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華米ov為什麼會被抛棄

華米ov為什麼會被抛棄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6 08:56:40

顯卡價格翻倍淪為“空氣”,CPU 屠龍者 AMD 反成“惡龍”。今年本已被頻頻打上“夕陽産業”标簽的 PC(個人電腦)市場真是雪上加霜。

不過,筆記本電腦(下稱筆記本)這邊卻風景獨好。先不說疫情之下,2020 年全球筆記本出貨量暴漲 26%,單是華為小米加碼,OV 蓄勢待發,就可見市場仍有不小潛力。

何況,筆記本可是憑一己之力逆轉了 PC 市場的 10 年頹勢。

2016 年,華為、小米成為了首批入局筆記本行業的手機廠商,5 年之後,華為已經成為了中國筆記本市場市占率 16.9% 的廠商,排名第二,僅次于聯想。

小米筆記本可以說是高開低走,雖然初期有幾分做手機時的“性價比”賺足了眼球,但後來還是由于品控、性能調教等因素一度暫停了産品線更新,今年 3 月,最新一代産品姗姗來遲。

就在前不久,歐加集團的 OPPO 和 realme 也有入局筆記本市場的消息傳出,雖然現在還沒實錘,但預計在年中就會靴子落地。

手機玩家的入場,似乎也給傳統 PC 廠商帶來了壓力,聯想等頭部 PC 老玩家都在近幾年開始了轉型,産品細分、重視體驗、圍繞用戶轉型……

是什麼吸引着手機廠商們紛紛入局發展了幾十年的筆記本行業?在這些轉變發生的背後,PC 行業或将迎來 10 年最大拐點。

本文福利:疫情推動遠程辦公模式興起,消費級 PC 需求邁上新台階,華為等公司入局 PC,行業競争加劇。推薦精品研報《PC 需求增長,龍頭優勢擴大》,可在公衆号聊天欄回複關鍵詞【智東西 178】獲取。

01. PC 市場回暖逆轉 10 年疲态,華為小米在前 OV 在後

提到 PC,大部分人腦海中跳出的第一印象應該是一個“大背頭”顯示器或者一個笨重的台式機機箱。但實際上,單純從統計口徑上來講,PC 其實包括了台式機、筆記本。

根據 Canalys 數據來看,2020 年全球 PC 接近 3 億的出貨量中,有八成都是筆記本,而台式機的占比仍在逐年下降,從 10 年前的三分之一跌至如今的不到五分之一。

華米ov為什麼會被抛棄(為什麼華米OV都跑去做筆記本了)1

▲2020 年全球 PC 出貨情況,數據來源:Canalys

36 年前,日本東芝的生産車間裡,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筆記本電腦 T1100,1989 年 9 月,蘋果公司面向用戶推出了第一款筆記本電腦,用的還是摩托羅拉 68HC000 處理器。

“人到中年”的筆記本,一直是 PC 市場的頂梁柱。而各路手機廠商們瞄準的,也正是 PC 中的筆記本市場。

當然,PC 市場其實也分為消費級和商用,根據 IDC 數據,全球 3 億的 PC 出貨量中,有 50% 以上都來自商用市場。疫情帶來的辦公線上化、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其實都帶來了商用 PC 需求的穩定增長。

談及手機廠商的入局,我們更多地會聚焦于消費市場,誠然,如華為這樣入局較早的手機廠商也已經開始推出面向企業的筆記本産品,但規模仍然較小,對于手機廠商來說,消費級市場會相對更容易施展拳腳。

目前,疫情仍然全球肆虐,短時間内仍然會對 PC 市場有一定刺激作用,IDC 數據顯示,今年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全球傳統 PC 出貨量同比增長達到了 55.2%。顯然,PC 市場的回暖會是以“年”為單位的現象。

華米ov為什麼會被抛棄(為什麼華米OV都跑去做筆記本了)2

▲2021 年第一季度全球 PC 出貨情況,數據來源:IDC

在全球 PC 市場複蘇的背景下,2020 年中國 PC 市場總營收為 196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1272 億元),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 PC 市場,僅次于美國,而 2020 年中國筆記本整體出貨量同比增長也達到了 20%。

