音“相”。“山”符号古音含有“相士”古音,“面包”符号讀音為“T”,即“士”的古音。這組王名合起來的古音就是“相士”二音。
在良渚也發現了代表古埃及的“山、外國”圖案的玉器。
這個良渚玉器“山”圖符就是古埃及的“外國”圖符。
三星堆發現的“士”字形金箔。
“山”圖符到武丁時期演變成甲骨文、金文“士”。
這個甲骨文“士”更多的是表達軍隊、兵器、士兵之意,也暗含“外國”、“沙漠”、“征服”的意思。這與本例蔔辭“祈求豐年、護佑”的整體意思是相左的。因此蔔辭中的“土”不可能是指“相士”的“士”,“土”不代表“相士”,二者不相幹。
至于王國維所說的《荀子解蔽》:“乘杜作乘馬”,其中的“杜”也是“木與土”結合,并非單獨一個“土”,所以王國維推測的“相士”可能單名一個“土”,實在是臆測而已,沒有任何根據。
《荀子解蔽》:
那麼蔔辭這個特殊形狀的“土”到底代表了什麼?
下面是已知的甲骨文“土”字:
以及“社稷”的“社”字:
可以看出“社”與“土”字甲骨文是相通的。
那麼本例的“字”到底是“社”還是“土”呢?
從本例蔔辭内容看,祭祀的先祖除了打頭的“上甲”,還有“土”、“祖兄”、“河嶽”三位。
其中“祖兄”之前已破解指武乙的祖父“祖庚”。
“兄”為“牛頭兄”,這源于“祖庚·麥倫普塔赫”王名圖案。
“兄”是指“祖甲”的兄長。
“祖兄”,則是“武乙”對其外祖父的稱謂。
“祖兄”後面的是“河嶽”。
“河”指尼羅河,“河嶽”合起來指尼羅河河神,古埃及的哈比神。
代表上下埃及的植物“莎草和蓮花”。
河神哈比:
在蔔辭中有一“率”字,“率”字本意當“率領”講。
“率”字說明這例蔔辭中要祭祀的商王先輩以“上甲”為首,“祖兄”為次;“神”以“河嶽”為次,根據對稱原則,“土”則應為“神”首。
由蔔辭内容的對稱性推斷出“土”應為“神”,而不是商祖。
如果這個“土字”為“神”,從蔔辭的整體意思看,其應為保平安、保收獲的“神”。這就與“社神”特征一緻了。
在中國,社神又稱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間的習俗,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是土地公的聖誕日(現為農曆“二月二”)。每到播種或收獲的季節,農民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土地公信仰寄托了人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禮記·祭法》:
“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千九州,故祀以為社”。
在古埃及保平安驅邪的神則為Bes神。
貝斯(Bes)是古埃及的一個神祇。他身材矮小,一雙腳是畸形的。他整天都是高興的,愛管閑事,是一個保護家庭、孩子和工作的家神。此外,他還保護婚禮和分娩,也是一位保護音樂和舞蹈的神祇。
這個侏儒“貝斯bes神”非常古老,其原身就是古埃及第二王朝法老Nebre後土。
注意,Nebre的倒讀就是“後土”的古音。
這個“首方颠”侏儒形象的“後土”,就是古埃及人祭祀祈福的保護神“Bes”的原身。
在三星堆發現的青銅人像中也有“後土”。
來到中國後,則逐漸演化成土地公公的形象。
這些形象都根源于古埃及的第二王朝法老Nebre後土,以及後來演變出來的Bes神。
蔔辭中的“字”外形是金字塔三角形,說明此字代表的是具有神性的金字塔“土地”,所以它在這裡應釋義為“土”、“土地神”。這也是首次在甲骨文中發現的“土地神”祭祀。
“土”明确指“土地神”,這也推翻了王國維“土”即“相士”的推斷。就目前為止甲骨文中并沒有發現“相士”的王名。
作者:大禹昆侖
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