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雅迪e7li深度評測

雅迪e7li深度評測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9:03:12

雅迪在今年發布會上推出了缤鑽版E7Li車型,這款車型一經發布也是受到了用戶的廣泛關注,經過了一個月的實際體驗,中關村在線電動車頻道也為大家帶來了雅迪E7Li的相應評測内容。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

這裡需要說明一點,筆者本次拿到雅迪E7Li樣車時恰逢衆籌階段,車輛暫未正式量産,所以工程樣車在電池上與量産版車型存在些許差異(主要集中在電池數據與車輛中控的匹配上,不會對續航和動力性能造成影響),但其它方面與量産版車型無異。

●喜提雅迪E7Li 第一次近距離感受

筆者第一次看到雅迪E7Li是在發布會上,但由于現場并未設置體驗環節,所以本次提車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初識。

提車地點位于北京房山區六環外的一個經銷商倉庫,根據經銷商大哥的介紹,這台車是真正意義上北京地區第一輛雅迪E7Li,所以車子到的時候他也實際感受了一下,整體感覺不錯,車子的品質配得上六千元的售價。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

六環外倉庫喜提北京首台雅迪E7Li

雖然筆者不是第一次見到E7Li的真容,但在自然狀态下看到的樣子和在聚光燈照射的舞台上完全不是一個狀态。實際上,筆者認為雅迪E7Li在自然光線下看上去更加通透,車輛的白色外殼有一種“瓷感”,用手敲擊也能明顯感覺到塑件厚度和質量都遠超一般大路貨,看來缤鑽版的品質提升至少在外殼上部分兌現了此前的宣傳。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

塑件和車燈都給人一種通透的視覺效果

除了外殼,E7Li的車燈部分也給筆者一種更加通透的質感。雅迪在之前的宣傳中提到了車燈材質使用了德國拜耳的抗紫外線PC原料,雖然肉眼看不出燈殼的材料究竟是什麼,但那種通透明亮的既視感甚至有一種超白玻璃的感覺。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4

雅迪E7Li給人一種皮實的感覺

從視覺效果來看,雅迪E7Li無論是後視鏡杆、車撐、液壓減震彈簧還是後平叉,都有一種粗壯的感覺,粗壯在某些方面就代表着結實耐用,代表着車子的品質。還未試車,雅迪E7Li就能讓人感覺很踏實。

現場試了一下車,沒有什麼問題,筆者就開始返程之旅,這也成為了雅迪E7Li的首次路測。

筆者早晨提車時從中關村地鐵站出發,地鐵全程居然有31站,耗時兩個小時才抵達倉庫。筆者使用百度地圖粗略估算,如果騎行回公司,全程将超過50Km。由于筆者并不清楚新車剩餘電量(經銷商大哥并未提前給車輛充電,電量顯示雖然滿格,但尚未驗證準确性),所以出發前先向公司同事報備了行進路線,如果半路沒電請速來支援。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5

全程50Km的漫漫返程路

第一次發車,恰好還是在六環外這種車少人少的路段,趁着電量還充足,就先使用GPS對車速表進行一下校對。實測發現,雅迪E7Li車速表相比GPS測速誤差在14%左右,當車速表顯示35Km/h時,GPS實測速度為31.26Km/h,在其它速度下的誤差水平也基本相當。當然,車速存在誤差在電動車中也并不是什麼新鮮事兒,筆者之前測試的多款車型平均誤差都在20%以上。

最大車速方面,雅迪E7Li實測(GPS測速,Sport檔位)能夠達到39Km/h左右,這與之前官方标稱的40Km/h非常接近。為了保證安全,最高車速行駛也隻保持了一分鐘,之後便按照25Km/h左右的安全速度向中關村進發。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6

