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指導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指導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2 17:19:14

2020年《開學第一課》以“少年強,中國強”為主題,傳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節目邀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号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以及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張文宏、吳尊友、毛青等,共同講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怎麼指導(如何寫好開學第一課觀後感)1

每年,全國中小學生集體上完《開學第一課》,還有一項有意義的作業,那就是寫一篇觀後感。

在此,小編為各位同學提供一份貼心的寫作指南,幫助大家厘清寫作脈絡和寫作思路。

認識觀後感

下面我們就從内容和結構兩方面來了解究竟什麼是觀後感。

首先,觀後感包括“觀和感”兩個部分。“觀”是“感”的基礎,“感”因“觀”而觸發。

在寫觀後感之前,我們要先認真觀看原作,準确全面地把握原作的寫作意圖以及文章中所蘊含的思想意義,寫出自己的感受。

同時,我們也要聯系實際,結合生活經曆中那些讓我們有體會的、有代表意義的東西來談,或者把一些有内在聯系的人和事比較對照。

這樣才能把觀和感結合起來,才能使我們的感想更加有針對性。

四段法寫觀後感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先交待清楚看了什麼節目,有什麼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麼。我們的感受是在節目時間内一點一點産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内心,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采用夾叙夾議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叙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

第三部分,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節目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聯系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内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願,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上面這種寫法是一般寫法,大部分的小夥伴會這麼寫!下面給大家紹介另一種,高階一點的寫法——總分法!

總分法寫觀後感

第一段引,第二段議(總),第三段分論點,第四段分論點……第五段結。

例如:

我看了《先輩的旗幟》。

我懂得了長征精神,對我來說,長征精神包括信念、勇敢和堅持;

信念是……,影片中……,我生活中……;

勇敢是……,影片中……,我生活中……;

堅持是……,影片中……,我生活中……。

我們都要有長征精神!

經過講解,相信你對觀後感有了初步的印象和構思了。接下來,就來一波優秀範文,供大家參考學習!

01

範文一

自古以來,我國知識分子就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志向和傳統。林則徐被充軍去伊犁途經西安,口占留别家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用這兩句話來形容心懷天下、無所畏懼的鐘南山院士最為恰當。

84歲高齡的鐘南山,是一位長者,一位醫者,一位仁者,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無論是面對2003年的非典還是2020年的新冠狀病毒肺炎,鐘南山院士在“國家有召喚,人們有需要”難的關鍵時候,用自己的所學救民于水火,護國于危難,同時他的挺身而出也為疫情之下惶恐的國人吃下一顆定心丸。在鐘南山院士的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個醫學工作者的責任和擔當,也能看到一個醫學專家的敬業精神,更能看到無數個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職業精神。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總有人用平凡成就偉大。在災難面前,選擇責任與擔當,舍棄小我,成就了大我,這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02

範文二

曾記得疫情嚴峻時,耄耋之年的鐘南山奔赴武漢高鐵上的照片刷屏,因為它表達出了人們的複雜心情,這裡面既有對這位高齡院士的崇高敬意,有對奮戰在一線的全體醫務工作者的敬意;也是在傳遞一種相信——在疾病面前對醫學科學研究者的相信,對戰勝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争的相信,更是對廣大醫護工作者平安歸來的相信。

鐘南山院士,成為這場對抗肺炎戰役中的一個清晰身影。然而還有很多的醫護工作者,在藍色口罩和厚重的防護服下,被模糊成統一的形象。人們或許辨别不清他們每一位的模樣,但崇高的醫師職業道德卻閃爍在每一位普通的醫護人員身上。他們也是父母、孩子、伴侶,卻選擇在生命危險面前,兌現救死扶傷的諾言,承擔醫者父母的責任。面臨危險,始見英雄,他們是真正的勇士,是隔在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

信心,更來自社會各界的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社會各界迅速行動參與抗疫工作,幾千名工人日夜建設應急醫院,全社會捐款捐物,醫療科技工作者争分奪秒研究病毒、研發藥物,還有衆多基層工作者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參與防控工作……

