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漢字書寫規則及口訣?一年級,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小學生漢字書寫規則及口訣?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 寫字姿勢口訣一年級
人正:頭正身直,雙足宜平。
導語:寫字的正确坐姿就要身子坐直、背挺,腳平放在桌下,頭也要放正不能歪着頭寫字。書寫正:臂開簿正,書寫三一。導語:寫字時雙臂略開,本子要放正,在寫字時還要注意保持眼離本子一尺、胸離桌子一拳、手指離筆尖一寸。
心正:心靜氣平,全神貫注。
導語:寫字前要心平氣和、不急不躁、聚精會神、專心緻志,這樣才能寫好字。握筆正:食按拇*,中指相抵。導語:食指按住筆的上部拇指從左側*壓住筆杆,兩指夾住筆杆,再由中指抵住,筆杆與紙面成45。—60。角。
(二)基本筆畫口訣斜點:腹平背圓,像片蒜瓣。
例字:小、寶、悅、新、心
導語:點的寫法為從左上向右下行筆,收筆時作頓,形狀應為頭略尖、背圓、腹平、整體豐滿,像片大蒜的蒜瓣。
長橫:先重後輕,收筆略按。
例字:土、下、一、上、生
導語:寫長橫時起筆時先重後輕,行筆略向上斜(約5。)右邊比左邊略高一些,頓筆藏鋒與左基本平衡。
垂露豎:逆鋒輕行,末似水珠。
例字:木、陽、來、仁、末
導語:起筆似寫斜點,然後轉向徑直向下筆畫末端頓筆回鋒收筆,形如垂挂的露珠。
懸針豎:順勢出鋒,形如針端。
例字:中、州、布、常、神、
導語:起筆與垂露豎一樣,到收筆随着筆的提起,順勢出鋒收筆,形如懸挂的鋼針。
長撇:右頓左行,漸行漸提。
例字:大、人、九、今、春
導語:起筆先向右作頓,然後提筆向左下作弧形運行,收筆筆順勢提起,出鋒撇出。
豎撇:上豎下撇,力足勢圓。
例字:月、戶、虎、廠、胡
導語:豎撇的上半部分為豎,到下半部分處再為撇狀成弧形,豎與撇過渡自然圓滑。
二年級
斜捺:先輕後重,形如大刀。 例字:林令命大界
導語:斜捺寫的時候力量由輕到重逐漸用力,到捺筆末端頓一下,平拉出鋒。
平捺:一波三折,出鋒輕快。 例字:這達途迷過
導語:平捺的姿态像波浪,先起後伏再平起,出鋒時要輕快。
橫折:先折後頓,轉彎緩行。 例字:國各寫的弓
導語:橫豎的轉折處應寫得有提按,轉寫豎筆時筆更重,略呈橫細豎粗狀。
橫鈎:平行右頓,左下出鈎。 例字:甯寶它宋字
導語:起筆為橫,到鈎略向右下頓,再略回筆向左下出鈎。
豎鈎:順筆而下,斜頓回鈎。 例字:到事寺水讨
導語:起筆如豎必須垂直,到底部斜着向左下方略頓,然後略回筆向左上方出鈎。
卧鈎:露鋒斜彎,頓鈎向上。 例字:心忽惡忍悉
導語:起筆露鋒,斜着向右下運筆,然後平着向右,一鈎直向上。
彎鈎:頭尾垂直,背脊略駝。 例字:家好緣啄遂
導語:彎鈎的起筆與鈎出筆之處要垂直,中間行筆向右略呈弧形。
豎彎鈎:豎折彎圓,像隻浮鵝。 例字:電吧巴孔亂
導語:豎彎鈎的豎折之間為圓形,忌生硬轉折。
斜鈎:左上右下,好像彎弓。 例字:裁我武載栽
導語:如例字中的斜鈎應寫得略長,左上起筆往右下行筆,使斜鈎富有彈性、有力。
(三)漢字結構口訣三年級
獨體漢字,突出主筆。 例字:中九水之飛
導語:使獨體字重心平穩,應該找到主要筆畫,把主筆寫好,這個字重心就穩了。
相同筆畫,力求變化。 例字:其頭王皮山
