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8:47:51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1

本文大概6100字 | 閱讀23分鐘

對,但或許不适合你。

我是一個迷戀「至簡」的人,生活中,辦公桌上,隻要一切必要盡可能掌控的空間務必簡單;甚至我還在思考未來自己的家能否裝修成「酒店極簡風」。

但今天說的至簡不是在「物品維度」而是在「處理事情維度」;你可能會遇到這種場景,如:

跟領導反饋最近所遇問題解決狀态,然後還沒說完就被打斷說“不要搞那麼複雜,能不能表達簡單些?再或者某些大佬說過幾句金句,很多人聽之後就蓋棺定律的說「我懂了」。

甚至我經常遇到的反饋:你文章寫那麼長,本身幾句話可以說完的,從你口中怎麼變得這麼啰嗦?

其實我經常聽而不語,為什麼呢?原因在于腦中充滿「僞知」的人,你是無法與他同頻。

這猶如:學習中,你發現相同概念有人思考很深刻,有人卻不行;同樣面對細節問題,有人可以格物緻知,以小見大,自己卻不行;學到某些方法論别人使用時遊刃有餘,自己運用時卻怎麼都不順暢.......

這些根本原因在于,多數人習慣把不簡單的問題強行簡單處理,并聲稱「大道至簡」。

要知道現實很多問題都是多維度的,單線程是無法深入本質而得以解決;甚至有些人連核心都沒搞清楚,就把「本質」當做口頭禅使用,進而造成一種「高認知幻覺」。

什麼意思?自己沒有經過實踐就把已知當做「僞行動」,覺得自己照做也可以,可最後變成知道自己知道,但實則不知也無法落地。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2

01.彩色認知

開宗明義,我們所遇到的多數問題都屬于「灰空間」,此關鍵詞經常出現在裝修行業,那到底如何理解的呢?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把它分為三種維度:1)黑色,2)白色,3)非黑即白。

有什麼區别呢?

黑色空間代表封閉,有明确邊界;白色空間代表開放,屬于無邊界的大範圍。

非黑即白則是一種不完全封閉,動态又非确定;無法明确到底是室内室外,它也稱之為「灰度空間」。

「非黑即白」這種手法作為建築與外部環境之間的過度,運用在中間地帶或第三領域會使得建築空間的邊界模糊而呈現「視角大,格局寬敞」等局面。

舉個例子:

我們通常在裝修房子時設計師會通過屋檐,連廊,庭院镂空等方式結合。

将灰度空間合理運用在自己方案設計中,并且借助封閉與開放過渡,私人與公共的過度手法弱化室内的隔閡,使得空間相互協調和共生,形成有機的整體。

那很多人會說,這和我日常解決問題有什麼關系呢?實際上你在工作與生活中面臨最難解的問題就是「非黑即白」的灰度。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3

如處理一個極度不确定又與利益相關的問題時,你就會面臨新的挑戰;好比創始人為公司做戰略,核心團隊風暴半個月都無法最終确認方向。

這種挑戰不僅會直擊你的專業能力,還會考驗你的人性, 此時就涉及到一則重要概念即「彩色認知」,如何理解呢?我把它拆解成關鍵詞組合「彩色」與「認知」。

  • 先說前者:

上學時有畫畫基因的同學都知道,顔色的基礎有黑白紅黃藍綠等,這些我們把它稱之為标準色。

但工作後你發現,在給品牌做傳播海報時不能用标準色進行,為什麼?從美學角度,要兼并情緒感覺與角度等。

因此設計師在做平面時,眼中對色彩的形成就有五個維度,分别是:1)色相,2)明度;3)彩色,4原色,5.複色組成。

1905年,孟塞爾(Albert H. Munsell)開發的第一個廣泛被接受的顔色次序制(color order system),稱為孟塞爾顔色系統,把它分為色度,透明度,彩度三種維度來描述顔色。

色相是什麼?通常指色彩的名稱與相貌,如紅色,黃色等;明度表達為色彩的明暗程度,在所有色彩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這猶如我們經常所述“你把顔色調亮一點是否更好”。

彩度相對而言是色彩豔麗程度,對應為高彩色的色相辨識度高,低彩色相對辨識度較低,原色顧名思義即「本色」,複色通常為「三原色混合」相得的顔色,如:黑加白等于「灰」。

  • 再說後者:

什麼是認知?有人把它定義為自己的知識和閱曆的彙總,進而對自身,社會及事情發展的看法。

但在智遠看來這其實隻是「一維」;精确來說,認知包含:1)經驗融合,2)規則洞察,3)結構的拆解。

舉個例子:

