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波用大數據管理養殖基地
養殖基地裡的光伏鴿舍
文/圖羊城晚報記者危健峰
走進金綠現代農業公司位于梅州興甯龍田鎮碧園村的鴿子養殖基地,遠遠就聽到“咕咕咕”的“歌聲”。此時,公司負責人陳偉波正在辦公室裡,通過數字農業監控調度平台看着所有基地的情況。
“通過這個平台,能實時知道其他基地養殖進食、孵化、産卵等方面的情況,同時與貧困戶合作的養殖基地也對接起來,及時幫助他們解決養鴿過程中的問題。”陳偉波指着辦公室的一塊大型顯示屏說。
大學生辭職回鄉養鴿子
碧園村是個省定貧困村。2009年,陳偉波從廣州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畢業,了解到村裡的“牛幹土”不适合種植農作物,村裡又有養殖肉鴿的傳統,于是毅然辭去了深圳的工作,在碧園村創建基地,成立了梅州市金綠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開始自己也不懂,隻能全國各地去跑,學習養鴿技術和肉鴿銷售模式,回來後再請教村裡的養鴿老人,一步步摸索出一條‘行業協會 公司 合作社 家庭農場 種養大戶 農戶(貧困農戶)’的路子。”據陳偉波介紹,在興甯市相關單位和廣州對口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下,先後解決了資金、土地、銷路等問題,2017年還成功創立了“陳小鴿”品牌。該公司現有3個大型肉鴿養殖基地,是粵東地區最大的種鴿養殖基地,種鴿存欄量接近15萬對,商品肉鴿年出欄銷售量達400萬隻,年營業收入達6000多萬元,肉鴿産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到港澳地區。
品牌打響他成了“鴿子王”
陳偉波告訴記者,“陳小鴿”品牌樹立後公司實行“統一标準、統一标識、統一價格”連鎖經營,并借助線上 線下模式,拓寬肉鴿銷售渠道、做大肉鴿市場。該公司也先後獲得中國鴿業著名營銷品牌、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省扶貧農業龍頭企業、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産基地和加工企業等榮譽和稱号。
肉鴿養殖産業一炮打響,陳偉波也成了當地的紅人,很多人見到他直呼“陳小鴿”,他成了名副其實的“鴿子王”。
“聯農帶農”輻射範圍擴大
鐘會權是龍田鎮王一村的貧困戶,看到碧園村肉鴿養殖産業的成功,他也躍躍欲試。于是,今年他向陳偉波提出了“代養”的想法。
“我向陳老闆提出自己來承包土地發展肉鴿養殖,陳老闆馬上同意了,并答應進行技術指導和保價回收鴿子。”鐘會權信心滿滿承包了6000平方米的标準化鴿棚,在金綠現代農業公司“統一種鴿、統一技術、統一培訓、統一飼料、統一商标、統一收購”的管理下,鐘會權每月養鴿收入達到了8000元。
通過公司 農戶(貧困戶)擴大養殖規模、增加農民收入,金綠現代農業公司“聯農帶農”,輻射範圍越來越大。
為貧困戶發放分紅300多萬
“我們經過深入的調研,認為肉鴿養殖産業是完全能夠帶動農戶增收緻富、推動鄉村振興的産業,因此将這個産業作為對口幫扶的特色産業來打造。”興甯市委常委、副市長,廣州駐興甯工作組組長藍藍告訴記者,目前興甯市的44個省定貧困村、13個面上村、1009戶2992名貧困戶與金綠現代農業公司達成合作,共投入967.87萬元扶貧資金,将肉鴿養殖基地擴增到1000畝,目前已為貧困戶發放分紅300多萬元;同時,利用基地無償提供的6000平米鴿棚建設貧困村光伏項目,年發電量将達160.05萬千瓦時,不計政府補貼,按現行價格,年發電收益為72.02萬元。
“位于興甯工業園的肉鴿深加工基地正在建設,預計12月底可以建成投産。”藍藍介紹,為了将肉鴿産業打造成村村聯動、富農富村的“金鴿項目”,興甯市政府和對口幫扶工作組支持金綠現代農業公司建設占地38畝的深加工廠房,研發和生産各種口味的“即熱鴿子湯”,進一步提高産值、增加農民的收入。
來源:羊城晚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