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三十而已》真是想不火都難,相信很多人也看過大結局了!
站在30歲的臨界點上,劇中的顧佳、王漫妮、鐘曉芹分别代表了已婚已育、未婚未育、已婚未育三個不同的女性視角。
完美女人顧佳以其獨立強勢的性格,推着丈夫一步步前進,而她甘願退居幕後,默默做丈夫背後的女人。面對蒸蒸日上的生活,完美得讓人羨慕的愛情卻面臨着危機。
王漫妮離家千裡成為海漂一族,一直想在這個城市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她有顔值、有野心、有沖勁,面對同事的暗算、父母的催婚和不安定的未來,她充滿了危機感和緊迫感。
在婚姻中一直遷就的鐘曉芹,做着一份普通又安穩的工作,面對冷暴力的婚姻,她一次次妥協,直到有一天,這段婚姻舉步維艱,她再也支撐不下去。
《三十而已》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内容過于真實紮心:人到三十,都會驚慌,不甘平庸也隻能平庸,無錢無權無勢,比起年少輕狂非他不嫁的執着,我們更害怕生活所帶來的窮和窘迫。
而我們最願意看到的是,劇中的三位女主在深知職場、愛情和婚姻并不可靠時,敢撕、敢闖,又飒又A地正面剛,她們暴打自私家長、手撕出格同事,就連職場軟弱可欺的“便利貼”鐘曉芹,也敢于結束“喪偶式婚姻”,找尋自己。
她們做了我們想做不敢做、該做不能做的事。這些瞬間引爆了讨論和引起了共鳴。
都說三十而立,劇中三位女人告訴你:
三十而已,隻要夠A,生活的無限可能,才剛剛開始。
每個當媽的都是狠角色都說,女人的終身事業是母親。在談論起自己當媽的心得時,顧佳是這樣說的:“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受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媽媽。我經常看着許子言我就在想,他什麼時候能快點長大,能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吃飯,能管理好他自己的情緒,能把我還給我,事實上,是我離不開他!”
相信很多媽媽看了這段話都很有感觸,仿佛看到了自己,可這才是媽媽和孩子的初相識,在孩子接下來的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太多的狀況,讓媽媽們更加優秀!乃至更加強大!為了孩子,顧佳一步步規劃和付出,先換了房子,然後帶孩子去面試。她全程英語流利對答。幼兒園第一天,被告知第一天入園的孩子要為每個小朋友準備小蛋糕。她第一時間回到家中準備,為孩子赢得小朋友的認可,順利地融入了集體當中。當班級裡的小朋友楠楠因為癫痫突然發生狀況時,很多人想要讓楠楠轉學,可顧佳正義感爆棚,主動提出願意接受他,而且用奧特曼的故事,和孩子解釋了這個疾病,還引導孩子以後幫助别人!
但這一舉動卻得罪了木子媽媽,本以為許子言是參加同學的生日會,可當去木子家的時候,卻聽到孩子被關到一個房間内,可憐的哭泣。中國有句古話: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對于那些不講理的人來說,忍耐不是美德,反而是一種放縱。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後,顧佳把對方狠狠教訓一番。
短短三分鐘的劇情,這段戲卻一度沖上熱搜,網友紛紛留言:“媽媽的拳頭硬不硬,嘗嘗就知道了。”為了孩子,當媽的可以為别人提鞋,委曲求全,忘記尊嚴;但為了孩子,當媽的也可以不畏強權正面剛,抛棄一切隻為護他周全。顧佳也說出來很多媽媽的心聲:“三十歲了,第一次打人,因為比起體面有了更寶貴的事,和想保護的人!”
所以孩子是軟肋,更是铠甲。劇中的顧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演繹着當媽後的不易,同時也在用“媽媽”這個角色來成就、修行自己。
不怕職場欺淩,隻怕欺淩者後悔人到三十,是趕緊結婚生子?還是繼續經營事業?但不管選擇哪一個,職場,都是繞不過去的主戰場。那麼,到底怎樣才能獲得又A又飒的職場人生?