導語:這類字中都有相同筆畫的出現,寫的時候要力求有變化。
橫勢趨平,豎宜垂直。 例字:直王古目平
導語:一般來說方塊漢字講究方方正正,要把漢字寫方正必須橫要平(其實長橫右邊略要高)、豎要直。
左邊有豎,撇被攔住。 例字:白自向後斤
導語:漢字中左邊有一豎攔住的,撇不應該超出豎。
左邊無豎,撇要出鋒。 例字:勻勿包旬句
導語:左邊沒有豎的,撇應該超出橫折出鋒。
上部宜緊,下部要松。 例字:集青勢養華
導語:如例字一類漢字書寫時上部筆畫較多應寫得緊湊,下部筆畫較少可略松。且絕大多數漢字都呈上緊下松狀态。
上寬下窄,像撐雨傘。 例字:賢甯昏贊費
導語:如例字一類漢字書寫時上部應為整個漢字的最寬處。
上窄下寬,像座寶塔。 例字:蓋坐基鳥馬
導語:如例字一類漢字書寫時下部應為整個漢字的最寬處。
左右兩邊,寬度相等。 例字:相如效辟助
導語:如例字一類漢字左右兩邊筆畫多少基本相等,所占空間也應相同。
四年級
左右兩邊,高低齊平。 例字:故醒校欣顧
導語:如例字一類漢字左右兩邊筆畫高低基本齊平,寫的時候長度也應相同。
左部宜緊,右部略松。 例字:勤教封翻乳
導語:如例字一類漢字書寫時左邊部分筆畫較多可寫得密一些,結構宜緊湊,右邊筆畫少可略松。
左中右字,緊緊*攏。 例字:做傲傾湖糊
導語:左中右結構字的橫都應寫得略短,避免整字過于寬闊,并要注意三部分之間高低、大小的變化。
上中下字,層層壓扁。 例字:赢鬓翼鬓膏
導語:上中下結構字的豎都應寫得略短,各部分都應寫得略扁一些避免字形過長。
上角包圍,内部超外。 例字:句局居質尿
導語:凡左上角、右上角半包圍結構的字,内部部件應略超出外部部首。
左邊豎撇,右豎略長。 例字:川邦肅州佛
導語:漢字中左邊是撇的,并且右邊有豎的,則右邊豎比左邊撇略長,收筆略低且寫成懸針。
橫中起筆,鈎對中點。 例字:方萬芳仿妨
導語:如例字方萬類字的撇要從橫的中點向下撇出,并且下面的鈎要對住上面的點(或橫的中點)呈垂直狀,以斜中求正。
框内有豎,中橫略短。 例字:裡申周重南
導語:如例字一類的漢字框内有橫又有豎的,中橫應略短一些且不連接左右兩邊的豎。
框内無豎,中橫連左。 例字:直月具縣肖
導語:如例字一類的漢字框内隻有橫無豎的,這些短橫都與左豎相連而不與右豎相接。
上肩宜開,下腳略合。 例字:南雨向而尚
導語:漢字中向下開口的框上面橫略長一些,下面兩豎向中間微*攏。
撇捺*點,上下垂直。 例字:交義齊安客
導語:這類字點的位置應該對準撇捺的交*點,上下垂直才能使整個字平穩。
橫多豎多,間距相等。 例字:重直垂麗世
導語:一個漢字中橫畫、豎畫多了,橫與橫之間豎與豎之間的距離要均勻。
最後豎筆,出鋒如針。 例字:平中舉斤巾
導語:漢字中最後一筆是豎,一般來說此豎應寫成懸針豎。
中間豎筆,末似露珠。 例字:果末不肅木
導語:漢字中豎不是最後一筆的豎,此豎一般寫成垂露豎。
橫在中間,主筆宜長。 例字:要奇華苦委
導語:長橫在一個字中間的,則長橫是主筆,應長于其他橫畫并要向左右舒展。
左邊有豎,收筆略高。 例字:值險阻佳住
導語:這類字左邊有豎,右邊部分的底橫收筆略高于豎。
(四)偏旁部首口訣五年級
偏旁在下,宜闊而短。 例字:勇勞要吊帝
導語:一般字在下作偏旁,應寫得短而闊,以載住上字。如:女力巾等。
左右偏旁,宜狹而長。 例字:勸勁好帳帽
導語:一般字在左右作偏旁,整個字則寫得狹窄一些,以與其他部相襯。如:女力巾等。
左旁末橫,改提讓右。 例字:環站犧功辣
