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探尋中華文明的起源,我們考古人員做了大量的工作。甲骨文的發現為我們研究漢字的起源和發展演變起了巨大的作用。但甲骨文畢竟是古文字,是華夏古人用圖形來簡單描述事物的階段,和我們現在用的漢字有着質的區别。從甲骨文到現在使用的漢字中間有着上千年的演化。随着甲骨文出土數量的不斷增加,和出土區域的分布越來越廣,人們研究的材料也越來越豐富。由于甲骨文是文字統一前的文字,不可将甲骨文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硬性聯系。究竟秦朝文字統一後,采用是哪國文字的哪個漢字,用小篆形式規定下來,現在多數已無法考證。多數是推斷猜測,得出的結論的準确度不是很高。
例如《易經》的“易”字,甲骨文大師的結論:“本義為将容器中低熔點的錫注入模具,鑄造新器皿”。又說:“像雙手持器(有手柄)向另一器(無手柄)傾注液體之形”。純粹是猜測而以。易從筆畫角度理解,實際“易”是太陽變化的規律。
勿(無wù)筆畫釋義為:“ ”是橫“ ”、折“ ”、彎“ ”、勾“ ”的合體筆畫。橫“ ”為東西,表示太陽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折“ ”表示太陽從東向西的軌迹為圓弧;彎“ ”表示太陽從升到降運動的軌迹并非圓弧,而是一個三維運動;勾“ ”表示相對運動即相對地球、相對每天做類似同樣的運動;三撇“ 彡 ”是三的變形,指示多,指示太陽周而複始,天天如此的這樣從東到西、從升到降的運動。勿借“無”聲來說明太陽從有(日出)到無(日落)的過程。勿的本義是指太陽的運動軌迹。
易(移yì)是由日和勿結合而成。日指太陽,勿的本義是指太陽的運行規律,從升起到降落,從有到無,周而複始,天天如此。有日和勿結合而成的易的本義就是太陽的運動規律即變化規律。借移動的“移”聲來說明通過觀測太陽的移動規律,計算出一年為春夏秋冬四季,以及二十四節氣。五經之首《易經》是研究自然社會中一切事物的變化規律。
夏朝的“夏”字,一些甲骨文專家說是:“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一個人的象形:頭、發、眼、身軀、兩臂、腿腳一應俱全,且雙手擺開呈現出一種強而有力的架勢。在字義上,“夏”字的本義為“雄武的中國人”。從漢字的筆畫角度分析區别就很大了。
夏夓(下xià)為缫絲織綢的過程。“”為下的古文,既标音又會意,織綢過程是從經線的的尾端(下端)開始織到經線的始端(上端);“目”為經線和緯線織成方形綢布,古代織綢經線較短,繞在固定的方框上,織出綢緞不長,成一片一片的,不像現在成卷;“八”表示分開經線來穿緯線;夓中頁兩側的手“臼”表示雙手穿梭引導緯線,“夂”表示缫絲過程(見夂字解),所以,夏(夓)為缫絲織布的過程。因缫絲織綢需要潮濕溫暖的氣候環境,一年的第二季,中國習慣指立夏到立秋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四、五、六”三個月,這個季節屬于溫暖潮濕季節,适合缫絲織綢,所以稱“夏季”。紡織織工最明白,織布需要什麼樣的環境?不明白可以去紡織車間去體驗下,就知道為什麼夏和織布有關聯了!
在這上千年的演化過程中,随着《易經》理論研究地深入,去繁就簡(簡易)是人類進步的表現。簡簡單單的一陰一陽“兩爻”概述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我們聰明的華夏民族,在用圖形描述事物的過程中,發現了自然界的運動及其現象是有規律的。把事物的運動規律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進行了歸類總結。從給運動現象的命名也是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如水平運動、垂直運動,曲線運動和多維運動等等。這些運動及其現象,我們的古代文人先哲用最簡單的筆畫方式描述了出來。簡簡單單的“八畫”全面闡述了宏觀世界的不同運動及其現象。
從簡單到複雜,“八畫”與我們今天所學習的由西方翻譯過來的物理學運動分類有及其驚人的相似。我們所學的物理學,從研究直線運動開始,再研究曲線運動,到學習多維運動。直線運動有水平運動、垂直運動和斜線運動等;曲線運動有圓周運動、抛物線運動;再到我們研究的三維運動等等,這些都在我們的漢字基本筆畫中體現了出來。
一、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中的橫和豎
