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釋迦牟尼圓寂之後火化,誕生了8400顆舍利,這些舍利被八個國家保存起來,一直流傳于世。從此之後,隻有得道的高僧才能在死後燒出舍利。
距離現在最近一次出現的舍利是1994年7月,蘇州岩靈山寺的法因法師,圓寂之後燒得了數枚五彩斑斓的舍利子。 關于舍利的傳說代代流傳,甚至很多影視劇的故事也圍繞其展開。
許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要得道高僧才能燒出舍利?這裡面肯定有什麼神奇。同時有些人卻認為,這不過是僧人素食吃得多,得了結石罷了,所謂舍利隻不過是一個騙局,那麼舍利到底是什麼?
法因大師舊照
本文将深層剖析舍利,什麼是舍利?舍利子是什麼成分?舍利如何形成?舍利是騙局嗎?從科學角度出發,看看得道高僧的舍利,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什麼是舍利?舍利是梵文的音譯,直譯過來就是屍骸的意思,是不是頓時覺得它沒有那麼高大上了?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的翻譯,永遠那麼有靈性。傳說釋迦牟尼以80歲高齡離世,人們将其遺體火化,焚燒了六天六夜,最後得到了8400枚舍利。此後,如果有佛家人圓寂,燒出舍利,便說明其得到了釋迦牟尼的真谛。
釋迦牟尼是佛教創始人
根據史書記載,曆史上燒出舍利的高僧并不多,隻要有一個,必定會修塔,并将其供奉。不過這個傳說久了,就有大衆對舍利産生了誤解,認為隻要是高僧在火堆裡遺留下來的物品都是舍利。
關于舍利其實也是有分類的,舍利一般為三種,最常見的是骨舍利,是白色的。另外兩種舍利比較少見,一種是發舍利,顧名思義就是頭發形成的,是黑色;另一種是紅色的肉舍利,據說是高僧的肉身得來的。除此以外還有一直存在于傳說的金舍利,這是舍利子界最高級别的存在。
舍利子屬于單一的舍利
舍利雖然是佛教的重要物品受到供奉,但是在很多不法分子心中,這就是濃縮的金錢,價值連城。因此,很多寺廟的舍利塔都有被盜的痕迹,在一些市場,舍利的價格也是有增無減。那麼,舍利的身價是炒作,還是它真的非常寶貴?先讓我們科學分析一下舍利的成分。
舍利是什麼成分?舍利含有的主要元素是鈣、磷、矽,外加少量的鈉、鎂、鋁、鉀、鐵,成分是磷酸鹽、鋁矽酸鹽、矽酸鹽等常見礦物質。這些元素在人體裡都存在,因此可以肯定舍利是以人體為原料形成的。
舍利的來源就是人體中諸多元素的
至于很多人懷疑的結石,科學家們比對了結石與舍利的成分,發現兩者在成分上相差很遠。結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鈣,來自于食物中草酸與體内的物質發生反應,生成了沉澱,随着時間的積累而變大。
草酸鈣的熔點隻有200多度,根本承受不住圓寂時候的火化。并且,結石是一種疾病,會讓人疼痛不已,年紀越大結石越大。而這些燒出舍利的高僧,生前并沒有什麼病痛,往往都是高齡。比如前面提到的法印法師,圓寂的時候82歲。
結石是器官空腔及其導管内沉積形成的硬塊
還有人認為,僧人吃素吃得多,因此這些元素含量比一般人多,所以更容易形成舍利。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人體有自己的維持機制,不可能什麼吃得多,體内元素含量就多。因為人體隻會吸收自己所需的,其他的再多也會被排出體外。所以吃素和吃肉的人,體内含有的元素量大緻是相同的。這些高僧的身體物質與我們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别。
人體中化學元素分布
既然舍利的元素和成分都是來自人體,那為何普通人燒不出來舍利?甚至連普通的僧人都燒不出,唯獨要得道高僧。接下來就從科學角度來為大家解釋,舍利是怎麼形成的?
