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二輪專題三氧化還原反應?1.【2017江蘇卷】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高三化學二輪專題三氧化還原反應?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1.【2017江蘇卷】下列有關物質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Na2O2吸收CO2産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劑
B.ClO2具有還原性,可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
C.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導纖維
D.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劑
【答案】A
【解析】過氧化鈉可以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A正确;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才用于自來水的殺菌消毒,B錯誤;二氧化矽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導纖維,C錯誤;液氨氣化時吸收大量熱,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劑,D錯誤。
2.【2017海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稀硫酸和銅粉反應可制備硫酸銅
B. 碘化鉀與濃硫酸反應可制備碘化氫
C. 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可制備氧氣
D. 鋁箔在氯氣中燃燒可制備無水三氯化鋁
【答案】CD
【解析】根據金屬活動順序表,Cu排在H的右邊,因此金屬銅不與稀硫酸反應,A錯誤;濃硫酸具有
1.【2016年高考上海卷】一定條件下,一種反應物過量,另一種反應物仍不能完全反應的是( )
A.過量的氫氣與氮氣 B.過量的濃鹽酸與二氧化錳
C.過量的銅與濃硫酸 D.過量的鋅與18 mol/L硫酸
【答案】AC
【解析】A.H2和N2制備NH3是可逆反應,反應物始終不能消耗完;B.可以加入過量的濃鹽酸,使二氧化錳徹底反應完全;C.濃硫酸随着反應變稀,稀硫酸不再與銅反應;D.18mol/L的濃硫酸與鋅開始反應産生SO2,随着反應進行,濃硫酸變稀,再與鋅反應産生H2。故選AC。
2.【2016年高考新課标Ⅲ卷】化學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下列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化學性質
實際應用
A.
Al2(SO4)3和小蘇打反應
泡沫滅火器滅火
B.
鐵比銅金屬性強
FeCl3腐蝕Cu刻制印刷電路闆
C.
次氯酸鹽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織物
D.
HF與SiO2反應
氫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蝕标記
【答案】B
【解析】硫酸鋁和碳酸氫鈉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澱、硫酸鈉和二氧化碳,能滅火,A正确;氯化鐵和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氯化銅,說明銅的還原性強于亞鐵離子,不能說明鐵的金屬性比銅強,B錯誤;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漂白,C正确;氟化氫和二氧化矽反應生成四氟化矽和水,可以刻蝕玻璃,D正确。
3.【2016年高考上海卷】類比推理是化學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CO2是直線型分子,推測CS2也是直線型分子
B.SiH4的沸點高于CH4,推測H2Se的沸點高于H2S
C.Fe與Cl2反應生成FeCl3,推測Fe與I2反應生成FeI3
D.NaCl與濃H2SO4加熱可制HCl,推測NaBr與濃H2SO4加熱可制HBr
【答案】AB
【解析】O和S是同族元素,故形成的CO2和CS2都是直線形分子,A正确;C和Si,Se和S都分别會将HBr氧化為Br2,D錯誤。
1.【2015北京理綜化學】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NaClO,還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來解釋事實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飽和NaClO溶液的pH約為11)( )
A.該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備:Cl2 2OH-=== Cl- ClO- H2O
B.該消毒液的pH約為12:ClO- H2OHClO OH-
C.該消毒液與潔廁靈(主要成分為HCl)混用,産生Cl2:2H+ Cl- ClO-= Cl2 ↑ H2O
D.該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強漂白作用:CH3COOH ClO-= HClO CH3COO—
【答案】B
【解析】 A.用Cl2和NaOH溶液反應制取漂白液,方程式正确,故A正确 ;B. 根據提幹信息知:飽和NaClO溶液的pH約為11,而該溶液pH=12>11,故主要是因為該消毒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OH,故B不合理; C.根據HCl和HClO中Cl的化合價分析,該氧化還原方程式的書寫正确,故C正确 ;D.根據漂白粉起漂白作用的原理,應用的是較強酸制取較弱酸,故D正确。
2.(2015·福建卷)某化學興趣小組制取氯酸鉀和氯水并進行有關探究實驗。
實驗一 制取氯酸鉀和氯水
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
(1)制取實驗結束後,取出B中試管冷卻結晶,過濾,洗滌。該實驗操作過程需要的玻璃儀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對調B和C裝置的位置。________(填“能”或“不能”)提高B中氯酸鉀的産率。
實驗二 氯酸鉀與碘化鉀反應的研究
(3)在不同條件下KClO3可将KI氧化為I2或KIO3。該小組設計了系列實驗研究反應條件對反應産物的影響,其中系列a實驗的記錄表如下(實驗在室溫下進行):
試管編号
1
2
3
4
