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廣東衛生信息】
“隻要稍微動一下恥骨就很痛很痛,
每一次轉身就像在曆劫”
“下身完全無法用力,
躺在床上連曲腿都很疼,更别提起身了”
“産後三個月了,除了吃飯、上廁所,
其他時間全部在床上,
到現在我都還沒辦法自己穿襪子”
“走路像鴨子一樣一點點挪,
步子邁都邁不開”
……
你以為這是得了什麼“大病”?
非也!
這些寶媽們的“悲慘經曆”全因為它
——恥骨聯合分離!
恥骨聯合分離常見于妊娠後期、産後的女性以及外傷史。恥骨聯合分離會導緻女性恥骨區、下腹部、腰背部、腹股溝區、大腿根部疼痛,嚴重者行走困難、出現“鴨步樣”走勢,或隻能卧床無法行走,讓不少寶媽們叫苦不叠。
産後卧床90天、走路隻能靠挪!
全因這個病
28歲的阿英(化名)怎麼也沒想到,分娩那麼順利,疼痛全發生在産後!
今年3月,阿英順産後第二天,本該下床活動的她,突然出現下腹部、大腿根部十分疼痛,稍微移動一下就疼得鑽心,“下半身完全不能動彈,就像癱瘓了一樣”。
經檢查,阿英恥骨處分離25mm,被診斷為“恥骨聯合分離”,而醫生告訴她,這種病隻能卧床休養。
從出院後,阿英在家中連躺三個月,除了吃飯、洗澡、上廁所,基本上都在床上躺着。
“産後一個月,每天都哭,下半身動一下都痛;第二個月在家人幫助下可以下床了,走路隻能一點點挪,就像鴨子走路似的;現在寶寶百天了,緩慢步行沒有痛感,但下蹲、走樓梯還是不行,事事都要别人幫忙,我的生活完全打亂了。”阿英回憶道。
6月2日,阿英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輪椅前來廣醫三院康複醫學科“産後盆骨疼痛專科門診”就醫。檢查發現,阿英經過綁骨盆帶和卧床休息,恥骨聯合間隙由25mm恢複到5.8mm,但是,由于長時間的卧床,已嚴重影響到骨盆和下肢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
“患者恥骨聯合分離引起的恥骨疼痛和腫脹不适已經基本好轉,但因為前期沒有很好地康複鍛煉,再加上卧床時間較長,肌肉出現了萎縮。此外,患者因為前期的疼痛,對行走出現恐懼的心态,焦慮和抑郁的情緒也影響了其恢複。”接診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複醫學科劉震主任介紹。
經過治療後,阿英已經可以下地行走、上下樓梯,于6月14日出院。
什麼是“恥骨聯合分離”?
廣醫三院康複醫學科主管技師李太良介紹,恥骨位于大腿根部和小腹的交界處,正常的恥骨,是靠恥骨韌帶連接在一起的,所以叫做“恥骨聯合”,聯合處正常的距離約為4~5mm,無上下錯位現象。
但在孕後期,由于母體的雌激素水平增高,受雌激素的影響,恥骨聯合處的韌帶變得松弛,随着孕齡增加,胎兒重量不斷增大、壓迫着骨盆,就可能造成“恥骨聯合分離”,除此之外,産程過長,胎兒過大,分娩時用力不當,姿勢不正确等都會引起骨盆附近的肌肉收縮平衡失調,從而造成恥骨聯合面不能恢複到正常的位置而發生分離。
恥骨聯合示意圖(左)與恥骨聯合分離示意圖(右)
“當恥骨聯合分開大于10mm,即恥骨聯合分離。”李太良介紹,很多孕産婦會感受到的,大腿根處酸疼,變換姿勢時尤為明顯。
“恥骨聯合分離”,隻能卧床?
産後或者孕期确定診斷為恥骨聯合分離,應在家首先卧床休息,避免翻身、下地活動加重恥骨損傷。其次通過佩戴骨盆帶穩定固定骨盆環坐輪椅前往醫院及時就醫。
很多患者确診後選擇長期卧床,但其實,長期卧床可能出現骨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骨質疏松、關節疼痛、下肢靜脈血栓,容易尿路感染等并發症。“恥骨聯合分離治療最佳時間是産後第三天開始介入,越早治療恢複越快,減少患者痛苦和并發症,及時介入治療一般恢複時間在産後三個月内。”李太良介紹。
劉震主任醫師介紹:依據恥骨聯合分離程度,可将其分為輕度(≥10-14mm)、中度(>14-20mm)、重度(>20mm)。對于輕度的恥骨聯合分離,一般的保守治療即可取得良好療效。但對于中重度患者,采用常規保守治療效果可能不佳。當恥骨聯合分離大于40mm,出現持續性疼痛或骨盆失穩,可能手術是最佳的選擇,但手術技術要求高、風險高,還有可能出現各種并發症。
為了更快更好地讓中重度患者恢複,廣醫三院康複醫學科團隊研發了3D打印的恥骨聯合分離矯形器。根據患者個體形态掃描,為患者設計個性化的矯形器,通過3D打印機打印制作,穿戴後可針對性地逐漸增加髋部兩側壓力,有效縮小恥骨聯合分離間隙。
孕媽媽們如何避免出現“恥骨聯合分離”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預防:
孕期科學管理體重
日常生活中避免引起疼痛的動作
采用坐位穿脫衣服
避免跷二郎腿
避免大幅度轉動骨盆
避免單側下肢站立及髋關節過度外展活動
側卧位時雙腿之間夾枕頭
特别提醒:很多出現恥骨聯合分離痛的媽媽們,在小時候即存在走路姿勢異常,表現為O型腿、X型腿、内八或外八,會引起骨盆傾斜、胸廓脊柱發育異常,懷孕和産後更容易出現恥骨聯合分離疼痛!因此,孕前即就診專科,及早發現問題,及早針對性一體化康複治療,預防産後疼痛。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康複醫學科劉震主任醫師、主管技師 李太良、治療師何春英
通訊員:白恬
編輯:周麗娜
責編:陳廣泰
猜你喜歡
【提醒】下雨天與拖鞋更配?雨後蹚水不是兒戲!建議不要這麼做……
【注意】廣東6歲孩子患上“肝吸蟲病”,感染源竟是家家戶戶都有的它!醫生提醒→
【提醒】8歲女童連吃大量荔枝後急性中毒!荔枝雖美味,這樣吃當心得“荔枝病”!
↙請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專欄!
不要忽視,盡早就醫!
本文來自【廣東衛生信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