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到有人讨論,很多華為老用戶在換新手機時,都不會再考慮華為了,至于為什麼?我覺得從筆者自身的情況就可以解釋這個問題,我作為華為老用戶,入手的華為手機也有不少,近兩年也是相繼購入了華為Mate30Pro5G和華為Mate40Pro5G,但是來到2022年,我可能不會再買華為手機了。
為什麼我要放棄華為手機呢?其實原因并不是出在我身上,而是出在華為身上,當然華為可能也比較冤,但事實擺在那裡了。
1、麒麟9000下一代不知道何時到來我選擇購入華為手機,最大的原因就是它搭載了麒麟芯片,不管是麒麟820、麒麟980還是麒麟9000,我願意去支持華為自主研發的芯片,但是關于麒麟9000下一代芯片的消息,華為官方仍然沒有透露相關信息,我不想買一款華為手機處理器竟然搭載的竟是高通芯片,與其這樣,我還不如直接買其他安卓手機。
麒麟9000為什麼沒有下一代,還不是因為多輪制裁導緻的,但用戶不是韭菜,以前華為自研芯片,我願意去支持,但如今我不想買一款性能落後而且搭載高通處理器的華為手機,這是原因之一。
2、華為手機價格高而且降價幅度不大受限于芯片供應問題,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大幅下降,華為Mate40Pro當初發布半年多的時間,依舊需要搶購,而最新的華為P50Pro,8G 256G版本依然無貨,搶購手機是件挺費神費力的事情,我不想參與。
除了供應不足之外,華為手機的降價幅度也不是很高,比如華為Mate40Pro4G這款手機,起售價6499元,目前價格跌至5798元,考慮到這款手機已經發布一年了,友商同時期的旗艦手機價格幅度最低也要超過1000元了,而華為隻有五六百元的降價幅度,對我而言實在太少了。
3、新機發布速度放緩按照往年的慣例,華為會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發布P系列新機,并在同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初發布Mate系列新機,然而在2021年,我們隻等來了延期數個月的華為P50系列,并沒有見到華為Mate50系列,新機發布速度的放緩也是我放棄購買華為手機的理由。
作為曾經的華為老用戶,我對華為仍舊抱有期待,我認為憑借華為自身研發實力,可以突破封鎖,重回巅峰,隻是一切歸于生活後,手機隻是消費品,我不想打着支持的旗号,去購買一款性能落後、不支持5G的手機,難道不是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