這樣看來,不論是國内還是國外,筆記本市場都處于一個反彈回暖的機遇期,而手機廠商們的加碼布局也算踩對了大方向。

如今,華為已經成為了國内筆記本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的廠商,并且從去年開始也陸續推出了一些面向商用市場的筆記本産品,商用台式機産品和 PC 顯示器也均有布局。

華米ov為什麼會被抛棄(為什麼華米OV都跑去做筆記本了)3

小米和紅米都在今年年初更新了自家的筆記本産品線,從工藝設計到硬件軟件進行了大幅升級,卯足了勁想要在筆記本市場裡“找回場子”。盧偉冰曾在發布會上提到,過去确實遇到了一些困難,筆記本團隊也停下來認真思考,重新出發。

相比華為、小米已經入局 5 年,OPPO、vivo 以及他們的子品牌則仍然處在積極準備階段,有業内人士透露,OPPO 和 realme 的筆記本産品将會在今年年中左右推出。

02. 補齊多屏生态閉環,造起來也不難

手機廠商做筆記本,其背後的原因是複雜且值得玩味的。

首先,建立硬件之間的協同生态是關鍵因素。手機廠商手裡握着的是千萬甚至上億級别的用戶群體,通過筆記本與手機的聯動,提升用戶粘性,可以做出“人無我有”的體驗,這也是手機廠商做筆記本的先天優勢。

華米ov為什麼會被抛棄(為什麼華米OV都跑去做筆記本了)4

為什麼蘋果 iPhone 用戶很多都選擇 MacBook 作為筆記本,很大程度上就因為這兩者之間的協同效應是不可替代的,這種流暢、一緻性的軟件體驗,才是留住用戶的根本。

所以安卓手機廠商們也都希望建立這樣的生态,讓自己品牌下的手機、筆記本可以實現更好的協同體驗。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将龐大的手機用戶基礎更充分的利用起來。

除了手機、筆記本之間的協同,我們還可以從更大的 AIoT 生态視角來看,筆記本也是其中關鍵一環,補齊 AIoT 産品版圖也是入局的因素之一。

目前各家手機廠商都在積極布局 AIoT 生态,以手機為核心,以不同應用場景為核心,延展自己的産品線,包括 TWS 耳機、智能手表、掃地機器人、智能電視,甚至是冰箱、洗衣機、智能汽車。

在辦公生産力場景中,筆記本的核心地位短時間來看依然比較穩固。我們身處移動互聯網時代,可移動、高性能、大屏、高精度操控、便于外接各類設備等特性讓筆記本相比手機、平闆、台式機有着不可替代的優勢。

所以既然發力全場景 AIoT,那麼筆記本就是必須補齊的一環,是完善生态版圖必須的一塊拼圖。對于華為、小米如此,對于 OPPO、vivo 也是如此,這樣來看,不論哪個手機廠商入局筆記本市場,都是情理之中。

何況,手機廠商首先是一家企業,企業的核心商業使命就是盈利,筆記本既然是新的業務,自然會帶來新的收入來源,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可能不是一定要做筆記本,但平白放棄一塊“大蛋糕”,誰都不願意。

現在手機市場的競争已經愈發激烈,馬太效應凸顯,巨頭之間的博弈也是你追我趕,如果對手都在做筆記本,那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做呢?

