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鉻元素的存在形态

鉻元素的存在形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11:57:10

鉻元素的存在形态(鉻與钼與原食主義)1

在目前已知的“必需礦物質”中,還剩下我們很少聽過的鉻,和更少聽過的钼。在這兩種極微量礦物質身上,也許我們還能找到一點與健康有關的啟示。

鉻——糖尿病的另一塊拼圖

人體内大約含4~6mg的鉻,主要集中在腎髒、肝髒、肌肉、脾髒、胰腺、骨骼中。

鉻在人體内會參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膽固醇的代謝——血液中鉻水平低與血糖高、血脂高有一定的相關性。

事實上,人類最早(上世紀50年代)認識到鉻的重要性,就是發現它能提高被試老鼠的血糖控制能力。

關于背後的機制,營養界一直認為,是鉻會(與煙酸或氨基酸一起)形成一種叫“葡萄糖耐受因子”的化合物,從而提高人體對葡萄糖的耐受度。更深的研究發現,當胰島素分泌時,細胞會接收更多的鉻,并形成“全鉻調控蛋白”,後者會與細胞膜上的胰島素受體上的β單元結合,放大其激酶活動,(另外也會放大胰島素信号通道中其他酶的活動),最終促使細胞(更多地打開GLUT4通道從而)更多地接收血液中的葡萄糖。

還有試驗發現,鉻酸也能放大胰島素的信号;并且,不同形式的鉻還能增強胰島素受體的基因表達——這些都暗示着,鉻與胰島素敏感度有很強的關系

除此之外,(在老鼠中發現),鉻可能還會影響其他的基因表達,并維護基因的完整性。

食物來源

關于鉻目前還沒有RDA,而隻有AI(适宜攝入量):成年男性,每天35μg;女性,25μg。

鉻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中,其中肉類(尤其是内髒中的腎髒和肝髒)的含量最高(吸收利用率也最高),某些蔬菜中也有不少量的鉻——雖然具體含量仍然受到食物所由來的土壤含鉻量的影響,但相比于植物性食品,肉類(尤其是内髒)仍然是更可靠的鉻的來源。

據兩次(1999年和2003年)針對青島市售食品的鉻含量調查,豬肉中的鉻含量最高,為37~53μg/100g,牛肉是25~40μg,羊肉是10~18μg——沒有腎髒、肝髒等内髒的數據,但應該會更高。

海産品中的含量也不錯,據測定,每100g綠海苔可含有41μg的鉻;海帶,11~33μg;羊栖菜,24μg;裙帶菜,10μg。

蔬菜中,含量最高的也許是西蘭花和蘑菇,兩者都能達到16μg/100g。

其他蔬菜,還有大部分水果的鉻含量都很低。

谷物中的鉻含量也還不錯,比如100g面粉含有11~35μg的鉻,大米含有10~17μg,玉米面10~19,黃豆更有21~33……好像還挺好,但要注意兩個問題:首先是這些谷物産品的水分很少,要加工成人類能吃得下的東西,一般需要加入同等重量的水分(相當于鉻含量減半);其次,種子裡的植酸仍然會抑制鉻的吸收。

補充

但無論如何,貌似要達到AI的标準(雖然這個标準很可能過低了),仍然是輕輕松松——所以現代人沒有可能缺鉻了?

但是在一些2型糖尿病人身上,仍然會看到較低的血液鉻水平。

其中的影響因素,除了剛提到的植酸問題(如果以谷物為主食的話),還有食品的工業加工(加工程度越高越缺鉻),和糖的大量攝入(會加速人體尿出鉻)——而當鉻水平低時,身體利用葡萄糖的效率會下降,這又會促使人們攝入更多的糖……

所以,為了從鉻中收獲最大的健康益處,最好少攝入深加工食品,最好以肉類(包括内髒)為主食——不僅鉻含量最高(而且相對于植物含量更穩定),不僅沒有植酸的問題,而且:肉中富含的氨基酸還會在胃中與鉻耦合,促進其吸收(另外維生素C也能促進鉻的吸收)。(肉裡也幾乎沒有會加速鉻流失的單糖。)

每天吃500g的肉,大約能攝入75~200μg的鉻——這也許是更合适的攝入量,也許能幫助改善現代人的胰島素敏感度。

這麼多遠遠不會中毒——人體對鉻的吸收率很低,且随着攝入量的增多吸收率會極快地下降,另外人體排洩多餘鉻的效率很高——研究發現,每天補充1000μg的鉻也仍然是安全的。

钼——一點解毒功效

人體内大約含2mg的钼,其中肝髒、腎髒和骨頭中的含量最多。

钼在人體内主要是參與氧化還原反應,它通過4種金屬酶(亞硫酸氧化酶、醛氧化酶、黃嘌呤氧化酶/脫氫酶、偕胺肟還原酶),在肝髒和腎髒内輔助代謝某些化合物,比如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半胱氨酸)、一些醛類(視黃醛、吡哆醛、乙醛)、嘌呤、蝶呤、嘧啶,還有藥物中的某些成分——因此有一定的解毒功能。

【另外亞硫酸氧化酶能将亞硫酸根轉化為硫酸根——後者繼而可以轉化為PAPS(3'-磷酸腺苷-5'-磷酰硫酸),這是一種會與外源性物質結合的物質,即也有一定的解毒功效。】

食物中,豆類是钼含量最高的(黃豆可達到766μg/100g,綠豆545μg),其次是海洋蔬菜(紫菜319μg,海帶236μg),其次是根莖類蔬菜(比如紅薯有120μg/100g,白蘿蔔也有113μg),再次就是動物的肝髒、腎髒和肌肉(豬肝138μg,豬腰72μg,豬肉57μg)——谷物中的含量一般在30~50μg/100g;水果中的更少,一般不到12μg。

钼的RDA隻有45μg,所以貌似不管怎麼吃都能大大超過這個标準(食物中的钼也會受土壤含量的影響,但相比于這麼低的RDA,其影響不足挂齒——尤其是對于礦物質含量更穩定的肉類來說)……除非……

除非吃大量的加工食品——經過加工後,食物中的钼幾乎會全部流失。

原食主義

至此,我們看到在原始飲食中,(參考基于農工業飲食設定的各種“标準”——雖然我們相信其中許多是不合适的,甚至是遠遠低于實際所需的),已知的各種“必需”營養素,不僅不會缺乏,還往往補充得更方便和充分(甚至大大超過“标準”);包括某些農工業飲食者極難補充上的(比如維生素K2)……

人類對這些“必需”營養素的認識還在不斷更新,另外還有許多“非必需”的礦物質(比如硼、釩),許多其他的營養素(比如α-硫辛酸、輔酶Q10)……我們對人體營養需求的認識估計很難終結。但在那不可及的“完美知識”未來之前,至少我們可以相信:原食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可靠基礎。

少吃農業文明之後才大量出現的東西,少吃工業加工食品——這絕非要否定人類的文明成就,隻是憑借人類現有的營養學知識,我們在食物制造上還遠遠趕不上自然——就像剛開始造出來的火車還跑不過馬。

我相信人類将來能培育、設計、加工出在各種營養素上都超過原食、更能滿足人體需求的食物,但那也許還要(至少)幾百年的時間……

在那之前,我們隻有原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