導語:這類字的左偏旁末橫都改為提,以讓右。
左旁有捺,改點讓右。 例字:炒額斜林斌
導語:這類字左偏旁的捺要寫成點,留出空間以讓右。
豎心垂露,左低右高。 例字:惶怕恨憶惜
導語:豎心旁的點左開右合,左邊為豎點略低、右邊為斜點略高,以求變化。
言旁點豎,上下垂直。 例字:說讨語講話
導語:言字旁的豎要垂直,一豎對準點,且點與橫折之間有一定的間隙。
日作左旁,略狹偏高。 例字:明時曬昕晌
導語:日作為左偏旁應略窄宜長,上面基本與右半部齊平。
日在上下,居中略扁。 例字:早昆者昔香
導語:日在字的上面和下面部位時應居中,而且寫得寬扁一些。
空口底橫,托住右豎。 例字:口隻吐咱吃
導語:口如果為空口,底下一橫略超過右邊一豎,并托住右邊一豎。
滿口一豎,超過底橫。 例字:圓國困圖目
導語:口中有筆畫,則右邊一豎略超過底下一橫,即封口橫收筆高于右豎。
口在左側,略小偏上。 例字:呻吟喃呼吃
導語:口作左旁時,口應略小并比右邊字的中間部位略高一些。
六年級
口在右側,略大偏下。 例字:知和扣加
導語:口作右旁時,口應略大并比左邊字的中間部位略低一些。
口在字中,既扁又平。 例字:中串忠申審
導語:口在字中間,口字宜寫扁,還應該放平穩,以使整字平穩。
口在下側,坐在正中。 例字:占各咨吉合
導語:口在底部應寫在整字的正中部位,勿偏移。,
豎筆無鈎,左右撇捺。 例字:梁木染末集
導語:如例字一類漢字豎筆沒有一鈎的,則應為撇捺,不能寫成兩點。
豎筆有鈎,左右兩點。 例字:宗徐京緊禁
導語:如例字一類漢字下豎筆如果有鈎的,則應寫成兩點,不應寫成撇捺。
撇長橫短,居中豎鈎。 例字:飯餓飽饑蝕
導語:食字旁的首撇要寫得長一些,斜一些,在長撇中間略上處寫橫短鈎,豎鈎在橫鈎中間下筆。
上開下合,橫畫等分。 例字:節茂芯蘇營
導語:草字頭形狀上面寫得開一些下面寫得略合一些,且兩豎左短右長均分一橫。
字中頂撇,宜為平撇。 例字:喬千毛兵秉
導語:凡是在漢字的頂上有撇的,此撇應寫成平撇。
左耳垂露,略小偏上。 例字:陸陽陳陣随
導語:左耳旁應寫得小一些,且一豎為垂露豎。
右耳懸針,略大偏下。 例字:那邱都郁部
導語:右耳旁應寫得大一些,一豎為懸針,收筆略低。
雨頭宜扁,蓋住下面。 例字:露霧霜雪雷
導語:雨字頭應寫得略扁一些,略寬一些以蓋住下面的字。
點挑垂直,三點成弧。 例字:浙江河湖海
導語:部首三點水的第一斜點與第三挑點對直,第二斜點扁左,上下三點應成弧形,不是一直線形。
并排兩豎,左短右長。 例字:草共其業甘
導語:這類字左右兩邊都有豎的右豎要比左豎略長。
起筆垂直,撇忌平行。 例字:影衫行須形
導語:同一字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撇,垂直平行時則下面的撇起筆點從上面撇的中腹部起筆,并且各撇的起筆點要垂直,三撇筆畫力求有變化。
小學寫字教學的教學建議:(一)、姿勢與執筆
1、姿勢:頭要正,肩要平,身體微微向前傾,與桌子相距一拳。
2、執筆:手指與筆尖一寸。
3、選筆:鉛筆不能太細也不能太粗,鋼筆看畫“8”字的出水,或寫“永”字。鋼筆也不能太細。
(二)、精講精練。
1、指導:從筆畫開始,筆筆精細,個個點撥,字字對比。學會評賞,做到後一字比前一字有進步。結構平穩,行款整齊,筆畫變通,逐漸自創。
2、精講:教師要會欣賞,懂得字的優劣之處。會指導,利用好範本及字帖,眼光敏銳,以優帶劣。
