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2 14:45:38

你是否也有這種經曆:同樣的距離,相差無幾的速度,有時候跑完心平氣和,有時候跑到一半就氣喘籲籲,生無可戀。小于結合自己5年來跑步經曆與3小時苦查資料,整理出了3種呼吸方法,助你從此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助你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1

1.細胞分裂法

最近我有過兩次半馬嘗試經曆,其中第一次跑到17公裡累的不行,跑不動了;第二次跑完半馬很輕松,後來又繼續跑了4公裡。根據對當時的回憶兩次主要有一點差異:第一次跑步呼吸是口鼻并用,第二次呼吸是隻用鼻子呼吸。幾年來的跑步經驗也逐漸讓我意識到,隻用鼻子呼吸長跑的确會比口鼻共同呼吸輕松很多。那麼,這個現象有什麼科學解釋嗎?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助你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2

原來這種呼吸方法叫做細胞分裂法,指的就是隻用鼻子呼吸,而不張嘴的呼吸。它是由著名日本跑步專家——鈴木清和發明,也正是借由這種呼吸方法,日本選手在2018年東京馬拉松包攬了男子前10名中6個席位。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助你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3

在隻用鼻子呼吸時,我們的運動對應的一定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消耗脂肪的比例較高。而被迫張開嘴巴呼吸時,很可能已經進入高強度的無氧運動了,此時消耗糖類的比例較高。人體的脂肪儲量非常大,而儲存的糖卻隻有幾百克,所以主要消耗脂肪的呼吸跑法:隻用鼻子呼吸,能讓我們長跑堅持更長時間,但卻沒有想象中那麼累。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助你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4

應用此方法重點就在于将速度維持在幾乎不需要張開嘴巴,隻用鼻子呼吸的速度。我的這個速度是通過多次長跑摸索出來的,當然也有更簡單的方法,隻需通過跑400m就能夠檢測出來。用鼻子呼吸并開始跑步,慢慢加速直到快要必須張開嘴喘氣的速度,這個速度就是你的細胞分裂呼吸法對應的跑步速度。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測試時鼻子呼吸的節奏應該是四步一吸,四步一呼:先跑四步吸氣,即“吸、吸、吸、吸”,再跑四步吐氣,即“吐、吐、吐、吐”。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助你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5

剛開始用細胞分裂呼吸法你的跑步速度可能非常慢,但不要急,經過長時間的鍛煉就能夠越跑越輕松,越跑越快,而且這種呼吸方法能夠節約糖原消耗脂肪,也就是會更明顯的越跑越苗條哦~

2.腹式呼吸

或許你嘗試嘗試了幾次細胞分裂呼吸法後完全無法容忍自己跑步的“龜速”,這時你可能要注意下,你在跑步的時候用“腹式呼吸”了麼?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助你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6

正常深呼吸有兩種方式,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其中腹式呼吸就是一種呼吸效率更高且适合慢跑的深層呼吸方式。腹式呼吸能将代謝後的二氧化碳更徹底地排出,同時也增加吸氣時的容量,讓吸入的氧氣深入肺泡,提升血氧交換的效率。那麼,怎麼判斷我們進行的是胸式呼吸還是肺式呼吸呢?

胸式呼吸:吸氣時胸部和腹部收緊呼氣鼓起

腹式呼吸: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收緊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助你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7

如果你之前跑用的是胸式呼吸,改成腹式呼吸搭配細胞分裂呼吸法,你的耐力很可能會上升一大截!

3.韻律呼吸法

你是否有過岔氣經曆呢?是不是特别痛苦,直接影響了自己跑步的距離。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助你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8

再仔細回憶一下,你的岔氣是不是大多數都在同一側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跑步呼吸的方式很可能和小于一樣有點小問題哦。

根據《跑步時該如何呼吸》這本書中介紹,當你的腳落在地面上,沖擊應力是你體重的2至3倍,而當你的腳落地于呼氣開始階段時,沖擊壓力是最大的。長時間保持呼氣開始階段對應同一隻腳落地,也就容易導緻單側岔氣,嚴重可能造成受傷。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助你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9

我們平時應用最多的可能是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者三步一吸,三步一呼。如果你也是如此,下次跑步時可以仔細觀察下自己,是不是每次呼氣起始階段對應的都是同一隻腳落地。

根據書中建議,我們可以嘗試應用韻律呼吸法——三步一吸,兩步一呼。應用這種方法你會發現呼氣起始階段對應的落地腳是交替的,同時對身體的沖擊力也就分擔到身體兩側了。當跑步速度加快時也可以改成兩步一吸,一步一呼或者一步一吸,一步一呼。

長跑放松的正确方法(助你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10

這個方法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單側岔氣,當然想完全避免岔氣還要注意運動要提前熱身,不要飯後短時間内運動,跑步過程中适當補水等等。

以上就是我跑步過程中受益最大的三種呼吸方法,也願你嘗試後能夠從此長跑不喘不累不受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