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以武退秦師知識點

以武退秦師知識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0 19:03:30

一、作者名片

左丘明(約公元前502年—約公元前422年)。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東周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人。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軍事家,曾任魯國史官,為被譽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左丘明是中國傳統史學的創始人,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左丘明的著作及其學術思想是儒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作有《左傳》《國語》兩部文學巨著。

二、背景鍊接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結果城濮之戰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争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後發動了這次戰争。

晉國為什麼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争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争。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兩年後,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争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夥伴。秦晉曆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也有向外擴張的願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必然了。

三、文學常識

1.《左傳》

《左傳》是《春秋左氏傳》的簡稱,它是我國第一部叙事詳細的編年體著作,相傳它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它與公羊高的《春秋公羊傳》、谷梁赤的《春秋谷梁傳》合稱為“春秋三傳”。《左傳》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後為序,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内政外交活動,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記事比《春秋》詳細而具體。

2.史傳體例

①編年體: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的史書體裁。如《春秋》、《左傳》、《資治通鑒》等。

②國别體:分不同的國家編寫的史書體裁。如《國語》、《戰國策》等。

③紀傳體: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的史書體裁。如《史記》、《三國志》等。

3.西周春秋爵位制度

中國古代社會的政治等級制度之一。先秦爵制,與世襲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為表裡,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權力的标志。秦以後的爵制(分賜爵與封爵),與先秦爵制的性質有所不同。爵不具備行政職能,主要用來确定皇親、功臣世襲的政治名位和經濟權利。西周春秋爵稱,可大緻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級。而晉國是侯等,秦國是伯等,所以叫晉侯秦伯。

四、文脈梳理

以武退秦師知識點(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總結)1

答案 ①深明大義 ②勸退秦師

五、文言現象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同“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同“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同“餍”,滿足)

4.秦伯說,與鄭人盟 (同“悅”,高興)

5.失其所與,不知 (同“智”,明智)

二、一詞多義

1.鄙

(1)越國以鄙遠 (名詞的意動用法,把……當作邊邑)

(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形容詞,淺陋,目光短淺)

(3)我皆有禮,夫猶鄙我 (動詞,看不起,輕視)

(4)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名詞,邊疆,邊遠的地方)

2.許

(1)許君焦、瑕(動詞,答應、聽從)

(2)雜然相許(贊同)

(3)潭中魚可百許頭(約數)

(4)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處、地方)

3.微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

(2)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從寡(形容詞,微小)

(3)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副詞,稍微、略微)

(4)微言大義(形容詞,幽微、精妙)

(5)見微知著(形容詞,隐約)

4.敝

(1)因人之力以敝之(損害,衰敗)

(2)曹操之衆,遠來疲敝(疲憊、困乏)

(3)敝帚自珍(壞,破舊)

5.以

(1)以其無禮于晉(連詞,因為)

(2)敢以煩執事(介詞,拿、用)

(3)越國以鄙遠(連詞,表順承關系)

(4)焉用亡鄭以陪鄰(連詞,表目的關系)

(5)若舍鄭以為東道主(介詞,把)

6.而

(1)今急而求子(連詞,表順承關系)

(2)夜缒而出(連詞,表修飾關系)

(3)若亡鄭而有利于君(連詞,表順承關系)

(4)朝濟而夕設版焉(連詞,表順承關系)

7.焉

(1)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感歎,啊)

(2)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為什麼)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問代詞,哪裡)

(4)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代詞,之)

(5)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于此)

8.其

(1)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代詞,指代“行李”)

(2)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代詞,指代“那件事”)

(3)失其所與,不知(代詞,自己的)

(4)吾其還也(語氣詞,還是,表商量)

9.之

(1)子犯請擊之(代詞,他們,指秦軍)

(2)是寡人之過也(結構助詞,的)

(3)臣之壯也(主謂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4)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标志,不譯)

(5)牛何之(動詞,往、到)

三、詞類活用

1.名詞活用

(1)夜缒而出(名詞作狀語,在晚上)

(2)朝濟而夕設版焉(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晚上)

(3)既東封鄭(名詞作狀語,在東邊)

(4)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名詞作狀語,在西邊)

(5)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軍:名詞用作動詞,駐紮)

(6)與鄭人盟(名詞作動詞,結盟、訂立同盟)

(7)既東封鄭(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

(8)阙秦以利晉(名詞作使動,使……得利)

(9)越國以鄙遠(名詞作意動,把……當作邊邑)

2.動詞的活用

(1)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動詞作名詞,恩惠)

(2)若不阙秦(使動用法,使……削減)

(3)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動用法,使……滅亡)

(4)燭之武退秦師(使動用法,使……退卻)

3.形容詞的活用

(1)越國以鄙遠(形容詞作名詞,遠地)

(2)臣之壯也(形容詞作名詞,壯年人)

(3)今老矣(形容詞作名詞,老年人)

(4)共其乏困(形容詞作名詞,缺少的東西)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6)鄰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

4.數詞活用

且貳于楚也(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

四、古今異義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義: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義:使者,出使的人

今義:指外出之人随身攜帶的物品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那個人

今義: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五、特殊句式

1.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

譯文:這是我的過錯。

2.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

譯文:晉國有什麼滿足的時候呢?

3.以其無禮于晉。(狀語後置句)

譯文: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

4.若亡鄭而有益于君。(狀語後置句)

譯文: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

5.佚之狐言于鄭伯。(狀語後置句)

譯文:佚之狐對鄭伯說。

6.敢以(之)煩執事。(省略句)

譯文:怎敢冒昧地用這件事麻煩您。

7.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省略句)

譯文: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

8.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省略句)

譯文: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汜水的南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