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上村巫氏祖上來自哪裡?姓氏探源:西陵氏嫘祖,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甫上村巫氏祖上來自哪裡?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姓氏探源:西陵氏嫘祖
雷映松
嫘祖,何許人也?如何從紛雜的典籍中理出頭緒,卻讓人頭痛,頗費腦筋。筆者仍先從有關描述嫘祖(雷祖)的早期文獻入手,結合近人所說,從中窺視一二。
一、早期文獻
“黃帝妻雷祖生昌意。”——《山海經·海内經》
“黃帝居軒轅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産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大戴禮記·帝系》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史記·五帝本紀》
“黃帝之妃曰累祖,好遠遊,死道路,故祀以為道神,以求道路之福。”——崔寔《四民月令》
“黃帝元妃西陵氏曰傫祖,以其始蠶,故又祀之先蠶。”——《路史·後紀五》
筆者按:傳統的認識《山海經》早于《史記》,而《史記·五帝本紀》取材于《大戴禮記·帝系》。關于雷祖的“雷”字寫法變化,詳見後文。
二、雷祖證字
不同時期,不同文獻對雷祖的“雷”字寫法雖不一,解讀卻相同。
作雷祖——《山海經·海内經》
——《史記索隐》作雷,音力追反。
又作嫘祖——《史記》作嫘祖。聲,雷、嫘向也;
——《大戴禮記》作嫘祖。嫘、纍相通,又作纍。雷纍同。按《晉語》注,雷有纍音,非止葉音也。
又作壘祖——《漢書·古今人名表》;
又作絫祖——今本《帝系》及《五帝本紀》;
又作傫祖——《史記正義》及《路史·後紀五》;
又作累祖——《山海經》郭璞注引《世本》及《史記索隐》引皇甫谧;
——據《漢書人表考》,始見《晉語四》注引《帝系》;
——師古曰:“累音力追反。”
韋昭注:……《帝系》曰:‘黃帝居軒轅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産青陽及昌意。’姊妹之子曰甥。聲,雷、嫘同也。”
《康熙字典》雲:雷又音纍。……《晉語》:靑陽。方雷氏之甥也。注:方雷,西陵氏之姓。黃帝娶於西陵氏之子,曰纍祖,實生靑陽。雷纍同。
《漢語大詞典》雲:雷祖,傳說中黃帝妻。《山海經·海内經》:“黃帝妻雷祖生昌意。”筆者按,雷祖,又作“嫘祖”“纍祖”“傫祖”。現代《漢語大詞典》将《史記·五帝本紀》中的黃帝妻“嫘祖”二字的使用以官方詞典的形式直接宣告了“雷祖”“纍祖”“嫘”“傫祖”實屬一人。無論“嫘”“累”“壘”“纍”“絫”“傫”等字,都從糸從絲從厽,是紡絲織布之意,而“祖”又作俎(《史集解》),為同音假借。筆者根據所索檢各籍出現的先後順次可以判斷:較早出現的應該是“雷祖”二字,又蓋因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引《大戴禮記》作“嫘祖”之後,由于司馬大人《史記》的炫赫,“嫘祖”二字便取得統治地位,成為通行的書面用語,哪怕仍有“累祖、絫祖、纍祖、傫祖”等字在使用,卻多為陪襯之用,這應該為研究史前文明及姓氏文化者所不滿。著名農史專家,曾任浙江大學、浙江農學院、浙江農業大學農學系教授、圖書館館長等職的遊修齡則明确指出:嫘祖之“嫘”,早期作“雷”。甲骨文隻有靁(雷),沒有“累”,更沒有“傫”和“嫘”。