最後,從 PC 産業鍊的成熟度來看,手機廠商入局筆記本,可能也不會像過去那樣困難了,供應鍊的成熟給了他們更多入局的底氣。

華米ov為什麼會被抛棄(為什麼華米OV都跑去做筆記本了)5

20 多年來,中國的 PC 産業鍊發展也跟許多消費電子領域一樣,都是從代工起家,承接産業轉移,一步步從“組裝廠”發展壯大,如聯想這樣的 PC 巨頭,通過收購 IBM 這樣的海外企業,吸收技術和人才。

時至今日,筆記本的配套産業鍊已經非常成熟,甚至隻需要投入資金,就可以直接獲得全套的筆記本定制方案。

并且随着目前筆記本在硬件層面采用的方案與手機越來越接近,手機和筆記本供應鍊的重合程度也在逐漸加深。

比如在電池方面,筆記本也從過去的“電池包”,變成了如今與手機類似的一體化厚度更薄的锂電池,而 CNC 工藝、電容指紋識别按鍵等等都是手機供應鍊裡非常成熟的技術了。

當然,想要做好筆記本,靠“貼牌”是不可能完成的,例如華為這樣從手機領域殺入 PC 行業,又可以做到頭部玩家的,都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自研技術的開發,甚至動辄上千萬的産線“開模費”,都是家常便飯。

但毫無疑問,中國 PC 産業鍊的成熟,的确給了手機廠商們大膽入局的基礎保障。哪怕賭一把,至少也能做個“有模有樣”的筆記本出來。

03. 2 年創新颠覆過去 10 年玩法,手機廠商搶蛋糕不含糊

随着手機廠商的進入,原本已是一片紅海的筆記本市場再添了幾分火藥味,也給行業帶來了一些新的變化。

如果單從産品本身來看,這些變化也是十分顯著的,就比如對筆記本使用體驗影響最大的硬件之一屏幕。

近幾年來,手機屏幕分辨率從 1080P 提升至 2K 甚至 4K,刷新率也從 60Hz 提升至 120Hz,甚至目前的“千元機”都已經配備了 90Hz 高刷屏。并且廠商們越來越重視屏幕素質,從色數、色準到色彩管理和調教,都成為了比拼的焦點。

華米ov為什麼會被抛棄(為什麼華米OV都跑去做筆記本了)6

而反應在筆記本上,近來手機廠商推出的産品,其屏幕分辨率普遍都在 2.5K 以上,甚至有些達到了 3.5K,而刷新率也提升至了 120Hz 左右,相比四五年前傳統筆記本廠商使用的 1080P、60Hz 屏幕,屏幕基礎素質提升明顯。

并且在屏幕材質方面,手機廠商也更傾向于使用廣色域的 IPS 屏幕甚至是 OLED 屏幕,相比傳統筆記本廠商更多使用的 TN 屏幕,在色彩表現、圖像顯示效果上都有明顯提升。

另外比較明顯的就是一些細節功能的優化設計,比如電源開機按鍵增加指紋識别支持,開機識别二合一,簡化開機流程;機身加工采用 CNC 工藝,邊角過渡更加自然、精度更高。

甚至連手機的快充技術,也在筆記本中有所體現,目前小米最新推出的筆記本産品,就已經支持了 100W 快充,半個多小時就可以充滿一半的筆記本電池。

在硬件配置方面,手機廠商的入局還給用戶帶來了一個額外好處,就是參數的透明化。

試想四五年前,甚至購買筆記本還有不少人會選擇到“電腦城”這樣的線下賣場,而筆記本對于普通用戶來說似乎就是一個“黑盒”,你隻能拿來用,但裡面到底什麼配置,這些配置有幾分真、幾分假,似乎都成了考驗商家良心的問題。

手機廠商在筆記本領域顯然延續了手機圈的打法,比拼硬件,突出自身的性價比優勢。即使是同一款 CPU、GPU,也要通過功耗牆的高低來分個高下。而各種硬件參數配置也成為了公開透明的信息,用戶可以直接橫向對比。

在這些轉變的背後,很明顯的就是做産品的思路變了,傳統廠商圍着自己的産品研發、圍繞着供應鍊轉,而手機廠商則圍繞着用戶轉,的确在用做手機的思路做電腦。

用戶使用筆記本電腦,首先看到的就是屏幕,肉眼觀感不好怎麼辦?對屏幕動手,用戶使用還有哪些痛點?性能差、續航短、重量沉、外觀土,一一給出針對性的優化調整對策。

另一方面,手機廠商的入局也讓整個筆記本市場更加重視對于不同用戶群的細分,手機有渾身黑科技的旗艦機、極具性價比的中端機、承擔走量任務的千元機,以及遊戲手機、高端定制商務手機等更加細分的市場。

