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來曆太多,有以下幾種說法:
1.據說印度,佛門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内)淨飯王的兒子,他見衆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佛。初無收獲,後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古代臘八節的詩詞欣賞: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陸遊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裡,牛迹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臘八日水草庵即事》清 · 顧夢遊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隻應水月無新恨,且喜雲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閑遊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發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臘八》 唐 · 杜甫
有酒如泉。有肴如林,有貨如山。率土同歡,和氣來臻。
祥風協調,降祉白天。方隅清谧,嘉祚日廷。與民優遊,享壽萬年。
《臘八粥》 清·道光帝
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
應時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衆普。
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
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
童稚飽腹慶州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臘八節的民謠:
《小孩小孩你别饞》
小孩小孩你别饞,三十就吃年夜飯。切臘肉、燒黃魚,年年有魚年年餘。包餃子、做火鍋,合家團圓歡樂笑呵呵! 小孩小孩你别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關于臘八節的順口溜:
臘八,祭竈,新年快到,閨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媽子吃着桂花糕,老頭子戴着新氈帽!
臘七臘八,凍掉下巴。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
小夥伴們,你們地方還有人過臘八節嗎?我們雲南很少有年輕人過了,一上班的沒有時間,二沒有過節的氣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