0.20 mol·L-1 KI/mL
1.0
1.0
1.0
1.0
KClO3(s)/g
0.10
0.10
0.10
0.10
6.0 mol·L-1 H2SO4/mL
0
3.0
6.0
9.0
蒸餾水/mL
9.0
6.0
3.0
0
實驗現象
①系列a實驗的實驗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設計1号試管實驗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2号試管實驗現象為“黃色溶液”,取少量該溶液加入澱粉溶液顯藍色;假設氧化産物唯一,還原産物為KCl,則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三 測定飽和氯水中氯元素的總量
(4)該小組設計的實驗方案為:使用如圖所示裝置,加熱15.0 mL飽和氯水試樣,測定産生氣體的體積。此方案不可行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考慮實驗裝置及操作失誤導緻不可行的原因)
(5)根據下列資料,為該小組設計一個可行的實驗方案(不必描述操作過程的細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資料:i.次氯酸會破壞酸堿指示劑;
ii.次氯酸或氯氣可被SO2、H2O2、FeCl2等物質還原成Cl-。
解析 (2)若對調B和C裝置的位置,可利用水吸收氯氣中的HCl,從而減少HCl與KOH的反應,ⅱ可設計實驗:将氯水還原使溶液的成分是HCl,然後加入AgNO3溶液,根據AgCl的質量求出氯元素的質量。具體操作是取一定量的試樣,加入足量的H2O2,将Cl2還原為Cl-,加熱除去過量的H2O2,冷卻,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稀取沉澱的質量。
答案 (1)燒杯、漏鬥、玻璃棒、膠頭滴管(不填“膠頭滴管”也可)
(2)能
(3)①研究反應體系中硫酸濃度對反應産物的影響 ②硫酸濃度為0的對照實驗 ③6H++ClO3(-)+6I-===Cl-+3H2O+3I2
(4)因存在Cl2的重新溶解、HClO分解等,此方案無法測算試樣含氯總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5)量取一定量的試樣,加入足量的H2O2溶液,加熱除去過量的H2O2,冷卻,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銀溶液,稱量沉澱質量(或其他合理答案)
3.【2015新課标Ⅱ卷理綜化學】海水開發利用的部分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向苦鹵中通入Cl2是為了提取溴
B.粗鹽可采用除雜和重結晶等過程提純
C.工業生産中常選用NaOH作為沉澱劑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氣和水蒸氣吹出單質溴,再用SO2将其還原吸收
【答案】C
【解析】A.氯氣具有強氧化性,能把溴離子氧化為單質溴,因此向苦鹵中通入Cl2是為了提取溴,A正确;B.粗鹽中的鈣離子、鎂離子等可采用沉澱法除去,所得氯化鈉溶液可采用重結晶等過程提純,B正确;C.工業生産常選用來源更廣泛、價格更便宜的石灰乳作為沉澱劑,用氫氧化鈉不經濟,C錯誤;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氣和水蒸氣吹出單質溴,SO2具有還原性,能被溴氧化,因此再用SO2将其還原吸收,D正确,答案選C。
4.【2015重慶理綜化學】下列說法正确的是( )
A.I的原子半徑大于Br,HI比HBr的熱穩定性強
B.P的非金屬性強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強
C.Al2O3和MgO均可與NaOH溶液反應
D.SO2和SO3混合氣體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答案】B
【解析】A.非金屬性Br>I,則HBr比HI的熱穩定性強,A錯誤;B.非金屬性P>Si,則H3PO4比H2SiO3
(NO3)2溶液隻得到BaSO4白色沉澱,D錯誤;答案選B。
5.【2015廣東理綜化學】下列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均正确的是( )
選項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
A
分别加熱Na2CO3和NaHCO3固體
試管内壁都有水珠
兩種物質均受熱分解
B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飽和溴水
生成白色沉澱
産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
C
向含I-的無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澱粉溶液
加入澱粉後溶液變成藍色
氧化性:Cl2>I2
D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加入H2O2後溶液變成血紅色
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答案】BC
【解析】Na2CO3加熱時産生的水珠是空氣中的水凝結形成,不是分解生成的,A錯;苯酚溶液中滴加飽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澱,說明産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B對;澱粉溶液變成藍色則生成了I2,說明氯水把I—氧化成了I2, 故氧化性:Cl2>I2,C對;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溶液變成血紅色,說明H2O2把Fe2 氧化為Fe3 ,體現了Fe2 的還原性,沒有體現氧化性,D錯。
1.(2014·海南卷)化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碘酒是指單質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濃硫酸可刻蝕石英制藝術品
D.裝飾材料釋放的甲醛會造成污染
【答案】C 【解析】 石英的主要化學成分是SiO2,硫酸不與SiO2反應,C項錯誤;甲醛是一種有毒氣體,D項正确。
2.(2014·山東卷)下表中對應關系正确的是( )
A
CH3CH3+Cl2光(――→)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為取代反應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澱粉得到葡萄糖
