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網絡金句遇上古典詩詞,會是怎樣一件趣事呢?本期小美就和大家說道說道。
近些年很流行一句祝福語,叫: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而如果它用古詩詞的意象來表達,其實就是蘇轼在《定風波》中寫的“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同樣,大家經常挂在嘴邊的“确認過眼神,你是對的人”,則完全可以用李商隐的千古名句“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來表達。
若嫌這前兩個拼的都是意境,還不夠明顯得話,那“說得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用陶淵明《飲酒》中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大家覺得是否貼切?年輕人常說的“睡什麼睡,起來嗨”,用兩漢的千古名句“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大家覺得是否合适?
看了這些古詩詞和網絡金句的對比,大家會發現,其實古人的腦回路和我們是差不多的,隻不過他們的表達更婉約,而我們更直接。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首晏幾道的情詞,詞名叫《清平樂》。提到兩宋的愛情詞,一般大家看到的要麼就是你侬我侬的深情之作,要麼就是入骨的相思之作,但晏幾道這首名作卻是一首挺“狠”的情詞,如果把它翻譯成我們現在常用的網絡語,那它的大意就是:你走了,就不要再回來!我們來讀一讀:
這是一首送别情詞,寫的是一位女子送别戀人的情形,通篇都是站在女主人公的角度來寫詞,筆者把它大概翻譯一下:我苦苦地留你,卻怎麼也留不住。現在我來到江邊送你,一杯酒下肚,有點兒醉人。你的船就這樣走了,江水滔滔,碧波漫漫,你的前路将會是一片莺鳥啼唱。而我眼前,卻隻有渡頭邊的青青楊柳,一片片地訴說着離情别意。既然留不住你,你走後也就别再寄什麼書信了,我們在畫樓裡的那些你侬我侬,今日起也沒了憑據,從此你我之間什麼都不是!
說實話,這首詞有點兒狠。女子本意是送别愛人,但卻硬是送得一肚子氣,晏幾道也硬生生地把一首情詞,寫成了分手詞。
詞中有幾個點是很有意思的。第一處是用“過盡曉莺啼處”和“枝枝葉葉離情”作對比,前一句是想象愛人的船,在前路上可能會遇到的美景,其實也是一語雙關,暗指對方将來還會有不少女子,這大概是女主人公最惱之處。這樣的一組對比,不着痕迹地道出了男子的無情,也為後幾句甩狠話埋下了伏筆。
第二個有趣的點,就是最後兩句。畫樓裡的事,不用筆者多說了,詞人已經用很婉約的話,已經交待清楚了,其實這也是女子傷懷的原因,因為他們曾經很好。從字面的意思來看,這位男主人公也确實是不太責任的人。
通讀這首詞,确實和一般的情詞不太一樣,咱們的晏幾道同學确實是調皮得很。從遣詞來看,這首詞句句精準,将詞中女主人公的那份癡、惱、辣,寫得淋漓盡緻。而從意境上來看,每一句寫景确實都是情語,一氣呵成,讀來朗朗上口。
為什麼晏幾道會寫出這樣一首情詞?一般來說,男詞人們寫情詞,多數都隻是為了附庸風雅,并非是自己的真實體驗。這一點,是他們和女詞人李清照等人不一樣的地方。
但在兩宋,有兩個男詞人的情詞咱們基本上可以當成是寫他們自己,這兩位一個是晏幾道,一個是柳永。柳永咱們都知道,考進士不中,人家自稱“白衣卿相”,在民間教坊中寫情詞,所以才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式的風靡。而咱們的晏幾道同學,雖是大宰相晏殊之後,但爹走後,晏家家道中落,他自己也半生不得志,在這段時間他确實是過過柳永式的生活的。這一點,有點兒像當年的杜牧。
理解了這些,咱們再讀晏幾道這首詞,就能明白他為何會把一首離别詞寫得這麼真實,為何會那麼懂詞中女主人公的心思。原因就在于,對于這種離别,他是深有體會的,而他自己或許正是詞中乘船而去的男子。因心有内疚,所以才會以女子的口吻寫下這首詞。若是這樣理解,我們對這首詞的體會會更深。“你走了,就不要再回來”,用晏殊這首情詞來表達,大家覺得是不是也挺有意思?歡迎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