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和很多原産于中國的水果相比,它的命運可說是極具戲劇性。它有四千餘年栽培史的淵源“家學”,也有當今作為小衆水果的“沒落”人生;它有杏壇、杏林的千古美談,也有“紅杏出牆”的風流憋屈;它有“杏花微雨”的唯美浪漫,也有庭前屋後的煙火人間。
帶水珠的杏子 ©攝圖網
那麼,在這漫長的光陰裡,杏都經曆了什麼呢?
01
美,是原罪
中國是最早栽培杏的國家,河南駐馬店楊莊遺址曾出土過來自夏朝的杏核,先秦時期的《山海經》《莊子》《管子》都有關于杏的記載,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記錄農事的曆書《夏小正》關于杏是這樣說的:“四月,囿有見杏”,這說明彼時的杏已經被栽培在人工修建的園林裡。此外,甲骨文中也已出現“杏”字。
甲骨文“杏”字 ©網絡
到了西漢時期,随着絲綢之路的開通,杏被帶到了西域,進而傳至歐洲,走遍世界。不過,在很長的時間裡,西方人都把杏當成了小桃子,直到1700年才給它單獨分配了一個亞屬,杏這才在植物分類系統中有了一席之地。
在古代,渾身是寶的杏在很多領域都有極強的存在感。在時令方面,“望杏花落,複耕”,杏花是指示物候變化的使者,也是春色的代名詞;在飲食方面,“杏子仁可以為粥”,杏果不僅是百姓的儲備幹糧,也是祭祀的貢品,還是“仙人所食”的“仙果”;在醫藥方面,杏“氣味(核仁)甘、苦、溫、冷、利,有小毒。主治咳嗽寒熱”;在經濟效益方面,文杏這種紋理緊緻的杏樹更是建造宮殿的上等木材,“飾文杏以為梁”的建築是司馬相如《長門賦》裡華麗非常的宮殿。
杏子挂滿枝頭的杏樹 ©攝圖網
此外,早在《莊子》裡,就有孔子“坐杏壇之上”給弟子講學的記載,有了至聖先師孔子的加持,杏逐漸演變成了教育家人格的象征。到了魏晉時期,葛洪《神仙傳》、張僧鑒《浔陽記》都講了東吳時期,與張仲景、華佗齊名的神醫董奉為人治病不要錢隻需栽種杏樹的故事,自此,杏又在中醫學界“大展拳腳”,杏林也成了中醫學界的代稱。
唐代進士及第之後會在杏園舉行探花宴,杏花也被稱為及第花。 ©攝圖網
不過,要說讓杏風光無限、名聲大噪的功臣,那自然得是各個時期的文人墨客。杏在引人入勝的詩詞歌賦裡,有“道白非真白,言紅不若紅”的嬌羞美麗,有“斜日杏花飛”的滿城花雨,有“花褪殘紅青杏小”的時令更替,也有“梅子金黃杏子肥”的多彩田園。從春日的花開花落,到夏日的佳果成熟,詩詞裡不僅有杏的生長軌迹,也有它的嬌美容顔。
青杏 ©攝圖網
然而,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當“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被不斷地歪曲理解,李漁《閑情偶記》“樹性淫者,莫過于杏”再添一把火,杏“風流”的名聲就被坐實了。再加上唐慎微《證類本草》“(杏)味酸,不可多食,傷筋骨”的描述,讓杏從樹到花到果被否定殆盡。
如果說杏風流還尚且算個人主觀感受,那說杏酸就有些無理取鬧了,畢竟随着杏子逐漸成熟,果實中的有機酸含量會不斷降低,而可溶性糖含量則會不斷升高,所以成熟期的杏子其甜度是可以蓋過酸度的。
汁水豐盈的大黃杏 ©攝圖網
02
中國到底哪裡的杏子最好吃?
