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漢王科技到底怎麼樣

漢王科技到底怎麼樣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8 05:22:19

漢王科技到底怎麼樣(從漢王科技說産品的複雜度)1

漢王科技成立于1998年,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闆塊上市。二十多年來,中關村那麼多的科技公司中,漢王是碩果僅存的幾個,離不開其在模式識别領域的技術優勢。但是,在産品管理上,漢王的産品線長,産品型号衆多,複雜度高,制約了它的進一步發展。

讓我們這裡以電紙書,漢王曾經的主打産品為例。

“2008年的漢王科技營收不到3億元,但在電紙書業務的帶動下,2009年快速增長到5.81億元,到了2010年更是高達12.37億元”,其中75%來自電紙書。在電紙書的助力下,漢王的估價飙升到一百多元,成為IPO的股王。但是,好景不長,到了2012年,漢王的電紙書業務就一落千丈,營收隻有六千多萬元,此後再也沒有回轉。

對于電紙書的沒落,漢王歸咎于兩大原因:外因是蘋果平闆、智能手機的低價沖擊,搶走了相當市場份額;内因是内容建設不夠,雖然漢王建有電紙書商城,但一直沒有做成規模。要知道,蘋果的産品從來都不是靠低價取勝,漢王的電紙書貴到什麼地步,才能讓蘋果iPad都成了“低價”競争對手呢?漢王電紙書的“高價”又是怎麼來的呢?那隻能是高成本。而這高成本呢,則跟漢王的産品複雜度太高,導緻規模效益低下,單位成本降不下來直接相關。

2012年,我訪問漢王科技的官網,發現其電紙書型号竟然有37種之多(如圖 1)。其中産品系列有商務、時尚、通信之分;屏幕尺寸有5吋、6吋、8吋之别;功能上又有手寫、WIFI、3G等。多少年過去了,我還是弄不清這“通信”究竟是幹什麼用的,還能成為獨立的系列;WIFI和3G又有什麼區别,還得跟“手寫”從功能上單列出來。就拿那23種商務型号來說,你能弄得清N510精華、N510上上、N510A的區别嗎?那N510暢享、N510國粹、N510 II呢?

産品型号如此複雜,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混淆。當時我女兒在學中文,我想給她買一個電紙書讀中文故事,到漢王的網站上花了十幾分鐘,還是不知道買什麼,最後隻好放棄。後來見到漢王的員工,跟他們開玩笑,說想為漢王增加點營業收入還真困難。一位經理挪揄道,你這還算什麼,有個小姑娘到他們的旗艦店,半個小時也搞不清買什麼,哭着走了。

漢王科技到底怎麼樣(從漢王科技說産品的複雜度)2

圖 1:漢王的37種電紙書:你知道買哪一款嗎?

來源:漢王官方網站

這麼多的産品型号,成了消費者的噩夢,自然也是漢王的噩夢。試想想,37種型号的電紙書,能預測對的概率有多高?能生産對的概率呢?那能備對料的可能性呢?整個供應鍊,各個環節都能做到位的概率基本為零。結果呢,短缺的短缺,積壓的積壓,一面是消費者要的他們沒有,另一面是消費者不要的壓着一大堆。

産品型号那麼多,粗放經營,自然做不出精品,導緻整體銷量更低,單位成本注定就做不低。深陷自己制造的複雜度而不能自拔,漢王陷入了“增長陷阱”,營收連續幾年下滑,扣除非經常損益後,2012到2015連續4年虧本,股價也一度下跌到10元不到。

看完了漢王,我們來看蘋果。

漢王的電紙書走紅沒多久, iPad 3就面世了。我登錄蘋果網站,隻看到兩步選項(如圖 2):第一步是選顔色,隻有黑色和白色,三歲的孩子都會選;第二步是選型号,有三個選擇,分别是16GB、32GB和64GB。當時我不清楚這是CPU還是内存,不過我可認識美元符号:16GB的是499美元,32GB的是599美元,64GB的是699美元,一看就是在考驗我們錢包的深淺。很快iPad到手了,我那兩歲多的兒子愛不釋手,幾天時間就玩得爛熟,幾秒鐘就能找到“憤怒的小鳥”,一門心思地玩起遊戲來。

