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學習單片機,各種教程、開發闆隻能用泛濫成災來形容。
不像我10年前自學的時候,沒那麼多選擇,有配套視頻教程的已經謝天謝地了。
選擇多未必是好事啊,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教程越多,很多初學者反而學不會。
因為初學者本來對這個技能就不熟悉,連要學啥都不知道,更别說去選開發闆和教程了。
不同開發闆配套的視頻教程風格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對入門者友好,有些是針對有點基礎的。
如果選不對,一套教程或者開發闆足以影響你的判斷,讓你覺得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高,以為自己笨學不會,自信心挫敗,心态崩了,毀了自己的前程。
站在商家的角度,肯定是把自己的産品利潤最大化。
所以會把開發闆有不同的配置,就像買車一樣,有低配有高配,為得就能收割不同的消費群體(好像說得太直白了,哈哈)。
以前我買了一塊RK3288的開發闆就是這樣,看到他們壓榨完整個芯片的功能以後的效果,看起來真的很牛逼,就是一台平闆了。
人都是這樣的,看到這個開發闆能實現這麼牛逼的功能,一咬牙跺腳就買了。
買來以後你會發現,自己的毅力根本無法支撐不到實現那些功能就放棄了。
我當初就是這樣,1000多塊錢買的開發闆用了不到幾天就丢到一邊吃灰了,後面用也用不到,放着也占地方,幹脆丢垃圾桶了。
最近也有小夥伴咨詢我關于stm32開發闆如何選擇的問題,是選F1還是F4系列?
這裡給大家多普及一個知識,芯片的價格這塊還是挺有意思的,有時候你會發現有些性能好的芯片反而比性能差的便宜,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這個跟芯片的市場需求量有關,量多大生産成本就越低。
出于某些原因,今年芯片價格暴漲還缺貨,STM32F103系列将近漲了10倍,而STM32L151系列基本沒漲多少,通過這個可以看得出來它們的用量。
所以,我的建議是先選擇STM32F103系列,這個系列用的産品非常多。
還有就是這個系列的學習難度比較适合新手,我們可以大概看下F1和F4的區别。
F4從資源和性能都比F1系列的更豐富。
F4系列的開發闆一般比較适合已經從事開發工作的工程師,産品正好需要用到這個單片機,而自己又對這個單片機不熟的情況。
新手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循環漸進的學習過程,就好比很多人看了51單片機說很簡單,直接就開始幹STM32,這逼裝得給誰看?最後隻會坑了自己。
做技術寫代碼,看懂和會寫完全是兩碼事,不信大家可以試試。
有沒有完全掌握,自己動手寫一遍就知道了。
我學技術是用比較笨的辦法,穩紮穩打,先看後抄,再自己寫,我經常和我的學員說,慢就是快。
等你基礎打好了,其他單片機根本不用刻意去學,直接複制例程過來用就好了。
當初我并沒有系統地去學習STM32,之前一直用STC的單片機開發産品,改過一次nxp的産品程序。
後面有一個産品用到stm32,就買了個開發闆,也沒看視頻教程,直接拿例程一邊改一邊學。
産品做出來,stm32也就學會了。
很多人現在的情況是,之前沒做過任何項目,就開始在stm32開發闆上學習。
熬了大半年,終于把外設都學會,但是一做項目就懵逼,沒有思路,不知道代碼如何去實現,然後又陷入迷茫焦慮狀态。
這就是學習的重心錯了,學習單片機最好的方法是先系統學51單片機,然後做51的項目鞏固。
再通過項目去學習stm32,有項目驅動的情況下,你的學習更有目标性,效率也會更高,也更契合實際工作的開發模式。
一個項目下來,你不但能學會stm32,還能提升自己編程水平和思維,還有了項目經驗,一舉四得。
花同樣的時間,你獲得的價值更多,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無際單片機編程以項目驅動去做培訓。
最好的教學方式,就是自己是怎麼學會的,就怎麼教,自己沒做到沒做過的就算了。
最後來說一下,STM32的開發闆要選哪家的。
我第一次是買的火牛的,大家可能都沒聽過,印象中也是在8年前了。
現在主流的就是野火和原子的,野火的視頻我看過,更适合入門者,但是越往後估計初學者也會看得越懵逼,而原子的開發闆質量據說比較好。
尴尬的是,這兩家的我都沒買過,因為開發産品的時候很多都用STM32作為主控芯片,可以當開發闆用就沒買。
至于買哪家,可以先看下他們配套的教程,哪個更适合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