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績效考核要問主任還是經理

績效考核要問主任還是經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12:33:04

又到一年一度的年底績效考評了,每個部門難免都有個“C”的指标。于是,很多主管又再次陷入了困惑:我們大家一年幹的都很不錯,這個“C”我該讓誰來背呢?有人還說:前兩年都是回家生娃的背,今年部門沒生娃的,真是一個頭,兩個大。

績效考核要問主任還是經理(年底績效考評部門有個)1

這個前提太有意思了:大家都幹得很不錯,這說明你的管理方式很感性。既然如此,我們的問題來了:既然部門全員都幹得很不錯,業績超标,你又是怎麼弄回來一個C的指标?這個C指标要給誰才更加合理呢?

一、談談我遇到的情況:有能力就去優化績效制度,沒能力就讓制度足夠透明與盡量公允

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這題我恰好有做過,說說我遇到的情況。

績效考核要問主任還是經理(年底績效考評部門有個)2

當時,我們公司的績效考核規則如下:

員工總評分=環評20% 績效70% 考勤10%,總評分按A、B 、B、B-、C五個等級劃分,各等級人員比例分别為:5%、10%、70%、10%、5%。

  • 部門有30個人,按比例算需要有1.5個C。但1.5到底是2個人還是1個人,這還需要跟規則制定者商量定奪。拿C也有風險,我司的規定是2次拿C就要走人。

很明顯,這是公司的強制末位淘汰。當時我試着跟規則制定者讨價還價,但基本也沒什麼結果,唯一慶幸的是談妥了1.5可以是1個人。

既然上面勸不動,我就隻能從下面着手。我試着讓這個制度透明化,讓同學們徹底理解這是個什麼樣的制度。

績效考核要問主任還是經理(年底績效考評部門有個)3

  • 我首先請了HR,給我們部門所有同學做了公司績效考核制度的培訓;又建了環評分、績效分和考勤分的排名文檔,并公開在了部門群裡。這樣一來,99%的同學都明白了公司的績效考核是怎麼考核的,也都能直接從群文檔裡看到自己的排名和評分構成。

所有評分結束後,我再把等級結果層層下發下去。最後,我花幾天觀察每個人的情緒反應,情緒最激烈的先談(不跨級談)。沒啥情緒的話,基本按A、C、B-、B的次序找每個人單獨溝通。

其實溝通就是聽他們說情緒和看法,根據他們的自我認知情況,有針對性地把他們的優點和不足都給直接指出來。原則上,如果認為這個人沒到需要淘汰的地步,我是會鼓勵他,下次加把勁,拿個B 或者A我看看的。

  • 總之,我的看法是:有能力就去優化績效制度,讓考核盡量公允;沒能力隻能執行績效制度的話,就讓制度足夠透明,自己盡量公允。
二、這就是個囚徒困境,中低層為此隻能套路應對,反而會導緻公司逐步衰敗

我們要知道,這是個從微軟等外企就玩爛了的問題。你要 10% 的人不及格,而且連續兩次不及格就炒掉?那很簡單啊,一個團隊原本 10 個人的産出就夠了,但你要向上面申請 11 個招生指标。

績效考核要問主任還是經理(年底績效考評部門有個)4

  • 你按照公司的高标準招9個能幹活的人,再招2個雖然能通過面試但不追求晉升隻想打醬油的人。最後你就把不及格的10%輪流派給那兩個人,他們很清楚自己追求的是最大化投入産出比,所以他們會感激你給機會,他們隻做能保住工作的最低投入。

其實HR這種要求全公司出10%不及格的策略,向來都會導緻新問題的産生。一開始公司還小的時候,誰做了什麼大家都看得見,做不出結果的人無處可藏。公司大了就能藏人,中層可以把做不出結果的人藏起來,說這個人績效還不錯,反正其它團隊的人離他太遠也看不到真相。高層就會為此要求10%不及格,因為從概率來說,公司這麼多人總有10%不及格的。

  • 真正的問題是,各層級不可能花那麼大的力氣去把真正不行的那10%挑出來的,隻要中間任何一層選擇懶政,直接壓下去叫每個團隊出10%,就會出現上面的問題。所有從官僚大廠出來的人都知道我所說的套路,最後吃虧的還是公司。

績效考核要問主任還是經理(年底績效考評部門有個)5

每個團隊多招10%到20%的人,就為了滿足高層對10%不及格的要求。招這些人的時候你就知道他們隻是用來充數的,招聘标準低一些也可以,平時工作産出的期望也可以低一些。就這樣,公司真正能幹活的人才就被稀釋了。而且有些很能幹的人會拒絕跟太差的人共事,于是他們選擇離開公司。久而久之,整個公司的人才質量下降。

  • 可見,這件事情就是個囚徒困境。公司因為成功而增長,高層為此制定強制淘汰策略,避免底層有人打醬油,中低層為此隻能套路應對,最終反而導緻了公司的逐步衰敗。這個周期在多少公司中重複發生,這個問題隻是這周而複始中微小的一步而已。
三、任何公司按比例強行攤派懲罰性考核指标的做法,都是管理無能的表現

要知道,作為管理者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他隻是制度的執行者,在無法改變績效制度的情況下,我隻提供解決思路,那就是細化量化績效考核指标,讓考核看上去“公平公正、公開透明”。

績效考核要問主任還是經理(年底績效考評部門有個)6

舉個例子,積分管理制,把每一名職工的學曆、職稱、職務、工齡、技術、加班、專項、業績、創新、評價和懲罰等全方位量化,每天結合工作日志進行評分,造表記錄;每月公示積分制排名,便于職工互相對比,确定工作目标;

每季度、年度彙總分數考核硬兌現,這樣誰是ABCDEF,一目了然,誰對此有意見,可以在部門内部通過民主決議,持續細化調整量化标準。

  • 這種考核制度的好處是,管理者省心省力,把矛盾全部轉移到積分上,用積分促使職工自覺競争;壞處是制度建立完善需要很長一個過程,且考核效率不高、對新人不利,最重要的是,一旦有人積分嚴重落後,就會造成職工内部分化躺平。

反之,如果強制分配C績效,結果影響員工工資待遇,從法律角度來說,它是需要證明員工“不勝任工作”的,如果公司能證明員工不勝任工作,公司可以調崗降職降薪的。

績效考核要問主任還是經理(年底績效考評部門有個)7

可見,如果強制分配績效等級,規定最末尾的“C”績效要被辭退,那肯定是違法的,構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18号:中興通訊(杭州)有限責任公司訴王鵬勞動合同糾紛案,裁判要點: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等級考核中居于末位等次,不等同于“不能勝任工作”,不符合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用人單位不能據此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看出,以“末位淘汰”形式辭退員工是不合法的。

  • 總之,末位淘汰制本身就是一種變相的單方解除權,因為不管勞動者能力如何,是否勝任工作,績效考核中總有人居于末位,總會有人被淘汰,如果末位淘汰制合法,就賦予了用人單位單方解除權,這與勞動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相違背的。
最後,如果你并不具備作為一名團隊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不是一位合格的管理者,那麼C這個指标我建議你來背,勇于面對自身的不足。

績效考核要問主任還是經理(年底績效考評部門有個)8

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借此機會在團隊中樹立個人威信和影響力,讓團隊覺得你至少是一位願意幫團隊扛事情的領導。在領導面前,也可以表現你的禮賢下士,一舉多得。

  • 畢竟C績效要辭退或降薪,美其名曰“優化”,其實強制分配績效等級的末位淘汰制度是違法的,但很多公司無視勞動法規定,辭退員工時就是一地雞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