有一句話叫“南梅北杏”,但其實不單北方,杏子在大江南北都有種植,不過北方,尤其是新疆、甘肅、陝西、山西、河北、山東等地種植得更多,而且由于這一地區相對來說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以杏果味道也更好一些。
杏子标本區縣分布圖 ©植物智網站
除了常見的黃色,杏子還有白色、紅色的,按照用途,可以分為食用杏、仁用杏、加工用杏三類。食用杏甘甜多汁,河北香白杏、清徐沙金紅杏、曆城大峪杏等都屬于此類;仁用杏果肉較薄,果仁肥大,或苦或甜,杏仁可以作為食材也可以制藥,河北的白玉扁、龍王扁是甜杏仁,河北的西山大扁、冀東小扁是苦杏仁;加工用杏主要用來制作幹果,有些還能鮮食,杏仁也可食用,例如新疆的阿克西米西、克孜爾苦曼提等。
幹果杏仁 ©攝圖網
作為夏季的代表性水果,杏子的賞味期可以從5月一直延續到7月,甚至8月,但不同地方不同品種的杏子鮮食期卻并不長。例如“白色蜂蜜”輪台小白杏隻有15天左右的賞味期,崂山蜜杏也不過20來天就要退出鮮杏市場了,所以如果想要吃到最甜嫩多汁的杏子,那就要守好商店貨架,該出手時就出手了。
中國杏子地圖 ©華夏風物
新疆杏
甜就一個字,我可以說很多次
在熱量豐富、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新疆,隻要能在這裡紮根,水果就能一個賽一個甜,所以說新疆遍地都是瓜果之鄉一點也不誇張。就杏來說,新疆不僅有大名鼎鼎的“白杏之鄉”輪台、庫車,還有生長着“杏中之王”木亞格杏的疏附縣,以及“樹上幹杏”生長的伊犁地區。
每年3、4月份,新疆伊犁吐爾根杏花谷的野生杏花總能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打卡 ©攝圖網
輪台縣,這個處于塔裡木盆地邊緣,被天山雪水灌溉的狹長綠洲,有2500多年的白杏種植曆史,每年早春時期,杏花開滿枝頭的輪台就成了極佳賞杏地,等到“奶乎乎”的小白杏挂滿枝頭,連空氣中都飄着濃郁的杏香。
每年6月中旬,輪台小白杏就開始搶占水果市場了,不過15天左右的賞味期讓喜歡它的人格外珍惜這短暫的甜蜜。它果皮呈淺黃色,皮薄核小,甜度可達20多度,有些甚至能達到27度、30度,要知道西瓜的甜度最多也就12度左右。咬一口汁水四溢、細嫩無渣,就像入口一勺蜂蜜一樣甜蜜非常,所以人們也稱輪台小白杏為“白色蜂蜜”。别看它個頭小,但是果肉卻很厚實,由于果皮光滑無絨毛,可以連着果皮一起吃掉。去掉殼後的杏仁也可以直接吃,這種鮮杏仁芳香爽脆,比幹杏仁好吃多了。
輪台小白杏 ©網絡 輪台小白杏 ©網絡
除了小巧精緻的白杏,新疆還有個頭偏大的木亞格杏,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上市,氣候幹燥、降水少、光熱資源充足的疏附縣非常适合木亞格杏的生長。成熟後的木亞格杏單果可重60-75克,甜度在22度左右,肉厚多汁,果肉呈焦糖色,個大味甜,果皮為淺黃至亮黃色。
“杏中之王”木亞格杏 ©網絡
新疆不僅有甘甜的鮮杏,也有甜蜜的幹杏——新疆吊幹杏,它原産于哈薩克斯坦,引進中國後主要種植在新疆伊犁地區。這種杏不是人為加工後的果脯,而是在新疆伊犁地區特有的氣候環境下自然風幹而成的。步入6月,吊幹杏就成熟了,不過這時的杏子一般不會被摘下來,而是任由它們挂在枝頭,在夏季的高溫下,杏子中的水分被慢慢蒸發掉,而氣溫較低的夜晚則積累了杏子中的糖分,等到3個月之後摘下來,就可以吃到酸甜可口的杏幹了。
成熟後的吊幹杏挂在樹上半年不掉也不會爛,比鮮吃還甜,因對種植環境要求高且産量低,價格昂貴。 ©網絡
甘肅杏
帶着“仙氣”,又大得可愛
在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生長着一種被稱為敦煌“水果之王”的杏——李廣杏,傳說這種杏子是天上的仙子解救焦渴難忍的李廣和他的将士們時降下的仙果。傳說自然不能當真,但李廣杏香甜鮮美如仙果卻是不争的事實。