橫“一”為水平、東西;豎“丨”為上下、南北,這些都與我們的物理學上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有關,在漢字的筆畫中,橫豎都蘊含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及其現象,如
旦(丹dàn )是由日和橫“一”會意而成的字。日指太陽,“一”表示地平線。兩者會意為太陽從東方地平線上升起。借“丹”聲表示太陽升起地平線為紅色,如丹、赤色,所以由“紅太陽”、“東方紅、太陽升”之說。
韭(久)是由非和橫“一”會意而成的字。非的本義為鳥類雌雄交配之場景,這裡形象韭菜多葉片對生猶如鳥類雌雄交配散開的翅膀;“一”表示地面。字形會意為地面長出對生多葉片蔬菜。借“久”聲表示這種蔬菜生長時間長久,種下去一次,長時間生長,割了一茬又一茬。韭菜,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葉子長扁,供食用,葉、籽還可供藥用。
甲(夾 拟聲jiǎ )是個象形字,從甲的甲骨文看,可以理解為植物種子外殼開裂,生根之形;很容易與“十”想混,後期金文就就在十的周圍加了框,好象種子外殼開裂;可又容易與田混淆,到了篆書就更象種子外殼破裂生根,根向地下(可以耕種的土地為田)生長;隸變楷化後就我們現在看到的“甲”字。甲是由田和豎“丨”結合而成的字。田表示地、土壤,豎“丨”指示向下,這裡指示作物根向下生長。甲借“夾”聲說明種子破殼象根夾在開裂的外殼中間。也可理解為拟聲,模拟豆科植物種植開夾的爆裂聲。植物種子生長,是先生根後發芽。生根為甲,發芽為由。
申(身shēn)從甲骨文和金文來看并非閃電之形,而是種子生根發芽的狀态,篆書更像植物生根發芽破土而出。隸變楷化後,應是甲和由的合體,甲為植物種子生根,由為植物種子發芽,中間的“田”表示土壤,一豎“丨”向上凸出為發芽,向下延伸為生根,植物的生根發芽就是上下延伸的過程。申可寓意通天入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者為神,申加“礻”旁為神。借“身”聲說明植物的生根發芽類似人初生過程中的身體成長。
二、斜線運動中的撇和捺
在直線線性運動中,除水平和垂直運動外,還有斜線運動。斜線運動分向内、向下和向外、向上的運動。例如人走路,一腿擡起向前,另一腿則向後向下。向後、向内、向下用撇“丿”;向前、向外、向上用捺“㇏”。并且充分體現用力的大小和變化,“丿”體現力是由重到輕,由大到小的變化;“㇏”體現了力量由輕到重,由小到大的變化。并在毛筆書寫過程中表現了出來。
刀(拟聲dāo)是個象形字。從刀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字形看象刀形。楷化後刀的筆畫釋義為:橫折彎鈎“”是個合體筆畫,是由橫折“乛”、彎“”和鈎“”組成的,橫折“乛”表示圓或弧,這裡指示刀口的弧形結構,彎“ ”表示刀劈東西向下向内運動的方向與軌迹,鈎“”表示相對,這裡指示刀相對被劈物的運動,或刀的刃兩面對稱;撇“丿”指示刀劈物是向下向内用力。讀音是模拟刀在木闆上切菜的聲音。
矢(示 shǐ )的甲骨文金文字形看象箭矢之形。隸變楷化後,矢是由天和“丿”組合而成的字。天表示矢在天空中飛行;“丿”表示向下、向内或圓弧運動,表示箭矢受地球引力作用,所做的抛物線運動軌迹。漢字的筆畫與物理學中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有着密切的關系。
又(右yòu)的甲骨文、金文、篆書都是象手向上抓東西之形。楷書為又,由橫折撇“フ”和捺“㇏”結合的字。橫折撇“フ”表示手可彎曲握持,向内用力;捺“㇏”表示可以向外用力。又得合意就是指手的靈活性,即可以向内用力,又可向外用力,還可彎曲握持東西。又和手的區别在于表現手的不同功能。借“右”聲來說明手分左右,呈對稱之形,右手優于左手。又的本義是指能向内向外用力、能握持的手。
三、曲線運動中橫折和豎折
我們在物理學中,學過簡單的直線運動後,開始學習曲線運動。如圓周運動、抛物線運動等。橫折表示先從水平運動開始,再做圓弧運動,如子、包等中橫折;豎折表示先從垂直運動開始,再做圓弧運動,如山、凵等。
子(滋zǐ )是由橫折撇“フ”、彎鈎“亅”和橫“一”組成的字。橫折撇“フ”中的折表示圓或弧,這裡指孩子的圓頭;“乛”橫表示孩子的頭頂;“フ”中的撇表示頭頂囟還軟,以及頭還不能自己仰起來。豎彎鈎“亅”指示孩子向外向上相對站立前弓起的身體背部;橫“一”表示平面、橫向、地面等,這裡指示嬰兒剛出生,還不能爬行,橫躺在床上的階段;子是嬰兒的初生到會爬行的階段。“兒”是孩子從爬行到站立的階段。借“滋”聲表示幼子需要滋養而成長。子原為所生男女之通稱,指示嬰兒的初生狀态。後世作男,男子的美稱,稱有德者、師、尊、君為“子”。