後期利用馬路牙子模拟彈坑路減震體驗

由于郊外路段路況情況普遍較差,局部路段堪比“彈坑路”,這也充分考驗了E7Li的減震性能。在這樣的路面狀況下,“紮馬步”的騎行姿勢肯定是必備,不過筆者幾個馬步紮下來,感覺E7Li在減震方面的表現比預期更加出色,川南液壓前後減震加長的沖程有效緩解了颠簸路面給騎手帶來的沖擊,後程筆者直接恢複到了正常的騎行姿勢通過了這一小段的糟糕路面。

在通過“彈坑路”時還發生了一點小意外,筆者開始車速較快,進入坑窪路段後輪胎卷起了碎石擊中了車輛外殼,還稍稍蹭到了底盤。原以為車輛會因此受損,最起碼也得是出現掉漆或者劃痕,會對之後的拍攝造成不利影響,但之後筆者用抹布擦拭之後發現,車體上幾乎沒有留下痕迹,擦掉表面的灰塵後外殼依舊光亮如新。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7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8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9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0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1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2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3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4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5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6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7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8

在路口等紅燈時,旁邊一位小牛車主主動和筆者搭話,詢問這是雅迪的什麼車型,感覺外觀設計很耐看,車型設計也挺時尚的。這種“自帶流量”的表現勝過任何對于外觀的描述,奉上一組筆者後期拍的美圖,方便大家重新認識一下雅迪E7Li的時尚顔值。

上文中提到筆者喊了公司同事随時準備道路救援,不過最終筆者還是完成了50Km左右的全程。由于雅迪E7Li電量顯示采用了“格子”表示,且出發時剩餘電量未知,所以筆者也很難以此衡量E7Li的續航水平,不過至少單程50Km還是很有保證的。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19

電量格子很難精确反映剩餘電量的真實狀況

抵達公司後,筆者将E7Li電池充電一整夜,以确保電池充滿。這裡需要介紹一下雅迪E7Li的充電器,它輸出功率240W,4A的輸出電流基本上保證了電池理論上能夠在5個小時充滿。此外,E7Li充電器采取了主動散熱的方式,有助于避免充電器過熱。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0

雅迪E7Li标配充電器

第二天上午11時左右,筆者從中關村地鐵站出發開始了全程GPS記錄的極限續航測試環節。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1

測試全程絕大部分為柏油鋪裝路面

為了真實模拟大部分用戶的日常騎行習慣,測試者體重75Kg,測試過程将平均車速控制在25Km/h左右,部分擁堵路段車速較低,起步刹車頻繁,而郊區路段車速較高,基本保持在30-35Km/h範圍内,測試時段室外氣溫38℃左右,全程柏油鋪裝路面行駛。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2

使用行者APP記錄第二次路測全程數據

根據行者APP記錄的數據,測試過程中上坡路段占比18.7%,下坡路段占比20.6%(爬坡主要集中在郊外淺山區路段),海拔範圍47.9m-172m。值得注意的是,手機GPS對于海拔的測量誤差遠大于速度和距離,所以全程海拔落差并不作為影響本次續航的重要參考因素。

實測結果,雅迪E7Li在滿電狀态下實測續航裡程為85.31Km,測試曆時3小時33分鐘(不含類似等待紅綠燈的時間),過程最高時速34.87Km/h,平均速度23.96Km/h。可見筆者昨日提車時也隻是發揮了E7Li續航的60%而已。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3

第二次路測車速曲線

通常情況下,60V 20Ah搭配800W電機的一般續航裡程在60-70Km左右。E7Li能夠達到85Km的實際續航裡程,表現令人驚喜,E7Li在锂電池的輕量化和GTR電機的高效對于續航能力提升有着突出貢獻。

在前兩次路測中,筆者更多是熟悉了車況,并對車輛的續航進行了完整測試,但車輛在加速、爬坡、制動等等方面的表現依舊缺乏數據支撐,單純的主觀描述顯然不夠嚴謹,隻有數據才能最真實直觀地反映問題。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4