其實李廣杏是引自新疆和田一帶的品種,經過長期的人工培養,在敦煌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以及沙質土壤這些絕佳的種植條件下,成為了當地的名優特産。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色澤金黃,果肉緊實,甘甜多汁的李廣杏就成熟了。吃上一口,你會發現,這種杏不僅有一般杏子杏肉的綿軟,初入口時還有一些爽脆。
李廣杏 ©網絡
味美多汁的李廣杏不僅是鮮食水果的首選,還可以被制成杏幹,以及當地的特色飲品——杏皮水,在冰箱裡冰鎮後的杏皮水清涼解膩,酸甜可口,是夏日的絕佳搭檔。除了果肉,杏仁也不容錯過,甜甜的杏仁是糕點、冷食以及糖果等的原料,用來煲粥也不錯。
杏皮水 ©網絡
在敦煌以外,抗旱抗寒個兒大的大接杏是甘肅多地的主栽杏品種,蘭州大接杏個大肉軟,唐汪川大接杏細嫩多汁,可與李廣杏媲美的甯縣曹杏也是由大接杏嫁接繁殖而來的。曹杏主要分布在慶陽甯縣早勝塬,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上市,它果大如乒乓球,縫合線較深,果肉不對稱,果皮底部為橙黃色,陽面則為鮮紅色,肉厚味甜,可鮮食也可加工成杏脯、杏幹。
杏幹 ©網絡
河北杏
河北有杏子?承德有杏仁露!
對很多人來說,提到産杏大省并不會想到河北,但一提到杏仁露,很少有人能忘掉承德,直到今天,說起杏仁露,很多人的耳邊還是會回響起“每天要喝露露哦”這句廣告語。其實河北不僅有用來加工杏仁露的仁用杏,還有可供鮮食的香白杏、串枝紅杏以及加工用的山黃杏、桃杏等,不論規模還是産量,河北都僅次于新疆,是名副其實的産杏大省。
露露杏仁露 ©網絡
在承德,以杏仁取勝的杏子是野山杏,它肉薄且酸,不宜鮮食,但杏仁卻可以用來加工成杏仁露、杏仁粉、杏仁油等産品,僅杏仁露一項,承德露露的市場占有率就超過了90%。
唐山的豐潤、遵化有一種香甜多汁的杏子——香白杏,它的果實底部為黃白色,被太陽照射的一面有紅暈,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成熟。除了好吃外,香白杏為人稱道的地方當屬它極強的适應能力,抗風抗旱又抗澇,這使得它在自然條件差的北方幹旱山區也能生長。而巨鹿縣的串枝紅杏在味道香濃這個特點以外,還有長相甜美的優勢,成熟後的串枝紅杏,紅紅的果實成串挂滿枝頭,煞是好看。
串枝紅杏 ©網絡
雖說杏子酸甜爽口,很少有人能拒絕它的美味,但“桃養人、杏傷人”的說法,卻讓人們在大飽口福的同時又心有餘悸,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這種說法主要來自中醫,中醫認為桃性溫,杏性偏熱,吃多了易上火。那麼,對于喜歡吃杏子的人來說,吃多少合适呢?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天應保證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1個桃子約為150克,1顆杏約為50克,所以不管是吃桃還是吃杏,如果超出了每天應攝入的水果量都不好,關鍵并不在吃的是哪種水果,而是吃了多少。
正值杏子上市的時節,喜歡吃杏子的朋友可莫要貪嘴吃多了哦。
參考文獻:
[1]艾栗斯,《杏 走向世界的中國水果》北京日報,2022.06.10.
[2]李亦,《中國人吃杏地圖》地道風物,2022.03.17.
[3]周先輝,《“桃養人,杏傷人”有道理嗎?關鍵看怎麼吃!》北青網,2021.06.25.
[4]植物智網站
文丨陳曼菲
百科編輯丨史丹彤、黃丹琪
圖片編輯丨小虎
封圖丨攝圖網
本文由華夏風物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