3、精練:養成“書”的習慣。(書:即書寫時講求藝術效果,筆筆精心,每個字都是靜心而作,不敷衍了事,養成平心靜氣的書寫心境。)做到“提筆練字,筆筆精心”;不求數量,隻求質量;成果第一,進度其次;循序漸進,穩紮穩打;目标明确,人人得法。
附帶:寫字筆順口訣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橫豎交叉先橫,撇捺交叉先撇;
中間突出先中①,右上有點後補②;
上包下時先外③,下包上時先内④;
三框首橫末折⑤,大囗最後封底⑥。
① 中間突出的字,如“山”、“小”、“辦”、“水”、“承”等。
② 上有點的字,如“犬”、“尤”、“戈”、“龍”、“成”等。
③ 上包下的字,如“岡”、“同”、“網”、“周”、等。
④ 下包上的字,如“兇”、“畫”、“函”、“幽”等。
⑤ “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區”、“匹”、“巨”、“醫”等。
⑥ “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園”、“國”等。
一、基本規則
1、先撇後捺 : 人 八 入 風 區 兇
2、先橫後豎 : 十 王 幹
3、從上到下: 三 竟 音
4、從左到右: 理 利 禮 明 湖
5、先外後裡: 問 同 司
6、先外後裡在封口: 國 圓 園 圈
7、先中間後兩邊: 小 水
二、補充規則
1、點在上部或左上,先寫點: 衣 立 為
2、點在右上或在字裡,後寫點: 發 瓦 我
3、上右和上左包圍結構的字,先外後裡:廳 座 屋
4、左下包圍結構的字,先裡後外:遠 建 廷
5、左下右包圍結構的字,先裡後外: 兇 畫
6、左上右包圍結構的字,先外後裡: 同 用 風
7、上左下包圍結構的字,先上後裡在左下 醫 巨 匠 區
你的筆順對了嗎?
“匕”先寫撇,後寫豎彎鈎。 北
“萬”先寫橫,再寫橫折鈎,後寫撇。這樣容易把整個字寫端正。
“義”先寫點,再寫撇和捺。點在上邊或左上邊的要先寫,如“門、鬥”等;點在右邊或字裡面的要後寫,如“玉、瓦”等。“母”字的最後三筆是點、橫、點。
“及”先寫撇,再寫橫折折撇,後寫捺。這個字和“乃”字形相近,但筆順完全不同。
“火”先寫上面兩筆,即點和撇,再寫人字。
“訊”右半部分的筆順是:橫斜鈎(不是橫折彎鈎)、橫、豎(不是撇)。
“凸”第一筆先寫左上的豎,接着短橫和豎,然後寫橫折折折,最後寫下邊的長橫。
“出”先寫豎折,然後寫短豎,再寫中間從上到下的長豎,最後是豎折和短豎。
“貫”上邊是先寫豎折,再寫橫折,第三筆寫裡面的豎,最後寫長橫。
“重”上面的撇和橫寫後,緊接着寫日,再寫豎,最後寫下面兩橫(上短下長)。
“脊”字上邊的筆順是先寫左邊的點和提,再寫右邊的撇和點,最後寫中間的人。
“敝”的左邊先寫上部的點、撇,接着寫左下角的豎、橫折鈎,然後寫中間的長豎,最後寫裡面的撇、點。
“爽”先寫橫,再從左到右寫四個“×”,最後寫“人”。
“登”的右上角先寫兩撇,再寫捺。
“噩”字的橫、豎寫後,接着寫上邊的左右兩個“口”,再寫中間的橫和橫下的兩個“口”,最後寫一長橫。這樣寫符合從上到下、先中間後兩邊的規則,與“王”字的筆順不同。
“裡”先寫上面的日,再寫下面的土。
“北”筆畫順序是豎—橫—提—撇—豎彎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