雅迪E7Li測試成績一覽

在性能測試方面,筆者沿用了此前的測試标準,最大限度避免外部因素對實測數據帶來的影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測試場地是戶外環境,環境溫度可能是測試中最大的變量因素。

測試加速性能,筆者挑選了一段鮮有車輛行人經過的路段,劃定50m的測試長度,以最大動力輸出起步,測試三次取平均值,以完成50m測試用時衡量車輛在加速方面的能力。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5

E7Li采用了雅迪自主開發的GTR電機

實測結果顯示,雅迪E7Li平均用時7.58s,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此前測試的多款1200W功率車型,可見GTR電機在動力輸出方面的确有着更出色的表現。筆者在加速測試中,前半程車輛動力輸出相當強勁,并且加速過程沒有明顯段落感,後半程加速更加平穩,最終沖線時車速臨近最高車速。

在爬坡測試中,筆者選擇了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過街天橋,這幾乎也是一般用戶實際生活中面臨的最大爬坡(坡度比一般地庫更大)。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6

爬坡測試場地為5°上坡的過街天橋

過街天橋上坡全長53m,實測坡度8.75%(仰角5°),騎手與乘客體重合計170Kg左右,同樣取三次測試結果平均值。實測顯示,ECO檔位下E7Li載重爬坡平均用時13.90s,Sport檔位平均用時13.84s,這樣的成績已經可以媲美很多1200W功率車型,考慮到E7Li使用的GTR電機标稱功率僅為800W,雅迪GTR電機的爬坡性能可見一斑。

很多用戶在日常騎行過程中,30Km/h已經是較快的車速了,所以制動測試也選擇此速度為基準車速。測試前将胎壓調整至輪胎推薦壓力值,測試三次取平均,計算平均刹車距離。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7

緊急制動車輛狀态非常穩定

實測結果顯示,E7Li制動平均距離為4.69m,而新國标中對于電動自行車的刹車要求則是在25Km/h幹态下前後同時制動距離≤7m,這樣的測試表現遠好于國标中的要求。同時,E7Li在緊急制動中沒有出現側滑現象,前減震“壓頭”有效緩解了對于騎手手腕部的沖擊,整體表現非常穩定。

在經曆了三次路測以及中間各種早晚高峰的騎行,筆者也更加全面地了解了雅迪E7Li的騎行體驗。

騎行舒适度方面,雅迪E7Li表現可圈可點。階梯式的座墊設計給予騎手更大的支撐面積,整體雖然保持了一個向下的傾斜角度,但得益于汽車級四向拉伸的阿基裡斯皮革材料提供了充足的摩擦力,騎手并不會因為這些向下的傾斜角度而向下滑動,可以長時間保持一個舒适的騎行姿态。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8

雅迪E7Li座墊軟硬适中且騎手不易出現滑動

另外,軟硬适中的座墊給騎手帶來的充足的支撐力,同時在颠簸路段下配合減震給騎手帶來良好的緩沖。如果載人騎行的話,後座空間也保留了充足的餘量,配合座桶兩側可折疊的支腳,乘客也能夠保持一個相對自然舒适的姿态。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29

加長沖程的川南液壓減震系統

說到減震,筆者還是要表揚一下E7Li采用的川南液壓前後減震系統。加長的沖程雖然給人一種“軟綿綿”的感覺,但在颠簸路段下,偏軟的調教有效緩沖了車輪的上下震動,雖然還做不到如履平地,但也不會颠到雙手發麻。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0

前後碟刹穩定且安靜

雅迪E7Li給人另外一個深刻的印象就是安靜。通常電動車的噪音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行駛過程中電機的噪音,另一方面就是碟刹優于裝配等等的問題出現磨碟的噪音。雅迪對GTR電機進行了相當深入的優化,行駛過程中噪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對置雙缸碟刹系統最大限度避免了磨碟現象的發生,自然也不會出現那種摩擦的噪音。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1

