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臨沂農村不僅風景優美,更有這個地方特有的結婚風俗。當孩子成長到十六、七歲,即進入婚齡階段,開始議婚。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當事人不能自主。
提親:一般兒女到十六、七歲,父母便求親告友,托媒給兒子說"媳婦",給女兒找"婆家",叫"說親"或"提親"。講"門當戶對",一定要不犯克,犯"忌"不能"成親"。
定親:雙方确定聯姻後,男方備好“定親禮”(衣料,首飾,現金)交給女方。并在“書子”上寫明男女年齡,家長和媒人姓名等,雙方各持一份,作為聯姻依據。亦稱“傳帖”或“過紅”。
送日子亦叫去日子:待婚事定好後,男方就請人根據男女雙方的命相,查定結婚日期,應用房屋,支床方位、時間,"娶女客"、"送女客"及雙方親朋"忌諱"屬性,出嫁上頭時間、位置,上、下轎(車)、坐帳方向,寫在紅紙上一式兩份,稱"年命帖"。
随後擇吉日由男方和本家兄弟用"包袱"或"擡盒",将準備好的禮品,分四六八色,四六八身衣料,豬肉數斤,活雞一對,魚一對,點心6—10斤不等,化妝品一宗,艾一對,蔥兩根,高梁莛"筷子"一把,"年命帖"一份,一起送到女方家。即為“送日子”。
約客:女方在接到"年命帖"後,其父母先口頭與親朋攀談“孩子的婚事已定,到時請光臨"之類的話,親朋即準備相應禮品。待婚期臨近,女方父母便正式到親朋家發出邀請,講明某天“約客”。到日各親朋備好禮品,一同前往。婚女之舅父、母禮品較重,并且還須給外甥女買燈盆。
下催妝衣:在結婚前兩天,男方要下"催妝衣"。禮品比較簡單,即為男方做好的紅棉襖、棉褲,另外還有豬肉等。女方回帽鞋、成衣一身,稱"回盒"。
結婚:男方在下"催妝衣"後,雙方家中開始準備結婚之各項事宜。
1.鋪床:按年命帖"要求"定方位,床上用高梁稭、麥穰、一對艾、幾根芝麻稭鋪設,上面鋪花席、床單、被褥,放上枕頭、壓床鞋。床腿下用紅紙包上磚與金錢墊好,床下放泥瓦盒一個。
2.貼喜聯:結婚前一天下午自家及本家大門、屋門要貼對聯,三年内無親人病故者貼大紅對聯及雙喜,親人病故未滿三年則要貼藍對聯。院内如有石磨,要用紅席或紅被蓋上。同一天叫親戚,姑舅等長輩要人用小車、毛驢去接來,同輩下輩多自己前往。
3.填箱:女方頭天晚上要把禮品放入櫃箱、桌、擡盒内,叫"填箱"。被褥放在桌子上,四角串好紅綠花生,木櫃内按嫁女歲數放饅頭,一歲一個,四角各放一個大的,當中放一個最大的,此後再掐三大掐以示禮豐厚,再放一碗"寬心面"。桌子、箱子、擡盒各放點心、衣服、燈盆、化裝品等。填箱要用燈照一照,以示明亮吉祥。舅父母、姑、姨、嬸子、父母都要給嫁女錢,稱"壓腰錢"。
4.上頭:結婚之日早晨,嫁女根據"年命帖"上規定時間梳妝,頭戴鳳冠,上蓋"蒙頭紅",身穿羅裙,腳登父親或哥的一雙鞋,坐在椅子上,由哥弟擡到轎(車)前換上鞋上轎(車)。
5.行路:最前面是一撒青龍帖的,過橋、拐彎都要貼上"青龍"一張,以示吉祥或"壓邪"。其次是擡嫁妝的,由小件、大件排序。再次是樂隊,轎(車)兩側是小客,轎後是送女客、大客。轎為木制,高兩米,四面各寬1米,為席裝拱頂,前面留門,兩面各留一小窗。轎衣為單扇四面一頂,頂四角用花線編織垂網及花穗。送嫁隊伍在途中,遇到另有送嫁隊伍,都要争上風頭,靠北靠東走,以示吉祥高升。
結婚當天,新娘要坐自已裝扮好的轎或小推車從自已家出發,50-70年代初,小推車都用席子遮起來,出嫁女坐在右邊,稱車的(伴娘)坐在左邊。車後跟着擡櫥、櫃、桌的和兩個扛小杌的人員,通稱“擡嫁妝的”。
新娘一般出自已家門之前,都會哭幾下,意思是給娘家留下金子。(轎)車要在十二點之前到達新郎家,車至男方大門外停車後,先停留片刻,謂之“磨性子”,寓意過門後性情溫順。
6.迎大客:落轎後,由陪大客的着新郎至大客坐的車前,把氈鋪在車門前,新郎恭敬的三鞠躬,陪大客的拱手施禮說客套話,大客即下車還禮,由陪大客的領到客廳,讓至上首落座。
