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比較巴赫和亨德爾

比較巴赫和亨德爾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17:48:05

比較巴赫和亨德爾(穿越到巴洛克時期)1

巴洛克時期的建築風格

巴赫和亨德爾這兩個人很有趣,同一年出生在德國,而且,居住的地方離得還不遠。但是,作為巴洛克時代重要的音樂家,他們的命運卻大不相同,引起了我了解、賞析的興趣。夜深人靜的時候,來一回穿越,到巴洛克時期去看看他們吧!

比較巴赫和亨德爾(穿越到巴洛克時期)2

西方音樂之父----巴赫

一、偉大的人都有相似的一面

1、他們都于1685年出生于德國中部。巴赫出生在圖林根州的埃森納赫市,是一個有千年曆史的古城,也是一個富有音樂傳統的城市,城門上還镌刻着“音樂常在我們的市鎮照耀”這樣的銘文。它最著名的建築——瓦爾特堡曾經是16世紀宗教改革者、新教創始人馬丁路德的避難所。亨德爾也于1685年出生于中部的薩克森安哈特州的哈雷市,也是非常有文化淵源的一座城市,同樣與馬丁路德有着緊密的聯系。

2、他們從小都非常執著地熱愛、學習音樂。巴赫10餘歲就往返180裡前往漢堡向管風琴大師學習,雙足生滿血泡也從不猶豫。而亨德爾在父親的強烈反對下仍然偷偷地練習彈奏古鋼琴。

3、都是終生為宗教和貴族服務,當然,在18世紀的歐洲,這是音樂家最好的出路。

4、都是比較多産的作曲家,創作的作品體裁也非常豐富。

二、不同,造就不同人生

1、性格的堅韌與變通。

我發現巴赫的人生軌迹相比亨德爾來說簡單得多,巴赫生于德國,死于德國,終生在教堂和宮廷任職,從未離開過德國。在時代背景和古老傳統的影響下,他的思想深深地打下了宗教的烙印,忍受了很多生活的磨難,包括低下的奴仆地位,生活的拮據。當然他的忍辱負重,相當大一部分是因為孩子衆多,家庭負擔沉重,他隻能把精神全部寄托于音樂事業和孩子的成長。

在生活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受資産階級啟蒙思想的影響,他的宗教作品又突破了教會音樂的規範,具有豐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膽的革新精神,所以,他的作品構思嚴密,情感内在,也常常表現出堅持不懈的倔強與堅定不移的信念。

比較巴赫和亨德爾(穿越到巴洛克時期)3

大寫 的人生赢家-----亨德爾

而亨德爾非常有主見,在18歲的時候就婉拒贊助人的資助,憑借自己的努力去意大利留學,在德國受到歡迎以後看準了英國歌劇市場,竟然跑到英國打拼然後入籍英國,直至終老。最有意思的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本身服務于德國漢諾威選帝侯的亨德爾背叛了選帝侯,在選帝侯成為英王喬治一世以後,靠着50人樂隊演奏的《水上音樂》依然獲得青睐,在國王知道作者是背叛過自己的老部下時,不僅原諒了他的舊過,還當即增加了他的年薪;第二件事在歌劇市場衰落之後,1737年,内外交困的亨德爾中風偏癱,在絕境中,他奇迹般站起來,戰勝偏癱,并迅速将精力投向清唱劇的創作,取材于《聖經》,一改歌劇使用意大利語的形式,改用英語演唱,既虔誠又悅耳,大受歡迎。在那樣的年代裡,能主動選擇自己的人生,看準市場投其所好,不能不說是非常靈活變通的一個人。

比較巴赫和亨德爾(穿越到巴洛克時期)4

亨德爾《水上音樂》》“皇家焰火”的壯麗景觀

2、風格的深邃與明朗

門德爾松說:“巴赫的任何作品隻要一旦聽過一次,就會很容易地發現他的美,而且還想去聽;可是唯一困難的是開始。”

我拿巴赫和亨德爾的音樂給我家小子聽,一開始他就被亨德爾吸引了,連續聽了好幾遍清唱劇《哈利路亞》,完全被那種明朗與氣勢所鎮服。但是巴赫的音樂明顯地不太能提起他的興趣,充分印證了巴赫的音樂是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也像第二眼美人,不會一開始就吸引你的眼球,但是在慢慢的熟悉中你會沉迷其中。他以複調手法為主創作,富于邏輯性和哲理性,充分體現了德意志民族音樂的特色:深沉、質樸、堅實、宏大,達到了巴洛克音樂的頂峰。

比較巴赫和亨德爾(穿越到巴洛克時期)5

《彌賽亞》演出盛況

亨德爾的音樂很多都是供舞台專用,比巴赫的作品更易理解,更少要求。在他的音樂中融入了德意志的強勁、意大利的明朗和英國的優雅氣質,其華麗的旋律、強勁的節奏推動力和雄偉的構想,都與巴赫的深邃内向風格完全不同。所以是第一眼美女,第一次聽就會沉醉其中,但是往往重複聽了短時間以後,又總覺得心需要靜靜,于是又回到巴赫。

3、生前的寂寞與盛名

被後世尊稱為“西方音樂之父”的巴赫,生前是寂寞的,隻是被看作一位傑出的管風琴演奏家和這種樂器的鑒定家。在他生前和死後的50年間,他的音樂并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直到1800年《平均律鋼琴曲集》出版以後,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而巴赫得到足夠的重視還是1829年門德爾松在柏林重新上演他的《馬太受難曲》之後。如果巴赫知道舒曼、莫紮特、瓦格納這些後世偉大的音樂家都向他學習研究,那麼生前所受的委屈、操勞是不是會讓他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而亨德爾顯然是音樂家裡享盡盛名和榮華的代表者,不同于本身出生于貴族家庭的門德爾松,他的榮華富貴都是自己靠努力争取而來,所以他也算得上浮世裡能将現實與理想把握地極好的一個人。在世時,英國人對他就推崇備至,甚至稱他為“英國民族音樂家”,74歲時還在指揮演出,暴風雨般的掌聲中,他倒下去了。他享受了3000多人參加的國葬的待遇,長眠在曆代國王聖賢下葬的墓地。

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啟示

巴赫和亨德爾都是巴洛克時期劃時代的代表性人物。這一時期,是哲學和科學上的理性時代,是繪畫上的倫勃朗和埃爾格列柯時代,是文學上的莫裡哀、彌爾頓時代。在英國,都铎王朝開通了複辟之路;大西洋對面,美國殖民地正在蓬勃發展。

比較巴赫和亨德爾(穿越到巴洛克時期)6

巴洛克時代劇院表演服裝

大時代背景下的兩個德國音樂家,生于同年同地,一個帶着無盡的榮耀于1759年葬于異國的豪華公墓,一個于1750年靜靜地埋在教堂公墓,連墓碑都沒有。

杜甫送給李白的“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用來形容赫應該是再貼切不過吧?縱觀人類文化發展史,偉大的、不朽的作品在當時都是曲高而和寡,非得經過一段時間的沉積,後世人不斷地品味,方得賞出它的瑰麗之美。因此巴赫被尊稱為“西方現代音樂之父”。而亨德爾的人生之路呢?又為我們現代人的“出世與入世”的融合之道提供了鮮活的案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