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8 12:00:22

文殊和普賢菩薩,均為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之一,是釋迦牟尼佛的脅侍,文殊菩薩乘獅子侍釋迦佛之左側,普賢菩薩乘白象侍右側,合稱為“釋迦三尊”。

文殊師利(梵文Manjusri),略稱文殊,意為“妙德”、“妙吉祥”等。在佛教諸菩薩中,無論智慧還是辯才皆為第一,專門職常智德、證德,象征般若,般若即佛之智慧,因此有“大智文殊”之美名。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1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頭戴寶冠,天衣斜挎,璎珞披體,半結跏趺坐青獅背上,左手撫膝,右手結印。儀态莊嚴,為敦煌極具代表性的主尊式文殊像。

盛唐 莫高窟148窟 北壁東側

普賢(梵名Samantabhadra),又稱遍吉菩薩。在佛教中專門職掌理德、行德,象征三昧,三昧即佛之理念,又有“大行普賢”之美名。在佛教經典中,文殊和普賢的成立是各自獨立的,文殊是般若經典和《華嚴經》中記載的菩薩,普賢是《法華經》和《華嚴經》中所說的菩薩。文殊和普賢為釋迦佛之脅侍,文殊菩薩顯智、慧、證;普賢菩薩顯理、定、行,共诠本尊釋迦佛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因此,文殊和普賢共為一切菩薩之上首,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

敦煌尊像畫中的文殊、普賢菩薩像始繪于初唐時,唐前期有7幅,多繪于洞窟正壁佛龛外兩側壁上部,其形象特征是,文殊菩薩騎乘獅子,頭戴寶冠,身飾璎珞,手持蓮花或琉璃花盆,周圍有天人眷屬相随;普賢菩薩騎乘六牙白象,頭戴寶冠,身飾璎珞,手持青蓮花或玉如意,有天人眷屬相伴。文殊乘獅,是表示智慧的勇猛無畏,普賢乘象,則出自《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的記載。

唐後期壁畫中的文殊、普賢像有6幅,其發展呈現出兩種趨式,一種是畫圖上菩薩的天人眷屬隊伍不斷壯大,背景描繪日益豐富,發展成為獨立成鋪的文殊變和普賢變,數量龐大。另一種構圖簡約的尊像式文殊、普賢菩薩像繼續繪制,數量較少,均繪于正壁龛外側壁上,造型特征無變化。

五代、宋時期,文殊、普賢菩薩像有13幅,造型多與唐代相同。五代時由于受于阗佛教的影響,出現一種“新樣文殊像”,文殊菩薩像獨立繪出,别具一格。

沙州回鹘和西夏時期,尊像式的文殊、普賢菩薩像有7幅,多繪于洞窟前室壁上。

敦煌壁畫中體現出的對文殊、普賢菩薩的信仰,不僅有30餘幅尊像式的文殊、普賢像,更多的是多達130餘鋪的文殊變和普賢變,以及表現在70餘鋪的維摩诘經變問疾品中文殊菩薩,在唐宋時期風行一時。特别是在文殊變和普賢變中,還出現表現文殊道場五台山★和普賢道場峨眉山★的景觀,這些内容的出現,更多是中國佛教徒附會佛經記載而成的。顯示出對文殊、普賢菩薩經久不衰的信仰熱潮,在諸菩薩中僅次于觀音。體現在尊像畫中,文殊騎獅和普賢乘象的造型,除了儀軌的意義外,其蘊含的象征意義即表示為馴服恰如猛獸般的罪惡和欲望的力量,以無限的智慧和理念的力量與精神,摧伏任何猛獸與惡魔,使世人得以淨化,世間得以安甯。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2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頭戴寶冠,身披璎珞,雙手持蓮花枝,半跏舒坐白象背上,六牙白象足踏蓮花,緩緩而行。

盛唐 莫高窟148窟 南壁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3

普賢圖

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偕眷屬悠然行進。蓮花座下的昆侖奴,則舉杖驅趕白象,與遏制雄獅的文殊馭者一放一收,一進一退,從而取得變化統一、生動和諧的效果。

中唐 榆林窟25窟 主室西壁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4

文殊圖

文殊菩薩手執如意,結跏趺坐蓮花座上。座下青獅昂首大吼,司駕禦的昆侖奴緊拉缰繩,其緊張的神态與意态閑适的菩薩形成對照。

中唐 榆林窟25窟 主室西壁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5

托珠文殊

文殊菩薩頭戴七寶冠,身飾璎珞,左手托寶珠,右手持長莖蓮花,舒坐蓮台上,下承青獅。青獅口銜蓮花,踏彩雲緩行,其緩慢前行中的動态,顯示出動态的韻律感。

中唐 莫高窟205窟 西壁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6

持蓮普賢

普賢菩薩舒坐白象背上,寶冠天衣,身飾璎珞,雙手共持長莖紅蓮花,有菩薩牽象緩步前行。構圖簡練,線描圓潤流暢,設色素雅,清新明潔。

中唐 莫高窟205窟 西壁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7

普賢圖

普賢菩薩手托玻璃花缽,遊戲坐于象背上,昆侖奴執杖驅趕六牙白象。在帝釋天及天龍八部、眷屬聖衆簇擁下,緩緩前行。中唐吐蕃時期的文殊、普賢圖人物衆多,畫面宏大。此為敦煌極具代表性的部衆式普賢圖。

中唐 莫高窟159窟 西壁龛外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8

文殊圖

文殊菩薩手持如意,結跏趺坐于青獅背上,青獅大吼,周圍眷屬、梵天及天龍八部護衛,天人奏樂引路。由于吐蕃時期對文殊的信仰,曾派使者到中原唐王朝求取五台山圖。

中唐 莫高窟159窟 西壁龛外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9

新樣文殊

文殊菩薩手執如意,端坐青獅寶座,牽獅人為于阗國王,頭戴金梁紅錦風帽,高鼻虬髯,身穿紅色圓領袍衫,長靿氈靴,手持五彩缰繩。榜題“普勸受持供養大聖感得于阗國……時”。另有題記:“大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後唐)……敬畫新樣大聖文殊師利菩薩一軀。”

五代 莫高窟220窟 甬道北壁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10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頭戴寶珠花冠,手執如意,半跏趺坐于六牙白象上,兩旁各有一持花菩薩。從華蓋、圓光、寶冠、佩飾、蓮座到象頂上的彩鈴裝飾均精心繪制,可惜下部已磨蝕不清,但仍顯其宏偉威嚴的氣慨。

宋 榆林窟6窟 二層前室東壁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11

普賢圖

普賢菩薩手持梵箧,半跏趺坐于蓮座上,座下六牙白象踏蓮花前行,象奴緊拽缰繩。周圍梵天、天王、菩薩、羅漢等護從。人物的冠帶、衣裙,随風飄動,腳下白雲翻滾,使聖衆在半空疾行的動勢躍然壁上。

西夏 榆林窟3窟 西壁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12

文殊圖

文殊菩薩手持如意,半跏趺坐在青獅背蓮座上,形象堅毅、沉靜。象征智慧威猛的青獅足踏紅蓮,步伐勁健,獅奴用力拉着缰繩。周圍帝釋、天王、菩薩、羅漢、童子等聖衆,在雲端彙成了渡海的行列。

西夏 榆林窟3窟 西壁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13

圖 |網絡 文 | 出自《解讀敦煌•禅宗經典故事》 ,内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文殊菩薩有什麼本事(普賢菩薩如何表現智慧與理智)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