踏闆空間對于男性用戶來說都綽綽有餘

對于長距離騎行來說,保持身體各部位都處在一個自然放松的狀态能夠有效緩解疲勞。E7Li腳踏部位空間非常寬裕,即便是身材較為高大的男性用戶也不會感到局促。筆者身高180cm,在騎行中腿和腳依然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可以活動放松,即便腳下再放一個背包也是綽綽有餘。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2

用戶可以輕松找到一個自然舒适的騎行姿勢

另外,E7Li整車也采用了人體工程學的構造,整車高度、座桶高度、車把寬度、座桶與車把距離等在設計上都充分考慮了用戶的實際體驗,筆者找來幾位身高相差較大的同事體驗了一下,大家都能非常容易地找到一個自然舒适的騎行姿勢。

總而言之,雅迪E7Li很多時候都能夠給人帶來一種騎行的愉悅感,電動車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代步工具,它完全能夠融入到城市生活中,成為用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筆者在一周的騎行體驗中,也碰到了不少的意外,這裡也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下。

在提車時被車輪卷起的石塊擊中前文中已經說過了,至于蹭底盤的事兒,是筆者騎車從馬路牙子上下來時沒有控制好車速導緻的。一般來說,如果從馬路牙子上慢慢下來,E7Li的底盤高度并不至于被蹭到,但如果車速稍快,前減震壓縮将導緻底盤剮蹭甚至磕碰,這一點需要大家注意。不過好在并沒有對車輛外觀造成破壞,否則之後的拍攝将很難進行。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3

馬路牙子容易刮擦車輛底盤

實際上,大家也能從圖片中看到車輛側面有碰撞刮擦的痕迹,這是在騎行時與側方而來的三輪車發生了擦碰留下的痕迹。得益于雅迪E7Li車身外殼采用的高品質塑件,撞擊也僅僅隻是留下了一些三輪車上油漆的痕迹,E7Li的車身并未出現破損的情況。

另外,筆者在騎行中還不小心壓到了碎玻璃渣子,一般來說這種鋒利物體有可能會損傷輪胎甚至引發爆胎。雅迪E7Li前後均采用了正新品牌的真空輪胎,碎玻璃很難對厚實的胎面造成損傷。

暴雨沖刷後煥然一新的車身

在日常騎行體驗過程中恰逢北京入夏以來最大一場雨,由于E7Li支持整車防水,所以筆者也并沒有對車輛做任何的遮蓋,并趁機沖刷一下車身的浮塵。雨停後車子煥然一新,正常啟動沒有任何問題,座桶内部和電池倉也沒有任何進水的迹象,控制面闆也沒有因為淋雨而出現異常。反觀筆者之前的座駕,P檔已經因為淋雨出現了失靈的現象,電池倉也有進水的痕迹。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4

完全不懼暴雨的E7Li前面闆

降雨期間筆者并沒有将車輛推離車場,由于地勢低窪的原因,車場在一夜暴雨之後積水嚴重,後輪電機浸沒大半。待積水退去一些後,筆者趕忙去查看車輛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5

電機被路邊積水浸泡了一整夜(水勢已退)

為了測試一夜的浸泡後車輛能否正常行駛,筆者也是上路進行了測試。由于道路積水較為嚴重,部分路段也是涉水騎行,車子駛過激起水花四濺,動力輸出完全沒有受到雨水的影響。

雅迪E7Li涉水測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筆者的粗心,将充電器遺忘在了腳踏闆處,雨水也從風扇口進到了充電器内部。本以為充電器就會因此報廢,但筆者向雅迪工程人員咨詢之後得知,E7Li充電器同樣支持防水,所以隻要将水排除後晾幹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之後的使用也驗證了這一說法,現在充電器還能正常工作,在防水上筆者一定要給雅迪E7Li點贊。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6