遊老在《中國農業通史·原始農業卷》第二章第四節《蠶神和嫘神及馬頭娘》【1】中指出,通過考甲骨蔔辭,證明在殷商時期還沒有出現嫘祖等各種不同的稱謂。他認為:“最初見諸于《山海經·海内經》,作“雷祖”……“流沙之東,黑水之西,有朝雲之國,……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嫘祖之“嫘”,沒有固定的寫法,早期作“雷祖”。首先提到嫘神的是《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于西陵氏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大戴禮記》也作“嫘祖”。查《說文》沒有收“嫘”字,隻有“儡”和“儽”字,不知道早期簡牍本的《史記》和《禮記》是否不作“嫘”而作“雷”或“儽”,後世傳刻中改用統一的嫘?雷、儽、傫、嫘雖可通用,從造字先後和《說文》收字來看,甲骨文隻有靁(雷),沒有“累”,更沒有“傫”和“嫘”,以“雷”為最早,儽(傫)次之,嫘最後。嫘出現後,雷祖、傫祖、儽祖雖然仍舊使用,最後是嫘祖取得統一書面語的地位。”
筆者按:許慎《說文》始于漢和帝永元12年(100年),迄至漢安帝建光元年(121年),比《史記》晚,卻沒有收錄“嫘”字,也是明證。因此,還原本來面目,嫘祖當為雷祖的同音假借。
嫘祖像(圖片來自網絡)
三、嫘祖證人
陳直在《史記·新證》中認為嫘祖确有其人。《辭源》則雲:“嫘祖,古代傳說我國最早養蠶的人,西陵氏女,黃帝元妃……或作累祖、雷祖”。筆者按,陳直将傳說中的嫘祖化為史實。《辭源》則認為是傳說中的人物,這種說法是比較客觀的,因為在運用高科技進行考古研究的今天,史學界都沒辦法确定真僞,陳直他老先生又是如何考證的呢?
主要研究方向為先秦史、巴蜀曆史文化、長江流域古代文明、南方絲綢之路與歐亞古代文明的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段渝則從姓源方面闡述,他認為嫘祖是實實在在的人。段渝在《嫘祖文化的内涵》一文指出:嫘祖,又寫作絫祖、累祖。早在先秦青銅器銘文中,就有嬗姓,孫诒讓認為嬗字為嫘祖二字合文(《古籀餘論》)。從字形結構分析,嫘、累由畾得聲,且字為古文祖字,從女表示性别。因此,嬗字讀為嫘、絫、累,其實為嫘祖二字合文之省(省去所以之系)。陳直先生認為:“傳說之黃帝元妃嫘祖事或有征。”(《史記新證》)在《左傳》裡,我們可以讀到累姓,應劭《風俗通》、鄭樵《通志·氏族略》均以為嫘祖後代。從姓氏學的角度看,“女生曰姓”(《釋文》),“因生以為姓”(《說文》),“姓謂子也”(《釋文》),因此從春秋往上追溯,從《左傳》記載的“累虎”往上推,其始祖為嫘祖,這完全符合中國上古所謂“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通鑒外記》),而“姓千萬年不變”(顧炎武《原姓篇》)的原則。從這個角度來認識,作為黃帝元妃的嫘祖,曆史上确有其人,決非後人憑空捏造,應當說是信而有征的。【2】《辯證·三》分纍、嫘為二姓。
嫘祖雕塑(圖片來自網絡)
四、雷祖證姓
陳直、段渝認為嫘祖(雷祖)是存在的。但即便存在,段渝論證的是嫘(累)姓而不是雷姓,這與雷姓受姓沒有任何關聯。
清嘉慶年間進士,官戶部主事郝懿行《山海經箋疏》雲:“雷,姓也;祖,名也。郝懿行進一步将“雷祖”二字釋義得清楚明白。從這個意義上講,說雷姓源于嫘祖,也不是沒有根據。但雷學淇注《世本》引《山海經》用字很有講究,曰:“蓋雷姓祖名也”。這個“蓋”字在漢詞字典中有多種解釋,在這兒“蓋”為虛詞,釋為“大概”“大約”,表推測之意。因為我們知道現代意義上的姓氏,源于夏、商、周三代之後,甚至在漢時,其姓氏還保留着三代之期的痕迹,所以是不能将“雷祖”二字簡單地理解成現代意義上的“雷姓祖名”。由此不得不佩服雷學淇的高明,一個“蓋”字,為自已的觀點畫上一個圓滿的句号。
