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柬埔寨,大家可以想起什麼?
可能很多人會說,好像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吧!
柬埔寨好像在東南亞、在世界各國之中都沒有什麼存在感,但當你有一天發現一件品牌衣服上印着“Made in Cambodia”,才發現一些大服裝品牌已經将生産線搬到了柬埔寨。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柬埔寨正在承接歐美市場的服裝行業,甚至不少中國企業也在把紡織類産業轉移到柬埔寨。
作為一個人口隻有1528萬的國家,柬埔寨的勞動力優勢并不明顯,但勝在勞動力價格廉價,稅收政策優惠。柬埔寨一直吸引着外資入駐,其中以制衣業表現最為明顯。
根據柬埔寨工業、科學、技術和創新部統計,2019年全國共有工廠1730家,雇傭工人104.1174萬人,其中1069家為紡織、服裝、制鞋和箱包廠,雇傭工人92.33萬人。
制衣業作為柬埔寨工業的一大支柱,充分享有美國、歐盟、日本等28個國家/地區給予柬埔寨的普惠制待遇。
·對于自柬埔寨進口的紡織服裝産品,美國給予較寬松的配額和減免征收進口關稅
·加拿大給予免征進口關稅等優惠
·2020年2月12日,歐盟決定撤銷柬埔寨部分商品關稅。不過若這項決定生效,柬埔寨紡織品服裝對歐盟出口的稅率将上漲12%,制鞋業關稅将增加8%至17%
同樣地,根據中國-東盟自貿區協議,中柬雙方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啟動降稅程序,中國于2010年1月1日率先對柬埔寨絕大部分産品實現零關稅,柬埔寨2011年實行降稅,并于2013年、2015年進一步實施降稅安排。
最後根據2022年1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最終中方給予柬方貨物貿易97.53%稅目零關稅,柬方給予中方90%稅目零關稅,中柬貿易結構上的較強互補性将得到充分發揮。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從這個層面講,柬埔寨的稅收政策對中國企業外遷是一次降成本的優惠選擇。
而随着國際服裝市場需求整體處于複蘇疲弱狀态,國家買家難以将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往往把焦點集中在供應商的成本控制上,買家隻得進一步分散采購訂單,并将低檔的勞動密集型産業遷往東南亞市場。
在這種“弱需求,高基數”的現狀下,我國的紡織行業的發展更趨複雜嚴峻,既要持續深化轉型升級,又要區域布局做出适當的調整實現有效投資。
而為了吸引中國企業赴柬投資,柬埔寨還設立了一些經濟特區和産業園區。比如桔井省經濟特區,是歐亞經貿合作産業園區在柬埔寨合作建設的首批境外園區之一。江蘇總商會企業集團投資5.6億元,在此打造了桔井省經濟特區園中園工業區—“蘇商産業園”,為江蘇省産業轉移的企業提供比國内更優越的産業發展條件。
另外,經濟特區還為入駐企業提供多項優惠政策:
·進口稅:用于生産的機械設備、建築材料、零配件、原材料等免征關稅及增值稅
·出口稅:免稅
·增值稅:生産設備、建築材料等增值稅為0%,服務于出口市場的産業增值稅為0%,服務于·柬埔寨内銷市場的産業增值稅為10%
·企業所得稅:可獲3-9年的免稅期,免稅期過後所得稅稅率為20%。
最重要的是入駐企業可以通過長期租賃的方式使用土地,投資者對項目土地上的不動産和個人财産依法享有所有權。
同時經濟特區還為企業提供包括投資咨詢、人力資源、“一站式”行政、廠房建造等多項服務。
圖片來自官方發布資料
正是這些優惠政策不斷地吸引中國企業前去投資。
那麼柬埔寨真的是制造業投資的不二選擇嗎?從政策上,的确是。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市場的情況: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2019年柬埔寨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361.8億美元,其中出口額達140.9億美元,進口額達220.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9%、20.2%。
其中歐盟是柬埔寨的第一出口市場,其次是美國,兩者疊加銷往歐盟和美國的服裝鞋類産品占總出口額的60%以上。
而在此之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曾在2016-2017年年間對在柬埔寨投資的6家中資紡織服務業進行調研,發現6家企業平均投資金額在500萬美元,平均營業收入約6000萬人民币,且受訪企業産品均出口歐洲和北美。
這些企業選擇柬埔寨的原因,也不外乎是看中了柬埔寨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和各種優惠政策。
對于想要赴柬投資的企業來說,在中柬關系穩定的前提下,柬埔寨不失為一個可選擇的産業轉移目的地。
想要了解企業落地柬埔寨的具體流程,歡迎關注熊貓出海跨境企服,我們會持續為您分享專業内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