劇中金牌櫃姐王漫妮,滬漂八年,一路打怪升級,不斷積累自己的職場秘籍,行走都放射出30 女性的高光時刻。
可職場中總是有那麼一些人,就是看不慣你的好,就是想使壞。
從第一集開始,同事琳達其實就看王漫妮不爽了。
副店長分配工作任務時,琳達就對王漫妮冷嘲熱諷,暗指她使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利益,希望同事都來鄙視王漫妮。
為了把百萬大單從王漫妮手裡搶過來,她偷偷在對方的唇膏裡做手腳,令王漫妮過敏去醫院,無法接待那位顧客。
知道一切的王漫妮并沒有忍氣吞聲,而是一杯水潑到她臉上警告說:“如果再有下次,我一定讓你負責到底!”
王漫妮警告琳達之後,琳達仍然沒有老實下來。
一天,店裡領導接到舉報,說王漫妮私自将客人的積分充到自己的會員卡,以權謀私,破壞店裡的規矩。當時王漫妮怎麼解釋,領導都不相信,眼看着她就要因此受罰,剛剛到手的職位也可能泡湯時,她的好友鐘曉芹及時出現幫了她。
謎團解開,琳達栽贓嫁禍的事情也就此公開。
當店長問王漫妮到底該怎麼處置琳達時,王漫妮說:“怎麼處置我就怎麼處置她。”
這一段,不卑不亢,有原則有底線,剛得爽、剛得A。令人佩服。
職場從來都沒有風和日麗,歲月靜好,你不算計别人,不代表沒人算計你。
遇到這樣不公平的事,有些人覺得大家都是同事,撕破臉并不好看,所以選擇忍氣吞聲。
但往往越是這樣,就越會給那些欺負自己的人底氣,讓他們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擊自己。職場中,面對這些小人,就應該像王漫妮一樣,不能忍氣吞聲,否則他隻會把你當成軟柿子捏。
真正的和氣不是忍出來的,不亮明自己的态度,那些人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底線。下一次受傷的還是自己。
婚姻裡,請做自己的港鐘曉芹和陳嶼相親認識,兩人雖然結婚了,但是無論是生活觀還是愛情觀和人生價值觀,兩人都完全不是一路人。
鐘曉芹喜歡貓,陳嶼喜歡魚,兩人常常為此争論不休。
在跟陳嶼的這段婚姻中,除了貓以外,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鐘曉芹在讓步。
鐘曉芹是一個生活簡單,喜歡說話唠叨,喜歡偶爾浪漫的小女生,陳嶼大多數的生活則是魚,他不喜歡說話,不喜歡溝通交流,不喜歡各種形式主義,不喜歡孩子。
鐘曉芹跟他在一起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比較壓抑的,經常說家裡一點聲音也沒有,養隻貓還總是要小心翼翼,生怕它跑出圈劃的圈子,招陳嶼的不快。
記得陳嶼抱怨鐘曉芹不懂事不夠賢惠的時候說:“都說婚姻是避風港,我娶你是為了輕松省心的。”
鐘曉芹的回複太過精彩:“你這話就是放屁!都想在婚姻裡避風,誰當港啊?”
30歲生日這天,終于如願以償,鐘曉芹決定和陳嶼離婚了。
這個一向随大流、沒有想法的姑娘,做出了屬于自己人生最重要也最艱難的一個決定。
未來,她會不會過得更幸福不确定,但一定不會比現在更差。
她可以放肆開心地養貓,也不用擔心總是被人責怪不會做家務不懂事。
不會每天晚上因為魚缸的聲音睡不着覺了。
在鐘曉芹身上,我看到了我們自己:
隻有我們自己,是自己的避風港,愛情不是,婚姻也不是。
就如同劇裡說的那樣:先把一個人的日子過明白了,才知道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另一個人。
這個道理,鐘曉芹已經懂了,希望我們也能懂。
有人說,欺淩,是一種氣氛。它存在的地方,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多到讓你習以為常。
但無論在哪,對待沒有善意的人,要記住:
人類作為高級動物,牙齒除了能吃東西,還能咬敵人。
從心理學角度看,攻擊性本身就是人類的本性。
具有攻擊性的人,才是真實的,更有魅力的。
雖然,每個人的個人原則不盡相同。
但那句“做個俗人,一身正氣。”還是很符合現代女性氣質的。
活得灑脫有底氣,正面手撕靠實力。
作者簡介:張女子,前都市報情感傾訴記者,傳播學碩士,現以女兒小名寫作的中年少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