“每個平凡的春天,無不經曆了寒冬驚心動魄的曆練。”疫情防控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作,仍面臨着各種困難和問題。但正如鐘南山院士所說:“幹勁起來了,有全國、有大家的支持,一定會過關。”隻要我們堅定信心,鼓起幹勁,将抗疫工作做細做實,就一定能戰勝這次疫情。

03

範文三

鐘南山,一個永遠不會慫的逆行者,他是院士,更是戰士。面對未知的艱難,他勇擔大任,一往無前,既有醫者仁心的專業技術,也有戰士迎難而上的拼搏狠勁。但是在他看似無堅不摧的外衣之下,卻深藏一顆柔情似水的仁人之心、一腔熱血愛國的赤誠之情。

男兒有淚不輕彈,隻因未到傷心處。鐘南山的淚,不僅為那些已經逝去的病人傷心,還是對武漢人民為了早日打赢疫“戰”,自覺閉門謝戶,進行自我隔離所作出的努力的心疼,更是被舉國上下前仆後繼萬衆一心對抗疫情的韌勁所觸動。自發唱國歌,讓這位赤子“繃不住”了,“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勁頭上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數度哽咽的話語間既有柔情又有堅信,那一眼眶的淚水裡,蘊含了多少無法宣之于口的複雜且宏大的情。

04

範文四

鐘南山院士出生于醫學世家,始終将病患放在首位,以生命為重。

2003年,非典肆虐,時年67歲的他說:“把病情最重的病人送到我們這裡來!”在非典戰役中,鐘南山院士領導的團隊曾創下了世界最低非典病死亡率記錄——3.7%。他以專家身份指出,非典型性肺炎的病原是冠狀病毒感染,而不是衣原體細菌感染,從而否定了當時的國家衛生管理部門的決定。當有人宣稱非典已得到有效控制,他當場直言,“什麼叫控制?現在病源不知道,怎麼預防不清楚,怎麼治療也還沒有很好的辦法,特别是不知道病源!現在病情還在傳染,怎麼能說是控制了?”這不是個例,甲流、醫鬧、保健品問題等多個事件中,鐘南山院士總是敢于直言,始終以解決患者問題為先。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暴發。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一邊告訴公衆“盡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去武漢的高鐵,連夜抵達疫情核心戰場,挂帥出征,坐鎮指揮此次抗擊疫情工作。

北京、廣州、武漢……盡管一直都在馬不停歇地工作、趕路、交流,但即使上了飛機,鐘南山依舊在堅持工作,研究危重病人的治療方案,并認真地做記錄。如此地奔波忙碌,讓鐘南山的夫人李少芬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你們能不能給他多睡一會兒?”李少芬看着眼睛都熬紅了的鐘南山既生氣又心疼。然而,相伴半個多世紀的她,了解丈夫的脾氣,“勸是勸不住的,因為他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

鐘南山院士在緊急繁忙疫情征戰之餘,還時不時地出現在大衆的視野中,“ 鐘南山院士的防護建議”“鐘南山親自示範口罩摘帶”“鐘南山央視采訪”“鐘南山機場面見美國專家”“鐘南山出席北京專家座談會分析疫情形勢、研判疫情發展” “李克強再次與鐘南山握手”……在一次采訪視頻中,鐘南山院士客觀理性地分析回答了記者的諸多問題,最後談到老百姓自發唱國歌之際,卻是忍不住的哽咽了。他眼眶裡泛出的淚光和既懇切又堅定的言辭,讓人十分動容。

鐘南山院士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安撫着大家對未知的恐懼,安定人心、溫暖人心。

END

來 源:綜合整理自,語文周報微信公衆号,海派教育微信公衆号

編 輯:米兔

校 對:艾研

責 編:悠然

副主編:溫鵑 常璐

主 編:李大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