7.迎新娘:新郎與娶女客、提氈、抱升、"撒福"的一起到新娘轎(車)前,将升放到轎門口,娶女客先到送女客車前施禮,口中一套客氣話,送女客随下車答禮客套,至新娘轎前掀開轎門,新郎在紅氈上向新娘鞠躬,新娘在轎内還禮,随即踏着升下轎,新郎轉身站到氈的前頭。
此時“撒福”的向新娘、新郎頭頂撒三把"福",(福即麥麸,栗子,棗,花生和糖塊)邊撒邊說:“先撒栗子後撒棗,大的領着小的跑。”寓意“早立貴子,生活甜蜜”。而且還有一個小輩的人給抱“生”,那是一個能裝四五斤玉米的“生”,寓意為“步步高升”,并且新娘踩過之後還要抱到床邊。
8.拜天地:到院中"天地桌"前夫妻并排站立,男東女西;由主持人主持拜堂:第一步是拜天地,因為是天地給了他們的緣分;第二步是拜父母,是父母給了他們生命;第三步是夫妻對拜,希望他們生活甜甜蜜蜜,白頭偕老。而新娘的父母一般不會出現在婚禮現場。
随後進人洞房,抱升的将升放在床前,新娘踏升上床,按規定方向坐下,叫"坐帳"。新郎用備好的煙袋将"蒙頭紅"挑起,高舉放到福棚上。上好酒菜、紅雞蛋、酒具、寬心面等,新人喝"交心酒",樂隊同時奏樂。
此後,男方擺宴席招待賓客。女方前來“送親”的多是新娘的舅或伯父,叔叔等,被敬為上賓,俗稱“大客”;其它來送親的稱“小客”。
喜宴過後,大客,送女客由陪客的帶領至新郎父母房中,言謙虛之詞:孩子小,不懂事,人情禮儀、針線飯食、田園活道不精細,多請親家指導、教訓、照顧等,再商定叫"對樂"的日期之細節。同時小客一人将新房窗上封的紅紙撕開,以示明亮,将擡嫁妝的紅繩一根扔到屋頂上,一根帶回。
鬧房:新婚之夜,常有一些鄉鄰,朋友,同學或者晚輩到洞房“鬧房”取樂,孩子在新娘家的嫁妝裡面,找果子和硬币。新娘的嫁妝和被子都印着吉祥的畫并且是大紅的,預示着幸福。
過"對樂":按約定的日子,由新娘的哥弟去叫妹或姐。叫時男方一般不安排酒飯,隻安排茶、糖果之類,坐坐即走。送"對樂"男方應設席招待,有陪客的共叙家常。新娘要給婆家長輩買鞋、做煙荷包子,并帶一對鍋餅。
磕喜頭:婚後第三天,新郎新娘要給本家長輩磕喜頭。有一本家弟弟提氈,先從祖父母起,後父母、伯父母、叔父母,由近及遠,都帶點心,享受磕頭的都要給磕頭錢。
上喜墳:在磕過喜頭的下午,到祖墳上墳,謂上"喜墳",放鞭磕頭。男女兩人同去。用紅紙壓墳頂。
過滿月:結婚滿月之日,女方娘家兄弟去把姐或妹叫回娘家,男方多數同往,帶相應禮品,女方娘家誠意相待。。
注意事宜:喜宴過後,當所有人離開男方家門時,決不可向男方家人說再見。
結婚三天内新房都要點着燈,并且一個月不能晚回家,因為不能空床。婚後不久,新娘要由丈夫陪同回娘家,俗稱“過對月”。
“姑不娶,姨不送,姐姐送了一身病”。所謂“姑不娶”,就是當姑的不駕媳婦。“姨不送”和“姐姐送了一身病”,是說當姨的和當姐姐的不當送客。
每月初一、十五、二月初二、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初六、七月初七、八月十五、九月重陽、臘月初八、十八、廿八、二十四都屬禁忌之日,不能走回娘家。講究的還要忌諱"楊公忌"之日
舊時夫妻不合,沒有離婚之說,男方不要女方叫"休妻",女方離家出走稱"逃婚"。
男方"休妻"、"喪妻"再婚叫"填房"、"續房",女方亡夫再嫁叫"回頭"。男方娶"回頭"一般是夜間三更左右,女的到男家先在備好的鍋前燒三把火,稱"續火"。
随着時代的發展,現在的習慣已有部分不同于原來的傳統習俗,變的現代,時尚,簡約而不簡單。也許這就是時間帶給我們的。但是記憶是不會改變的,風俗是不會被遺忘的,帶着過去的印記,越走越遠。
備注:以上各種風俗也可能根據各個縣區的實際情況有些出入,但正是應了“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這句老話!
《茶餘飯後話臨沂》linyi360
小編私人mby0539
臨沂小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旗下賬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