漢王科技到底怎麼樣(從漢王科技說産品的複雜度)3

圖 2:蘋果的iPad 3

來源:蘋果官方網站

蘋果的這一切,都可以用兩個字來總結:簡單。對消費者簡單,因為他們用不着對着那麼多的型号傷腦筋,不知該買哪個;對生産者簡單,因為除去外殼的顔色和存儲空間的大小,其實就隻是一種配置;對采購簡單,因為那麼大的量,傻子也能跟供應商談個好價錢。産品簡單,供應鍊就簡單:富士康好生産,供應商也好準備零部件,供應鍊的成本好控制。售價高,成本低,蘋果跻身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列,也就不難理解了。

我們再回到漢王。

2012年以來,漢王采取了一系列的組織措施,比如裁員,員工一度由1600多精簡到500人;建立母子公司的架構,把漢王科技的業務分為六大闆塊,各闆塊的子公司獨立核算,自負盈虧;進入合夥人時代,讓所有的管理層在各自的子公司持股等。後來,漢王推動出海戰略,得益于電子繪畫屏在亞馬遜上大賣,營收再次超過10億,達到2021年的16億,離上次超過10億大關已經整整十一年了。

同期,一同起跑的同行科大訊飛,營收一路從4億飙升到183億。

這期間,漢王雖然在精簡不盈利的産品,但同時也進入更多的領域,有的跟其核心技術相關,有的看上去更像跟随潮流,追逐“風口”。比如前些年霧霾嚴重的時候,漢王推出漢王霾表,甲醛檢測儀,激光顆粒檢測模組,空氣質量檢測終端,新風淨化器等一系列産品,但整體銷售業績平平:在京東上,漢王霾表隻有9個評價,甲醛檢測儀也不超過10個(2021年9月27日訪問)。

這隻是漢王衆多産品的縮影。要知道,四大主營業務中,漢王列在官網上的就有43種硬件産品,9種軟件産品,還不包括技術授權、智能制造(漢王有垂直整合的生産制造),以及最新上市的智能仿翼飛行器。顯然,漢王在産品的複雜度上,還能清楚地看到十年前的影子。

就拿手繪筆來說,亞馬遜美國網站上在賣的就有三個系列,共24款:Artist系列有6款,Artist Pro系列有15款,Innovator系列有3款。标價呢,從199美元到899美元,中間還有249,299,399,449,499,599,總共8個價位。我在深夜訪問他們的亞馬遜網店,看過來看過去,假想自己是個消費者,還是不知道該買什麼。想着想着真是絕望:一個中小企業,那麼點資源,咋就能把産品做得這麼複雜呢?

“與同一起跑線的科大訊飛相比,2011年至今這10年,可以說是漢王科技沒落的10年,研發方向幾經調整,但始終沒能站準風口,業務廣撒網卻收效甚微也說明了漢王科技仍需花大力氣去找尋方向。”其實這不是沒找到“風口”的問題:電紙書,人臉識别,空氣淨化器,随便找幾個漢王涉足的領域,都是特定時間的“風口”,漢王甚至處于領先地位,但最後都是不了了之。

就拿電紙書來說,雖然後續不再火爆,但在京東上還是有相當的市場,比如Kindle、小米和掌閱的産品動辄都是上萬甚至10萬級的評論數,而作為電紙書的元老,漢王的電紙書呢,10多個産品加到一起,累計評論數也就2000出頭(2021年9月訪問)。

10年前,漢王就像非洲草原上的小獅子,看到什麼都好奇,看到什麼都去追;10年後,漢王還是那樣的小獅子,還是四散出擊,全靠運氣。 一直求新求異,沒法聚焦,井是挖了很多,但都沒挖出水來,這才是漢王的根本問題。資源沒法聚焦,就難出精品,缺乏差異化優勢;産品複雜度太高,供應鍊的成本就做不低,交付就做不快;兩者一起,導緻投資回報不高,也體現在漢王長期低迷的股價上。

這一切,漢王副總徐東堅歸結為“一流的技術,二流的人,三流的銷售,四流的管理”。漢王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在當年IPO的企業中,可以說是不多的具有自己知識産權的企業。也正是靠着模式識别和智能互動方面的核心技術,漢王這些年才能磕磕絆絆活下來。但是,四流的管理下,漢王有産品設計,沒産品管理,産品和業務的複雜度高,再加上後端的重資産制造,供應鍊的成本做不下來,都造就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漢王。

更多供應鍊管理原創文章及劉寶紅培訓,請關注供應鍊管理專欄

漢王科技到底怎麼樣(從漢王科技說産品的複雜度)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