均發生了水解反應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為單質被還原的置換反應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為水作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B 【解析】 CH2===CH2與HCl的反應為加成反應,A項錯誤;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澱粉水解的最終産物為葡萄糖,B項正确;Zn+Cu2+===Zn2++Cu的反應中被還原的是Cu2+,C項錯誤;Na2O2與H2O的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均為Na2O2,Cl2與H2O的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均為Cl2,D項錯誤。
3.(2014·全國卷)下列叙述錯誤的是( )
A.SO2使溴水褪色與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
B.制備乙酸乙酯時可用熱的NaOH溶液收集産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
C.用飽和食鹽水替代水跟電石反應,可以減緩乙炔的産生速率
D.用AgNO3溶液可以鑒别KCl和KI
【答案】B 【解析】 SO2使溴水褪色與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均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二者褪色原
别生成白色沉澱和黃色沉澱,可據此現象鑒别KCl和KI,D項正确。
4.(2014·四川卷)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方案
A
檢驗CH3CH2Br在NaOH溶液中是否發生水解
将CH3CH2Br與NaOH溶液共熱。冷卻後,取出上層水溶液,用稀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觀察是否産生淡黃色沉澱
B
檢驗Fe(NO3)2晶體是否已氧化變質
将Fe(NO3)2樣品溶于稀H2SO4後,滴加KSCN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變紅
C
驗證Br2的氧化性強于I2
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蕩,靜置,可觀察到下層液體呈紫色
D
驗證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
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懸濁液中,振蕩,可觀察到沉澱由白色變為紅褐色
【答案】B 【解析】溴乙烷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熱發生水解生成乙醇、溴化鈉。在酸性條件下溴化鈉
HNO3氧化,B錯誤;溴水加入碘化鉀,若生成碘單質則四氯化碳層呈紫色,說明單質溴的氧化性強于單質碘,C正确;沉澱由白色轉變為紅褐色,說明氫氧化鎂轉化為氫氧化鐵,即可驗證氫氧化鐵的溶解度小于氫氧化鎂,D正确。
5.(2014·江蘇卷)實驗室從含碘廢液(除H2O外,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實驗過程如下:
(1)向含碘廢液中加入稍過量的Na2SO3溶液,将廢液中的I2還原為I-,其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該操作将I2還原為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X的名稱為________。
(3)氧化時,在三頸燒瓶中将含I-的水溶液用鹽酸調至pH約為2,緩慢通入Cl2,在40 ℃左右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控制在較低溫度下進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錐形瓶裡盛放的溶液為________。
(4)已知:5SO3(2-)+2IO3(-)+2H+===I2+5SO4(2-)+H2O
某含碘廢水(pH約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3(-)中的一種或兩種。請補充完整檢驗含碘廢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實驗方案:取适量含碘廢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層用澱粉溶液檢驗不出有碘單質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中可供選擇的試劑:稀鹽酸、澱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
【答案】(1)SO3(2-)+I2+H2O===2I-+SO4(2-)+2H+ 使CCl4中的碘進入水層
(2)分液
(3)使氯氣在溶液中有較大的溶解度(或防止I2升華或防止I2進一步被氧化) NaOH溶液
(4)從水層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澱粉溶液,加鹽酸酸化,滴加FeCl3溶液,若溶液變藍,說明廢水中含有I-;若溶液不變藍,說明廢水中不含有I-。另從水層取少量溶液,加入1~2 mL澱粉溶液,加鹽酸酸化,滴加Na2SO3溶液,若溶液變藍,說明廢水中含有IO3(-);若溶液不變藍,說明廢水中不含有IO3(-)
【解析】 (1)SO3(2-)被I2氧化為SO4(2-),I2被還原為I-,結合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SO3(2-)+I2+H2O===2I
(4)檢驗I2用澱粉,結合所給試劑的性質,FeCl3具有氧化性,可将I-氧化為I2,而Na2SO3具有強還原性,可将IO3(-)還原為I2。
6.(2014·四川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的是( )
A.Cl2通入NaOH溶液:Cl2+OH-===Cl-+ClO-+H2O
B.NaHCO3溶液中加入稀鹽酸:CO3(2-)+2H+===CO2↑+H2O
C.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D.Cu溶于稀HNO3:3Cu+8H++2NO3(-)===3Cu2++2NO↑+4H2O
