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态的原因在地球的廣大地區,糧食生産都不曾出現過,這并不讓人奇怪。在史前時代的北美洲北極地區,無論是農業或是畜牧業都沒有出現過。在遠離灌溉水源的沙漠地區也不可能自發地出現糧食生産。
即便是在某些生态條件十分适宜的地區,在現代以前也未曾出現過糧食生産,而今天卻成為了世界上一些最富足的農牧地區。比如加利福尼亞和美國太平洋沿岸其他一些州,阿根廷的無樹大草原等等。當我們對糧食生産追本溯源時,發現它最早的發源地也不是現代糧倉了。
現在我們回到史前時代,看看在世界不同地區,糧食生産是在何時、何地出現的。我們将這些地區分為三種情況。
糧食生産發源地
第一種情況,這些地區的糧食生産完全是獨立出現的,在其他地區的任何作物或動物來之前,許多本地作物就已經馴化了。目前,能夠舉出詳細又令人信服的證據的,是這樣的5個地區。西南亞,也稱近東或新月沃地,植物的馴化在公元前8500年左右,動物的馴化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這是最早出現的地區。中國發展糧食生産的年代基本上和西南亞一樣早,而在美國東部則晚了差不多6000年。中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地區,也是獨立出現的糧食生産中心。
第二種情況有4個地區,和第一種類似,也可稱為獨立出現的糧食生産中心,但是每個地區都有不确定之處,所以隻能給予候補地區的榮譽稱号。他們是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南沿的薩赫勒地帶、熱帶西非、埃塞俄比亞和新幾内亞。
最後一種情況是至少馴化了兩三種本地植物或動物的地區,但這些地區的糧食生産主要依賴在别處的馴化的作物和動物。一個是歐洲的西部和中部,他們的糧食生産是在公元前6000年和前3500年之間随着西南亞作物和動物引進而出現的,但罂粟是在本土馴化的。還有一個地區是印度河河谷,他們利用的小麥、大麥和其他作物,是先前在新月沃地馴化的,經過伊朗,傳到了印度河河谷,印度本土則馴化了瘤牛和芝麻。同樣的模式也适用于埃及,埃及的糧食生産也是在公元前6000年随着西南亞作物的引進而開始的。埃及人當時馴化了西克莫無花果和鐵荸荠。
我們發現這些糧食的發源地,如今有些已經被列為有點幹旱和生态退化的地區,比如伊拉克和伊朗、墨西哥、非洲的薩赫勒地帶等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