郭德綱在某采訪中說道:“我極為讨厭一種人,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大度”;這種人你要離他遠點,話雖狠但理不虛。

原因在于這句話包含經驗的融合和對外進行輸出的方式,所以它隻是「一維」,若匹配不到合适場景就會出現誤導發生。

再譬如:

張一鳴諷刺互聯網八股文,在九周年内部會議中說:過去我們主要靠技術賦能信息分發能力,跨端聯合多産品研發,形成組合拳;這種術語堆砌的官僚作風是不對的,我們以後要杜絕,要大道至簡。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4

《張一鳴九周年演講》

你覺得上述兩者批評得嗎?若盲目聽從,你肯定認為沒問題。

但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其實是大佬對規則的洞察,進而讓内部所有人達成「共識」,最後進行熵增後結構的拆解,做減法對外輸出的結果。

有興趣的夥伴不妨再讀下張一鳴的「平常心做非常事」,這七個字背後實則為9個重要詞組的組合。

同樣,如果沒有了解透徹,那你心中的平常心做非常事就解讀成「保持平常心,做力所能及」之事,這本質是種基本歸因謬誤(Causal Fallacy) 。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一個個體的認知在工作與社會中遇到的問題,會具有兩部分維度形成:1)自我感覺,2)外部感覺。

前者是我的表達呈現什麼狀态;後者為外部接受呈現什麼結果,這兩種行為直接導緻「認知偏差」。

那彩色認知也就是說:

我們在處理複雜問題時,不應該用「黑」或「白」直接定義。

而是以彩色的眼光多維度了解才能讓大腦印象深刻,同時表達中盡可能詳細,這樣決策與執行時團隊整體的偏差度才會變的更小。

鑒于此,我們不妨再對比下「大道至簡」是如何形成的;美國IBM公司結合「灰度空間」決策方法提出一種工具為IPO模型,來解釋此問題。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5

02.IPO模型

這裡的IPO,不是公司納斯達克的Initial Public Offering;而是輸入—加工—輸出(Input - Process - Output),它具體的體現是什麼呢?總結為:信息的流動。

假設某個環節斷連信息就會堵塞;因此一個人良性正向系統一定是IPO模型;但現實中很多人并不是,它們具體呈現為三種模型:

1)松鼠模式:隻有輸入,缺乏加工和輸出

2)青蛙模式:隻有加工和輸出,缺乏輸入

3)金魚模式:隻有加工和輸入,缺乏輸出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6

這三種模型,對我們分别有是什麼影響呢?前者是多數人的現狀,每天瘋狂涉獵大量信息流,給人灌輸的理念與想法,但就是不加工,輸出的思考也是别人咀嚼的。

如上述中郭德綱老師被采訪所述的某段話,你拿去可能就直接套用了。

後者青蛙與金魚模式會造成生命體驗的碎片化,你會感覺人生是由一個個碎片,想法,靈感,計劃組成;過段時間産生又消失,難以疊代系統。

譬如:你身邊應該有很多多年的朋友,早期認識時還窮苦潦倒;可過幾年怎麼就做起高管,拿着高薪資呢?

原因就在于,他們能把無序的想法與知識重構形成有序的成果和思想,并指導落實到行動中,從而快速疊代自身。

可那些固化的人,他們的認知方式為什麼這樣呢?我把它總結成四個字是:「訓練方式」。

卡羅爾.德韋克在《終身成長》把思維分為「固化型」與「成長型」。

他認為自己也相信有天才天分一說,但這兩種思維方式并不是單純存在,非此即彼;而是每個人都具備,隻是後期的不同訓練會直接導緻結果不同。

這種情況源于三個方面:

第一方面是天然的背景:一個人出生的家庭所在環境,父母所受教育及觀念,會引導部分人年輕人産生根深蒂固的「思維」,進而在成年後很難被改變。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農村的孩子,學業半路放棄,那就要出去找到「穩定工作」,好好打工,進而缺少創造的思考機會。簡單來說:環境決定固定型思想,後期很難改變。

第二方面看待事物方式:卡羅爾.德韋克認為成長型思維是小時候被訓練的。

譬如:兒時,每次考試成績出來,有很多家長最關心的是排名與結果,哪怕是考60分但隻要進入全班前十就很不錯,這是非常錯誤的。

正确引導方式為,我這次考試為什麼隻考60分,那40分是怎麼掉的,有無其他知識點沒有掌握呢?而非隻關心排名問題。

在他看來固定思維最終關注結果,成長型思維則關注過程與未來;這一切直接影響到個人的「認知疊代」。

原因在于一個人接受挫敗阻力變得更多,他自身行動與學習力就會變得更差,進而不想「思考」。

第三方面是腦力下降: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Raymond Cattell)在1963年提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的概念,它認為人的智力隻要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兩種。

先說前者,流體智力也稱之為「腦力」,通常與理解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能力相關;這裡的解決問題能力是指「你解決從未見過的問題」。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你從未見過大象,那麼當你遇到大象的時候應該如何面對呢?

