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浙江衛視的重要音綜,《天賜的聲音》在積累了前兩季的熱度和質疑後,本季依然能保持一個很高的讨論度水平,這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天賜的聲音3》目前開播了5期,除了第三期是一派和諧的氛圍之外,其他四期節目都有或多或少的争執。用歌手信的話來說,《天賜的聲音3》是一檔音樂辯論節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賜的聲音3》目前貢獻的四場辯論中,胡海泉、胡彥斌和張韶涵這三位老将發聲很少,反倒是周深、GAI和張碧晨貢獻過多個名場面。
尤其是是周深和張碧晨,看了《天賜的聲音3》,你就會明白,在《中國好聲音》十季節目共計幾百位選手中,為什麼是周深和張碧晨發展最好。
首先,《天賜的聲音3》第二期節目中,歌手信提出了一個尖銳但卻無比現實的問題:翻唱有意義嗎?翻唱類音綜有意義嗎?大家如果都熱衷于翻唱,那麼原創怎麼辦?華語歌壇怎麼辦?
我們不确定這一幕是不是有劇本,但是信提出的這個問題,在節目中播出後确實得到了很多網友支持。
面對翻唱和翻唱類音綜有沒有意義這個問題,GAI、鑒音團和主持人的回答主要圍繞在翻唱的意義是重溫經典,讓更多人愛上音樂這個層面,盡管他們說的都對,但是周深的解答才說到了關鍵點上。
周深的第一個觀點是原創有門檻。
這一點周深一言帶過,并沒有詳細展開說,筆者猜是為了給國内各大音綜制作團隊留面子。
國内的原創歌手很多,每個歌手手中也都有一些原創作品,但是這些歌手和他們的作品并不都是優質的,甚至可以說很少有優質的。
國内不是沒有過原創類音綜,比如素人參賽的《中國好歌曲》,比如成名藝人參賽的《我是唱作人》,但是這兩檔節目留下來的好作品有幾首呢?追過的觀衆有多少呢?觀衆能記住的作品有幾首呢?
同理,在國内衆多的素人選秀中,從來沒有排斥過原創歌手參賽,就拿去年的《中國好聲音2021》來說,口碑崩塌的原因之一就是原創歌手和原創歌曲過多,且質量不高。
所以說,我們是應該鼓勵原創,但原創是有門檻的,那些口口聲聲說支持信,支持原創歌手和原創作品的網友們,你确定你會飽含熱情追一檔原創類音綜嗎?
周深的第二個觀點是翻唱類音綜對低知名度歌手的作用。
周深是選秀節目出身,他很清楚舞台對歌手的重要性,也很明白一個歌手要想不斷有熱度,是需要舞台的加持的。
就拿《天賜的聲音3》第四期節目來說,張紫甯和潘辰就是最好的例子,前者是火箭少女101中存在感最弱的成員之一,後者是《快樂女聲》之後13年沒有登過大型舞台的歌手,他們現身說法證明了周深觀點的正确。
除了周深外,張碧晨作為《天賜的聲音3》第二輪的飛行合夥人,在第四期節目和第五期節目中,也證明了自己的清醒。
在第四期節目中,張碧晨和張紫甯合作演唱完孫燕姿的《雨天》後,鑒音團某成員說她倆把這首歌的靈魂唱沒了,那樣的翻唱在流傳上沒有價值。
對于鑒音團的批評,張碧晨沒有激烈争辯也沒有默認,而是有理有據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張碧晨說不是每一首翻唱作品都得以超越原唱為目的,超越是一個很主觀的詞,有人覺得是超越,但有人就會覺得是後退。
張碧晨說每個在娛樂圈中的人都有光環,盡管他們也可以在網上看到網友們的評價,但是沒辦法直接交流,但是在《天賜的聲音》的舞台上可以自由交流,沒有誰的說法就是絕對正确或錯誤的。
在最新的第五期節目中,符龍飛和孟佳合作之後,鑒音團再度抛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歌手的音樂審美問題,并且直言符龍飛之所以多年不紅,是因為審美有偏差。
對此,張碧晨再度站了出來,說身為一個歌手,無論紅還是不紅,世界上總會有那麼一小撮歌迷支持他,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為了那一小撮歌迷的關注,歌手就有責任一直努力,無論是做人還是做音樂,都應該讓他們看到自己積極向上和美好的一面。
《天賜的聲音3》開播了五期,接連抛出了網紅歌手、翻唱歌曲的意義、翻唱要不要超越原唱、歌手的審美這4大問題。
在以上這四大問題中,周深和張碧晨直面了後三個,且他們的回答真情實感,既能寬慰被批評的歌手,也說明了他們的清醒。
當然了,周深和張碧晨能成為《中國好聲音》幾百位選手中最成功的兩位,實力無疑是排在第一位的。
但是抛開實力不談,他們對于做音樂的态度和堅持,對行業和市場的理解以及認知,對機會的把握和适當拒絕,同樣是他們能成功的重要原因。#天賜的聲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