五、西陵西漢《淮南子》雲:黃帝元妃西陵氏始蠶
張守節《史記·正義》雲:“西陵,國名也。”其後因之。如《路史·國名紀》《通志·氏族略》《辭源》等諸籍的說法大同小異。林屋公子著《先秦古國志》也提到了西陵,他認為是國名,也叫方雷,但地方不詳。西陵古國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隻存在于史書的記載中,且是傳說,正因是傳說,當今有關西陵嫘祖之争,充斥整個學術界。詳見本著《雷姓相關的古今地名考》。
但雷姓是否同西陵氏有關呢?查閱文獻,今舉證之。
(三國東吳)韋昭《國語注》引《帝系》謂方雷是西陵之姓。
(南宋)羅泌《路史·國名記》說:“西陵,黃帝元妃,嫘姓之國”。
(清)雷學淇認為西陵氏是雷姓。
(清)王梓材在《世本集覽》中認為:炎黃諸國黃帝時有西陵國、方雷即雷國(等五國)。在這裡,西陵國、雷國似乎又各不相幹。張澍又曰:西陵氏姓方雷。
然而,當代餘全有的說法剛好相反。他在論文《關于嫘祖故裡研究中的幾個地名問題》則明确地說:方雷氏與西陵氏都是雷姓部落發展而來,都是雷姓部落聯盟的重要成員,因地域不同而稱為方雷氏和西陵氏,但二者相距應該相近。“方”可能是一個雷姓部落居住地的名稱,而“雷”則是整個部落聯盟的總稱。【3】
六、綜述
縱觀各時期的姓氏典籍及專著,自從《山海經》作雷祖,《史記》作嫘祖,《史記索隐》再次明确為雷祖,加之郝懿行箋疏雲:雷,姓也;祖,名也,漸次有人将此與雷姓受姓之源挂勾。蓋因傳說中的西陵氏出了一個炫赫的嫘祖,又因嫘、雷音同,于是有人認為嫘祖為雷人受姓之源。姚薇元也認為:将雷氏說成嫘祖之後,太過荒唐。他在其著的《北朝胡姓考》中談到西羌雷氏姓源中指出:惟姓氏諸書,僅謂雷氏為方雷之後,……其說蓋本之《史記五帝本紀》,讬為黃帝妃嫘祖之後。然黃帝事不見詩書,太史公已疑其虛誕,且紀文并無嫘祖為方雷女之說,姓書所著,顯不足信。……後世子孫乃附會為黃帝妃嫘祖之裔。姓氏諸書,多本家狀,因以訛傳訛耳。【4】
中國殷商文化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教授朱彥民在《嫘祖與甲骨文“叀示”》一文中認為:“嫘祖”的“祖”字,與後世“媽祖”一樣,“祖”也非男子祖先專稱,“嫘祖”當是指從事紡織業者之始祖的意思。【5】從這個意義上講,将雷氏說成嫘祖之裔,也挺有趣。
總之,雷祖(嫘祖)是中國遠古時期的傳說人物,為西陵氏部落人,黃帝元妃,她發明養蠶陵。雷姓是否源于西陵氏嫘祖還是從西陵氏部落分化出來亦或餘全有所言,都無定論,需要姓氏愛好者深度探索,才能有更好的結果。
【注釋】
【1】遊修齡.中國農業通史·原始社會卷[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
【2】段渝.嫘祖文化的内涵[J].成都: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01期
【3】餘全有.關于嫘祖故裡研究中的幾個地名問題[J].天中學刊,2012.8(笫27卷第4期)
【4】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北京:中華書局.1962:321~322
【5】朱彥民.嫘祖與甲骨文“叀示”[N].華西都市報,2017-03-06 16:59:3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