流體智力依賴于先天的能力,我們各種抽象的認知活動都依賴于它,基本上人的一生流體智力最巅峰時期是「25歲」左右,之後就會慢慢衰退,尤其是到45歲會明顯加劇。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7

再說後者,晶體智力與長期記憶相關,大腦中與短時記憶(工作記憶)相關的部位是包括前額葉背側皮層(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和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以及很多人知道的「海馬體」。

它的主要作用是做什麼呢?

在工作中處理棘手的問題,或者在學習中搞定難題,需要調用我們的工作記憶進行存儲,進一步而言我們遇到新的問題,學習新的知識;晶體智力一直在幫我們解決。

簡單來說:一個人25歲前大腦最活躍,接受到的新知識都在塑造大腦神經元網絡的密度,在25歲後所接受到信息核心是在「補充網絡中的回路」,所以我們大腦習慣選擇自己熱愛的知識進行學習。

因此綜合上述,再加上本身懶惰行為與算法推薦,那「大道至簡」的蓋棺定論就這樣形成了。

你學的很多皮毛觀點就像傳話筒一樣,左進右出;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那真正的大道之間應該如何呢?我把它總結為一個詞彙是:「先馭繁,再化簡」,而非「先化簡,再馭繁」。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8

03.先馭繁,再化簡

如果你任何事先做減法後做加法會很難,它就猶如這句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π=3.1415926;我讓你解釋,你都解釋不清楚,但還說的津津有味。

就像電視劇《天道》,為講道,為什麼導演非要寫非常冗長的故事來表達,而不是用《道德經》中片言片語來表達,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再比如寫文章;我自己無法做到足夠加法,那考慮維度就不可能更全更深;你也不可能做到「有所啟發」。

換句話說,我寫的簡化些你把觀點拿去有什麼用?背後本源層的歸因與形成邏輯你根本不知道。

為什麼?因為讓一個人真正了解某個知識,概念,認知其實非常困難的,那些真正做到「大道至簡」的高手背後隐藏有多深遠複雜的計算,有想過嗎?

老子多少年才感悟出哲學作品《道德經》,亞裡士多德多少年才寫出《倫理學》《工具論》。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9

因此,對年輕人來說,盲目模仿大道至簡是種無知,沒有任何意義,而且對自己的晶體智力存儲與認知的疊代沒有任何幫助。

它帶來的結果就是:

你的晶體智力存儲的知識都是皮毛,讓你做決策每次都出現偏差;所以,我們應該先「馭繁」,那「馭繁」的過程是什麼樣呢?具體就是對IPO的理解:

1)Input 輸入

2)Process 加工

3)Output輸出

  • 先說前者:

從現實場景切入,你接受到一個棘手問題首先會非常頭疼,原因是超越認知外極為複雜,要求你對零散數據,關鍵人帶來的信息源進行篩選進而整合。

這個過程會消耗腦力,但能讓你在「專業技能」「通用能力」「認知能力」均得到提升。

舉個例子:

從行動的角度,我一般學到某個知識點(I),我會去思考它與其他知識點的聯系(P),然後用自己的話把它表述出來,最好能把它相關的前置知識也講清楚。

但有個非常重要維度是,要保證輸入信息的「權威可驗證真實性」。

我在做市場洞察時,找信息源方面就比較注意數據;在做品牌營銷時,往往會考慮跨界的玩法,這些都屬于新舊的融合。

  • 再說中間:

加工的核心是你對學習的知識結果的綜合「調度」,主要表現在「新舊知識」的結合後使用。

它讓你會有重新的視角出發再看「曾經遇到的棘手問題」;并且提升視角來分析它。

如果缺乏中間這一步,你可能單純的隻是把别人提供給你的信息源複述一遍;意義并不大充其量做到「知道自己知道」,并沒有真正的掌握。

譬如:我見過很多做市場營銷的朋友,他們工作7-8年依然沒有全新台階邁出。

換句話說,自己在垂直技能上已經夠用,需要打磨自身更系統的學科底層知識的認知經驗,如果再去學習市場已有的「方法論」,實則意義不大。

  • 最後輸出:

它分為主線與支線兩部分;前者隻是停留在腦中的東西很容易被忘記,當然我也并不是強調你要把它寫出來,假設擁有時間,那也是不錯選擇。後者相對而言我把它總結為「三果」,即:

1)結果,代表完成任務

2)效果,比上次有什麼改進

3)成果,通過灰度問題自身取得什麼進步

我把這套循環稱之為「結網式成長」,所有的工具與認知都是為人的大腦決策做服務的;我經常說過一句話,大腦用來思考,并不是存儲的。

那在此過程中有哪些思考是能幫助我們以繁馭簡呢?保持執行不會偏差呢?我把它總結為「灰度執行」。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10

04.灰度快跑

很多時候,彩色認知通過IPO的過程後給我帶來的結果是「掌握關鍵信息更多」,可執行還是黑白中間灰色的,為什麼?

原因在于黑白是确定關系屬于大方向,灰代表不确定性因素居多,但也要行動;譬如,預算100萬我要做一份social營銷;做與不做是黑白,效果如何是灰色。

那如何不被「大道至簡」影響問題解決能力呢?灰色執行前,我這裡有三個常用指令或許能夠幫助你:

  • 1)複述提煉整合

你首先要發現隻要涉及複雜問題,就一定會「擴充知識邊界」,當然此場景在其他方面也有效,如聽課,工作學習技能,新經驗等。

最要緊的是不管誰給你提供的信息,一定要「複述」,我一般有個較好的習慣為「開會後必做筆記」,閱讀後必須寫出來。

一方面有效拓寬認知空間,強迫你用大腦記憶,另一方面從這些東西裡能提煉出最核心的是什麼。

我做social營銷之前會看很多案例,事實上很多東西都是無用的,最重要的是創意與時間節點安排;然後我就會把衆多競品的全拿出來,這樣我能從更高角度鳥瞰它。

  • 2)減少過程偏差

當你面臨灰度問題時,基本任務是讓過程正确,若團隊行動,灰度的核心是能掌握多少個人直覺或最終決策人的依據是哪些;為避免陷阱與錯誤,我經常會問三個問題:

1)所有不确定性有哪些?;2)這些不确定性是否有已知解決路徑;3)我有無備選方案,然後結合三者做決策樹(decision tree)。

舉個例子:

我現在在超市買了一個西瓜,但不确定是否保熟,他的特點是紋理清晰,根蒂挺硬并且彈上去發出铛铛脆響的聲音,那你會如何決策呢?

準确而言若沒有數據支撐那就是經驗理論,它可能表現的判斷标準為:1)是否根據根蒂,色澤判斷;2)能夠根據觸感是硬滑還是軟黏判斷;當然這隻是種比喻,應用到現實中我通常習慣用「經驗」推論,如找到資深人事請教等。

3)第三視角保持靈活

我們要接受「理念世界」的簡單規則與現實世界的「複雜變化」,因此不能動不動就以成型的「模型」去判斷一件事。

比如張一鳴的「互聯網八股文」,一篇平常心做平常事,就可以讓你忽略掉很多有效力量。

也就說,你需要延時判斷,吸收更多第三視角帶來的反饋,進而讓時間去發酵一個觀點乃至假設;因為一旦時間足夠,人就能冷靜下來觀察更深層次本質的東西。

再者我還有個習慣叫做「批判」,它建立在分析之上。

比如這個品牌創意火的具體原因是什麼?我會給它建立模型,進行「演繹」;它屬于哪種現象,是抓住用戶的哪些心理,我如果這樣行動結果到底怎麼樣等?

大道理聽多了會如何(認知大道至簡對嗎)11

所以,我想告訴你:

你不覺得「大道至簡」對年輕人很可怕嗎?我們應該追求,搞明白、搞清楚事物的本來面貌,而不是讓事物去強行匹配自己頭腦裡已經形成的心智模式。

簡化處理的IPO模型,不僅不會讓你認識到事物的本質,而且會因為你的“思維懶惰”而喪失觸及本質的關鍵信息,頭腦中形成特别多無用的概念,不是嗎?

總結一下:

隻有認知極繁,才能掌握「大道至簡」。

大道背後是無形,能将無形的東西進行簡化是需要時間與眼界的沉澱,這就好比工作中,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等你真正掌握某個技能時,自然可以用簡潔的語言深入本質的直擊核心。

可在不會時說至簡有什麼用?不還是聽過很多道理,卻無法執行,别讓大道至簡毀了你,思考下不是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