舍利是如何形成的?舍利子含量最多的物質是磷酸三鈣,而一般的骨灰是羟基磷酸鈣,乍一看,這是兩種不同的物質。但是,如果持續加熱羟基磷酸鈣,就會使其分解,得到磷酸三鈣,溫度達到1600多度的時候,磷酸三鈣會融化,形成液體,經過重新冷卻,就會形成類似沙粒一樣的晶瑩固體。
化學式為Ca₃(PO₄)₂,是一種白色晶體或無定形粉末
高僧的圓寂火化,常常需要很多木材,堆得像一座小山,需要燃燒幾天幾夜。看到這裡明白了吧,不是一般人燒不出舍利,而是一般人的火化時間,遠沒有高僧的時間長,溫度也沒有高僧的高。
殡儀館講究效率,目的是在最短時間内,将遺體火化成骨灰。所以當普通人燒到羟基磷酸鈣的程度,基本上就不再燒了,這個時候的焚屍爐溫度,不過1000度左右,遠遠達不到羟基磷酸鈣分解。
民間、寺廟、殡儀館的火葬方式差别巨大
為此科學家做過實驗,使用動物的骨骼以及人類的智齒作為原料,将其加熱,發現一開始它們都被燒成了灰。可是随着溫度升高,這些灰開始融化成液體,然後彙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液滴。停止加熱後,液滴冷卻成一顆比較圓潤的固體,顔色是白色的,很像骨舍利。由此,科學家們得出了舍利的形成過程。
不管是高僧還是普通人,一開始都會被燒成灰,這一點是衆生公平的。然而普通人燒到灰這一步就停止了,殡儀館考慮到效率、成本等問題,不再繼續燒,直接取骨灰。高僧需要焚燒很長時間,需要把之前堆的木材全部燒完,并且年紀越高的高僧,堆的木材越多,這場火化持續幾天幾夜,高僧的骨灰發生了分解生成了磷酸三鈣,冷卻後就是舍利子。
終于明白漂亮舍利的由來了吧
至于那三種舍利,則是因為磷酸三鈣本身就是有顔色的,它主要的顔色是白色、灰黑色、紅色,極少出現金色。而人們根據顔色與身體部分相對應,分成了白色的是骨舍利、灰黑色的是發舍利、紅色的是肉舍利。至于金舍利,太罕見了,找不到相應的部位,于是稱其為佛陀轉世。
知道了舍利形成的原理,有些殡儀館推出了舍利服務,也就是延長火化時間、增加火化溫度,并且全程監控,如果想要不一樣的顔色,殡儀館還可以添加色素,最後得到普通人的舍利。
并不是高僧專屬,普通人也能擁有
舍利是騙局嗎?既然舍利子的形成原因并沒有什麼特别,為何這些年被吹得神乎其神,難道它是一場騙局嗎? 當然不是,舍利是佛門重物,有其特殊的含義,僧人們又不會拿去賣。反而因為市場上炒舍利,讓其價值大增,導緻很多寺廟遭遇過盜竊,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舍利的形成過程雖然不複雜,但是按照寺廟的焚燒手法,其實形成的概率也是很低的。
羟基磷酸鈣裡面含有碳元素,如果在焚燒的過程中接觸到的氧氣不夠,無法将碳元素剔除出去,得到的不是舍利,是烏七八雜的灰坨坨。高僧圓寂堆的高高的木材,雖然能夠提供足夠的熱量,但是也很容易在焚燒的過程中隔絕氧氣,導緻形成舍利失敗。所以,得到舍利是概率問題。
羟基磷灰石是人體和動物骨骼的主要無機成分
在古代,人們普遍采取的是土葬,火葬在那個時候本來就比較稀奇,而燒的又是高僧,關注度很高,因此就會發現舍利。物以稀為貴,這些高僧受到人們的尊重,久而久之,舍利就被賦予了超越了本身的價值。
後來我國火葬普及了,但是焚燒的條件沒有達到出舍利的地步,就算有,誰會關注一個普通人的火化呢?說白了,舍利的出現是一種化學現象,是人體内的元素在高溫下玩的一場轉化遊戲,就當是最後一次綻放。舍利的寶貴來源于其代表的含義,因為是對其的信仰,同時它還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屬于國家的文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