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過花甲之年的攝影師吳強拿着相機,背着雙肩包,長衣長褲運動鞋,在胡同裡對着灰磚牆、老槐樹、老街坊按着快門,像一位來京逛胡同的遊客,“您幾位乘涼呐?這片兒胡同就咱三條古樹多。”若不是一口地道的京腔,旁人大概看不出,她是名副其實的老北京人,自幼出生和生活在東城區北新橋扁擔胡同;後來工作在王府井大街菜廠胡同;自1989年進入東城區宣傳部,又紮根錢糧胡同,用她自己的話說,“這一輩子都繞着胡同轉悠”。
今天(9月20日),在史家胡同博物館,主題為《昔日朝陽門南小街》的吳強攝影作品展開展。随着4名工作人員将兩卷由320張彩色照片、長達30米的卷軸打開,從東城區南小街附近趕來的老街坊們一下子圍了上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将時間拉回到18年前。
2019年8月2日,東城區朝陽南小街,67歲的胡同女攝影師吳強手拿南小街改造前的照片。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老街坊看照片憶往事
“福江餃子館兒,你還記着這兒嗎,咱倆沒結婚時候,有一年,三十兒前一天在這兒吃的。”一位先生拉着愛人回憶起往事,巨幅卷軸上,是2001年朝陽門南小街的街貌。聽到館子名兒,旁邊一位老先生插話了,“這家我也常去,老闆是一年輕小夥子,大高個兒,特能聊。現在不開了,那地方成了一個驢肉火燒店。”
“這兒,這兒,這不我家那胡同兒嗎,這報刊亭,孩子小時候我就跟這兒給他買畫報,也不知道他還記不記得,這我都要拍下來發給他。”“以前坐24路公交車上下班,天天打這兒過,但過去沒工夫留意,現在這一看,那會兒街邊還真是熱鬧。”街坊們圍着卷軸你一言我一語閑聊,邊看邊用手機拍,之前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都曾因住過南小街熟悉起來。
2019年8月2日,東城區東四三條,67歲的胡同女攝影師吳強在進行創作。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博物館室内展廳裡,40幅照片展示了南小街附近拆遷之前居民們的生活風貌。2002年,侯佑蘭和同事們在竹竿胡同的竹竿社區居委會辦公室門口留下一張合影,她們身後是一排低矮的平房。2019年,照片上的幾個人在新竹竿社區居委會門前相聚,同樣的站位,相同的攝影師,一張珍貴的對比照片,侯佑蘭濕了眼眶。“老照片什麼時候拍的我已經不記得了,新照片裡一位老姐妹已經來不了了,謝謝吳強老師這麼有心,給我們留下記憶。”
背着相機走街串巷
吳強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19歲時進入雙葉毛衣襯衫廠成為一名女工,一幹就是13年。直到80年代初,身邊有人玩兒起了照相機,她的世界才被徹底打開,走上了自學攝影的道路。1983年,吳強在《北京晚報》上發表第一幅作品後,受到鼓舞,成為了一名專職攝影師。
1989年後,她調入東城區宣傳部負責攝影工作,天天拿着相機串胡同、逛四合院,哪裡有變化,何處要改造,沒有她不知道的。
8月2日,東城區東四三條,67歲的胡同女攝影師吳強在進行創作時與一隻貓不期而遇。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數以萬張的老照片,記錄了東城區30年來的變遷,從老百姓的柴米油鹽日常生活,到基層政府日新月異的管理變革,吳強和她的照相機成為見證者。2007年,吳強退休,但背着相機串胡同的生活,并沒有因此終止。
冬天午後出門, 夏天趁早上街,一輛電動自行車陪着她走街串巷,範圍從過去的東城區擴大到二環内大部分地區。得信兒哪裡要拆遷,她會起早貪黑連續去幾天,記錄下建築和胡同最後的風貌,“一定要趕大清早兒,睡眼惺忪的居民排隊上廁所,拎着缸子在院裡刷牙。”
幾年後,同一區域改造完,她再去捕捉一幅新畫面, 或許還能遇到當時照片裡的老街坊。
“你這見天拿着相機拍胡同,老在這邊轉悠,還能拍出新東西嗎?”這個問題,吳強被老街坊們問了很多次,但在她看來,一樣的灰磚青瓦下,同一處院門口,上次去拍到的也許是老北京大爺,這回遇見的就是新北京青年。
8月的北京悶熱難耐,不過,居住在東城區東四三條胡同的人們能享受到難得的清涼,胡同自西向東二十幾棵古槐樹連綿成天然的“納涼棚”。午覺後,街坊四鄰們樹下長凳一坐,喝茶聊天扇着蒲扇。
9月20日在史家胡同博物館,主題為《昔日朝陽門南小街》的吳強攝影作品展開展。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新京報記者跟着吳強在胡同裡邊走邊聊,院牆上一隻優哉遊哉的貓吸引了她的鏡頭。“您這兒拍什麼呢?”一位身材高大的膀爺朝吳強打招呼,“就您對面兒那院兒,九爺府,清朝的王爺府。不過現在不對外開放了,您想看可以去恭親王府逛逛。”
“您幾位乘涼呐?這片兒胡同就咱三條古樹多。”吳強放下手中的相機和膀爺打着招呼。
膀爺樂了,“嘿,可不是嗎,看來您不是遊客。”
“你看那個老人”,話音剛落,她三步并兩步地跟上一名頭發花白的老人,老人弓着腰雙手背後托着背上背着的一個小姑娘,一隻手上還拿着蒲扇,時不時地搖動拍在小姑娘的背上。為了捕捉到一個完整蒲扇畫面,吳強矯健地跨上路邊一米多高的花池台兒,拍下這祖孫倆在樹蔭下遠去的背影。“這是多好的祖孫情照片,尤其老人給孩子扇扇子。”
竹竿社區居委會門前照相的女士們拿到了珍貴的照片。 新京報記者李木易 攝
鏡頭記錄城市變遷
随着城市發展,胡同越來越少,馬路越來越寬。胡同裡原來停放的自行車少了,汽車越來越多。老街坊們有的搬進了新樓房,更多的年輕人搬到了胡同裡,其中有不少外國人。
吳強用相機記錄着,快遞車、送餐車、豪華跑車,在胡同裡交織相會;飯店裡的服務員,藍眼睛的文藝青年,畢業不久的大學生,成了胡同的新租客;環衛工人坐台階上将就一口午飯,熱戀中的小情侶在角落忘情擁吻。
有時候被拍攝者看到鏡頭後并不友好,怒斥一聲“别拍了”、“拍什麼拍”,吳強不争,自然離開,或者在對方要求下删除照片,“本來就是想最自然地記錄,不強求。”
不過多數人見到她還是樂呵呵的,似乎也習慣了有人捕捉他們的生活,老街坊們有時候要求看看她相機裡的照片,讨要一兩張,或者是不好意思地說,“這張太醜,删了吧”。
今年3月,吳強在東四八條遇見一個用自行車拉着廚具餐具、針頭線腦兒邊走邊吆喝的小商販,黃昏下,路邊一位老人瞧着這些雜貨目不轉睛。吳強按下快門,自己也感歎“串胡同這麼多年,這一景兒真的是好久沒有見到了。”
吳強經常整理圖片庫,看着記錄下的北京胡同,驚喜之餘滿是自豪。胡同攝影需要時間,今天看起來平淡無奇的照片,将來可能會成為時代的印記,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故事。“以前拍胡同是我的工作,現在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了,隻要身體狀态良好,我會一直堅持拍下去。”
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編輯 李劼 校對 劉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