大燈在連日大雨中也并沒有出現進水或者水霧凝結的現象

在随後幾天的騎行中,雅迪E7Li車燈内部也沒有出現水霧凝結,這說明E7Li在車燈的防霧和密封性上都做的非常到位,看來IPX7的防水絕不是說說而已。

不過,雨天騎行對于刹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雨天路滑,但E7Li制動相當穩定,緊急制動下後輪抱死,但車輛并沒有出現側滑跑偏的情況。

當然,雅迪E7Li也有一些令筆者不是很滿意的地方,例如轉向燈功能。E7Li的轉向燈開啟後,雖然在儀表盤上有燈光閃爍,但并沒有提示音。在正午騎行是筆者開啟轉向燈後忘記關閉,加上強光刺眼也并沒有注意到儀表盤的顯示,直到一位摩友提示才發現。這裡筆者還是建議雅迪考慮增加提示音的功能。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7

乘客腳踏建議采用彈出式設計

對于乘客的腳踏,E7Li需要手動扳開,如果換做彈出式的腳踏,隻需用腳輕磕就能讓腳踏自動彈出,顯然更加方便。這裡也是建議雅迪在後續車型中考慮升級。

至于車速表誤差的問題,這在電動車中普遍存在,但筆者還是希望廠商能夠重視一下這個問題,讓用戶對于當前車速有一個準确的概念。而在電量顯示上,筆者也是建議雅迪換用更加精确的百分比顯示方式來取代傳統的格子表示方式,同時提升電量估算的精度,方便用戶準确判斷剩餘續航裡程。

鑒于雅迪E7Li整體的高品質,筆者也在獲得了雅迪方面同意并預知潛在安全風險的情況下對E7Li進行了更加暴力的測試。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8

将車輛側闆和前面闆拆下露出走線和車架

首先筆者拆下了E7Li的前面闆,可以看到内部井然有序的排線和黑色車架,筆者嘗試用扳手敲擊車架鋼管,表面雖然出現了撞擊痕迹,但表面漆膜并未脫落,即便用螺絲刀和扳手對其進行刮擦敲擊,表面漆膜也并沒有輕易被破壞。在敲擊過程中也能感受到E7Li車架要比一般車型更加厚實,漆膜也更加厚實,沒有看到毛刺或者其它的表面缺陷。

内部的線纜也引起了筆者的興趣。這并不是筆者第一次拆車,所以對電動車内部的走線還是有一定的了解。E7Li的線纜明顯感覺連接排布更為規整,接頭也都是用卡扣鎖死,一般颠簸也不會脫落。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39

電元器件暴力防水測試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40

電池倉防水性能極強

筆者也特意找來了一個噴壺對着裡面一通亂噴,這樣還不過瘾,打開座桶蓋,對裡面的空氣開關和電池倉也來一場傾盆暴雨,随後通電,車輛已然能夠正常運轉,沒有出現任何異常。

雅迪e7li深度評測(37項品質提升雅迪E7Li全面評測)41

在停車場與周邊三輪車發生磕碰後僅留下輕微痕迹

在車場停車時,雅迪E7Li也與周圍的三輪車發生過磕碰,不過一般的磕碰很難對E7Li的車殼造成太大的損傷,通常隻是留下一些刮擦的痕迹。

總結:

雅迪E7Li無論是外觀、細節、車輛品質還是實際性能方面都表現出了雅迪一貫的高品質,多達37項的品質提升更是讓雅迪E7Li在質保方面比同類産品多出一倍,出色的駕乘體驗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些實實在在的提升直接帶來了用戶體驗的升級,筆者已經成為了雅迪E7Li的鐵杆粉絲。

對于整個電動車行業來說,品質升級無疑是未來需要長期堅持的發展方向,E7Li或将成為雅迪全面提升産品品質的代表之作,未來更多缤鑽版車型也将會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樣化的高品質車型選擇。

想要購買的的朋友們不妨關注下天貓商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