山( 石尖切shān)作為獨體文,是由象形演化而來。由古文字(甲骨文、金文)的象形到用筆畫來合成漢字,可以說是文字的質變過程。那種撇開“漢字八畫”再用象形來解字是不科學的。要想正确的通解漢字,必須采用漢字“筆畫拓撲”的理論即“筆畫釋義”來解。豎折橫“”表示群山起伏中,兩山之間的山谷;兩豎“ ”表示垂直縱立地上,兩豎的長短不同表示山的高低不同。讀音是有石(shi)和尖(jian)相切而成(shi jian),石指示山有石頭組成;尖說明山多是上小下大的形狀。本義為地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部分。
凵(坎kǎn)的筆畫釋義為:豎折橫“”向下凹陷的圓形坑;豎“丨”指示垂直或縱向,這裡指垂直下陷的坑,猶地上張開的口,可以吞吃掉下去的人和動物。凵指示垂直下陷的坑。借“坎”聲表示地穴。以凵作部首的字有兇、擊、凸、凹、出、畫、函、幽、鑿等,多數與地穴、土坑有關。
四、多維運動中的彎
我們知道,如果以地球為中心,太陽的運動軌迹,并不是圓周運動,而是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呈螺旋運動,并不在一個平面上運動。還有我們用包袱包東西,也不是在一個平面,而是在一個三維空間中運動。所以,在“勿、包”中都用一個合體筆畫橫折彎鈎“”。這個合體筆畫中的“彎”說明這裡面有個三維運動的過程。還有“乃”字中,也有彎着個筆畫,說明奶的産生也是個三維運動的過程。
豕(食shǐ)的甲骨文字形,象豬形,長吻,大腹,四蹄,有尾。隸變楷化後,用筆畫刻畫了豬的身體特征。豕是由橫“一”、三撇“彡”、彎鈎“”和橫八“冫”組合而成的字。“一”表示身體橫行的豬,喜歡躺在地上,不像人站立行走;“彡”表示多,這裡表示多毛動物;彎鈎“”表示豬背向上彎曲的弧形的三維立體體形;橫八“”表示分布在豬脊背上鬃毛(豪毛)。豕借“食”聲表示豕的肉是可以食用的。豕字亦作“彘(滞)”。
飛(拟聲fēi)是繁體飛簡化的“飛”,是一個鳥的翅膀,上下擺動的動态背景圖。可是,一支鳥翅膀擺動是不能飛起來的,就是兩支鳥翅膀擺動也飛不起來。在保護天鵝的紀錄片中,一隻腿部受傷天鵝,就不能飛了,為什麼?說明鳥類飛起來得需要一個升力,沒有它腿部的升力是無法起飛的,所以,繁體“飛”是兩個上下擺動的翅膀和提供上升力的兩條腿。漢字蘊含着很多自然科學的道理。飛的筆畫釋義為:飛是橫折彎鈎“⺄”和橫八“”組成的字,橫折彎鈎“⺄”是折“乛”、彎鈎“”的合體筆畫,折“乛”表示鳥翅膀的圓弧形結構,彎鈎“”表示向外向上振翅,也是一個三維運動的過程。和習(雛鳥的翅膀向内振翅)相反,橫八“”指示鳥翅上下開合擺動。讀音模拟鳥起飛振翅發出的聲音。飛的本義鳥振翅上升飛行的過程,
五、相對運動中的鈎
漢字八畫中最後一畫為“鈎”,鈎的意義是相對之意。來說明事物運動是相對的,如上下是相對的、左右是相對的、雙手是相對的等等,自然界相對的事物多種多樣。我們的古代先哲,在造字的過程中,充分體現了自然的萬事萬物蘊含的自然規律。和不同的筆畫在一起,賦予不同的相對意義。不同筆畫相連,筆畫的意義也相加。人們認識事物往往有對比參照,對應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運動狀态,就會有相對的比較,所以鈎和其他描述事物性質的筆畫相結合後就會有不同景象。如和橫組成的有橫鈎“乛”或“”;和豎構成豎鈎“亅”或“”;和彎組合的有彎鈎“乚”、“”“”、“”。
爾(兒ěr )是有撇“丿”、橫鈎“乛”和小會意而成的字。“丿”表示向下、向内運動或用力,還引申為陰柔、女人等,這裡表示向下,力小柔弱之一;“乛”表示橫向比較,這裡指和同輩年齡小的比較;“小”表示小于自己,小于參照物。總體會意指小于自己的人。借“兒”聲表示和自己相比,對其小的人稱呼。
水(拟聲shuǐ)從水的甲骨文和金文看,是畫了水的彎曲流水形,是典型的象形文字。隸變楷化後,水就沒有了流水形,可筆畫會意更加完善了水的意義。水由豎左勾“亅”、橫折撇“フ”和橫八“”組成的字。豎内勾“亅”代表相對向低處運動,即水向低處流;橫折撇“フ”表示水可以随水岸彎曲由高向低處運動,或雨水降落過程随風彎曲下降;橫八“”表示水遇阻擋可以分流,也可合流。讀音模拟水的流動沖刷沙岸的聲音。水的本義為可向低處流動、方向可以變化、能分流或合流的液體。
解字參考《中華字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