筆記本也變得類似,從輕薄辦公本到高端商務本,再到比拼性能釋放的極客遊戲本,不同的産品不僅覆蓋了不同的價格段,也覆蓋了不同需求的用戶群體。

華米ov為什麼會被抛棄(為什麼華米OV都跑去做筆記本了)7

這些轉變其實對于市場的整體健康增長是非常關鍵的。

筆記本不像手機,它的産品平均更換周期會更長,如何刺激出新的需求很關鍵。通過深耕細分市場,廠商們可以讓用戶意識到,原來還有這種産品,剛好命中我的痛點,從而引發換機需求。

當然這些手機廠商帶來的改變并不是動動嘴皮子、來幾場腦暴就可以實現的,需要實打實的真金白銀的投入。

手機和 PC 市場其實都屬于低毛利的消費電子産品,但相比 PC,手機的出貨量是億級别的,并且手機附帶的軟件服務、周邊生态産品都是重要業務補充,因此頭部手機廠商的營收規模和盈利能力通常要優于傳統頭部 PC 廠商。

得益于此,手機廠商的打法也會更加激進,畢竟手機廠商是作為“挑戰者”、“破局者”的身份入局,相對而言負擔也更小。傳統廠商多年積累的研發、供應鍊體系,反而對于新技術的反應可能不會占有優勢。

搶蛋糕,每一家手機廠商都是認真的。

04. 誰會成為下一個蘋果,筆記本的終極形态在哪裡?

說到做筆記本的手機廠商,我們不得不想到蘋果,不過蘋果這個公司是從做電腦轉向了手機電腦都做,最後做到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如今入局筆記本行業的手機廠商,每一個都野心勃勃,沒人會安于單純增加一條産品線,可能每個人都希望成為下一個“蘋果”,甚至超越蘋果。

在筆記本電腦市場中,基本上就是 Windows 筆記本和蘋果 MacBook 這兩大類。iOS 和 macOS 之間已經通過蘋果的軟硬件生态實現了打通,随着 M1 芯片的加入,兩大系統會融合的更加緊密,生态也會更加牢固。

而 Windows 筆記本和安卓手機之間,似乎仍然處于相對“割裂”的狀态,雖然華為有多屏協同、小米有 MIUI ,都可以提供比較便捷的手機與 PC 之間的協同體驗,但總體上來看,還是“各自為戰”的狀态。

華米ov為什麼會被抛棄(為什麼華米OV都跑去做筆記本了)8

筆記本與手機之間的便捷協同、界限的打破,牽涉到衆多巨頭,包括手機廠商、谷歌、高通、英特爾、微軟等等。而蘋果做到統一,卻隻需要自己公司内部進行協同。可以說安卓手機廠商們面臨的挑戰還很大。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下是萬物互聯的 5G AIoT 時代,硬件産品具有算力、具有與人交互的能力,變得“智能化”已經成為大趨勢。

手機、平闆、筆記本作為“帶屏”的智能硬件産品,是會在形态上最終實現融合統一,還是會相互變得更加獨立,更加針對特定的場景?目前仍然難以下一個定論,可能這也是所有手機廠商們都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蘋果大力押寶 AR、VR 等可穿戴産品,可能還是能夠一定程度上說明未來的大方向之一。

05. 結語:下一步,PC 要往哪裡走

PC 行業已經“被唱衰”許多年,誰又能想到 2020 年疫情重創科技産業後,又給了 PC 産業帶來了新的轉機。

手機廠商或躍躍欲試,或已經嘗到甜頭繼續加碼,傳統 PC 廠商面對這些“挑戰者”,也積極做出應對,PC 市場,無疑變得更有意思了,消費者也得以從中獲益。

不論後續 PC 形态發生怎樣的改變,不同硬件設備之間形成融合的生态體系都是大的方向,在筆記本這條賽道上,手機廠商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