【答案】D 【解析】A項不滿足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正确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OH-===Cl-+ClO-+H2O,錯誤;NaHCO3的電離方程式為NaHCO3===Na++HCO3(-),NaHCO3與稀鹽酸反應,實質是HCO3(-)和H+發生反應HCO3(-)+H+===CO2↑+H2O,B項錯誤;氫氧化鋁不能與過量氨水反應,AlCl3中加入過量氨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3NH3·H2O===Al(OH)3↓+3NH4(+),C項錯誤;銅溶于稀硝酸生成硝酸銅,還原産物為NO,則D正确。
7.(2014·四川卷)下列關于物質分類的說法正确的是( )
A.金剛石、白磷都屬于單質
B.漂白粉、石英都屬于純淨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屬于強電解質
D.葡萄糖、蛋白質都屬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 【解析】金剛石是碳單質,白磷的化學式為P4 ,A項正确;漂白粉是氯化鈣和次氯酸鈣的混合物,B項錯誤;次氯酸是弱酸,屬于弱電解質,C項錯誤;葡萄糖是單糖,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D項錯誤。
8.(2014·山東卷)下表中對應關系正确的是( )
A
CH3CH3+Cl2光(――→)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為取代反應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澱粉得到葡萄糖
均發生了水解反應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為單質被還原的置換反應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為水作還原劑的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B 【解析】CH2===CH2與HCl的反應為加成反應,A項錯誤;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澱粉水解的最終産物為葡萄糖,B項正确;Zn+Cu2+===Zn2++Cu的反應中被還原的是Cu2+,C項錯誤;Na2O2與H2O的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均為Na2O2,Cl2與H2O的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均為Cl2,D項錯誤。
9.(2014·江蘇卷)在探究新制飽和氯水成分的實驗中,下列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顔色呈淺黃綠色,說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産生白色沉澱,說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氣泡産生,說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顔色變成棕黃色,說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D 【解析】水為無色,Cl2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和HCl都無色,氯水顯淺黃綠色是因為溶
10.(2014·全國卷)下列除雜方案錯誤的是( )
選項
被提純的物質
雜質
除雜試劑
除雜方法
A.
CO(g)
CO2(g)
NaOH溶液、
濃H2SO4
洗氣
B.
NH4Cl(aq)
Fe3+(aq)
NaOH溶液
過濾
C.
Cl2(g)
HCl(g)
飽和食鹽水、
濃H2SO4
洗氣
D.
Na2CO3(s)
NaHCO3(s)
—
灼燒
【答案】B 【解析】混合氣體通過盛有NaOH溶液的洗氣瓶時,CO2被吸收,再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時可将帶出的水蒸氣除去,得幹燥、純淨的CO,A項正确;NaOH溶液可與NH4Cl溶液發生反應NaOH+NH4Cl===NaCl+NH3↑+H2O,B項錯誤;Cl2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HCl在飽和食鹽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混合氣體通過盛有飽和食鹽水的洗氣瓶時HCl氣體被吸收,再通過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時可除去帶出的水蒸氣,C項正确;灼燒時,雜質NaHCO3發生反應2NaHCO3△(=====)Na2CO3+CO2↑+H2O,D項正确。
11.(2014·新課标全國卷Ⅰ)化學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對下列現象或事實的解釋正确的是( )
選項
現象或事實
解釋
A.
用熱的純堿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與油污反應
B.
源白粉在空氣中久置變質
漂白粉中的CaCl2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CaCO3
C.
施肥時,草木灰(有效成分為K2CO3)不能與NH4Cl混合使用
K2CO3與HN4Cl反應生成氨氣會降低肥效
D.
FeCl3溶液可用于銅質印刷線路闆制作
FeCl3能從含Cu2+的溶液中置換出銅
【答案】C 【解析】在加熱、堿性環境下,油污能夠徹底水解,A項錯誤;Ca(ClO)2與空氣中的
11.(2014·天津卷)實驗室制備下列氣體時,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制氧氣時,用Na2O2或H2O2作反應物可選擇相同的氣體發生裝置
B.制氯氣時,用飽和NaHCO3溶液和濃硫酸淨化氣體
C.制乙烯時,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氣體
D.制二氧化氮時,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氣
【答案】A 【解析】用Na2O2和水反應制取氧氣,與用在MnO2催化下分解H2O2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相同,A項正确;飽和NaHCO3溶液顯堿性,能與氯氣反應,B項錯誤;相同條件下,乙烯的密度與空氣的密度相差不大,故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乙烯,C項錯誤;NO2與水發生反應3NO2+H2O===2HNO3+NO,産生的NO仍是有毒氣體,故不能用水吸收含NO2的尾氣,D項錯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