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8 19:02:36

項目所在的深港合作區是深圳、香港兩座城市共同發展的區域,也是城市與自然交彙的地帶。項目作為片區的制高點,我們希望找到一種方式,串聯起建築與城市、自然的關系。而對于超高層來說,親近自然就是把自然引入,因此視線變得尤為重要。通透的視線是高密度城市的稀缺資源,它從本質上反應了人與城市的關系:“看與被看”— —看到怎樣的城市,以及怎樣被城市看見。

— — 設計願景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

▲遠景效果圖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2

▲遠景效果圖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3

▲效果圖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4

▲效果圖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5

▲室内大堂效果圖

PART 1

Design Vision |設計理念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6

我們提出的案名是”眺望深港“。一方面是希望我們的建築能夠實現360°的視野,同時不對城市産生壓迫和擁堵,以一種謙遜的姿态與城市和自然對話;另一方面是我們對深港合作區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展望。"眼睛"代表着我們開拓眼界、探索未知的美好願景,也寓意着我們的項目作為區域的制高點,将引領深港合作區開拓更光明的未來。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7

▲主創設計師手繪圖

PART 2

Design Features |設計特點

我們為不同功能的人流設計了不同的公共空間,使人流做到不交叉。景觀設計上,我們采用與龐大的建築體量形成鮮明對比的、尺度更小、更親近人的景觀元素。塔樓底部設置整層架空,作為住宅用戶的秘密花園,彰顯尊貴和品質。

辦公設計 OFFICE DESIGN :辦公塔樓是深港區域的制高點。在做到視線無遮擋的同時,我們更關注它的實用性和高效性。塔樓共分為4個分區,3,4區通過穿梭梯與首層大堂相連。核心筒布局集約高效,标準層面積約2000平方米,長邊進深為13米,兼具舒适性和實用性。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8

▲塔冠效果圖

辦公平面規整且劃分方式靈活。塔樓兩側設置三層通高的室内中庭,作為休憩、交流、觀景的場所。辦公大堂朝向城市綠廊,進入之後通過北側分流至穿梭梯、1區、2區電梯廳,并設置獨立的地下轉換電梯。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9

住宅設計 RESIDENCEDESIGN :雙“八”字形住宅平面,相互組合形成與辦公塔樓統一的菱形平面,兩者又相互轉角錯位,保證了住宅、辦公沒有對視,還獲得通透開闊的視線,使觀景界面最大化,可盡享深港交彙處山水城市風光。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0

住宅簡練的幾何形體,更容易塑造高層級公建化立面,呼應場地、城市肌理,匹配辦公,在口岸呈現出統一、錯落、富有高尚國際化氣質的雙塔地标,也自然形成了與城市的友好的界面關系。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1

▲全景俯視效果圖

八字形開放單廊式布局非常有利于穿堂風的形成,圍合的開放内院自然拔風,營造出優良的内外通風條件,非常符合深圳獨特的嶺南氣候特點。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2

▲自然通風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3

外立面橫向的陽台、飄闆結合統一成折線水平線條,塑造了優雅的外立面光影韻律,維系了充分的觀景界面,通透視線,還形成了良好的遮陽系統。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4

▲極緻視野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5

外廊電梯廳面向内庭院南北相對,享有充分自然的天光、綠色和通風。結合外廊每三層設折線形空中花園平台。住宅塔樓結構平面簡潔方正對稱,且核心筒處于平面形心交彙處,平面形心與剛心重合,有效減少地震扭轉效應,核心筒寬度滿足超限設計要求,結構受力合理有利。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6

▲生态居所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7

避難層設置公共空中庭院,圍繞内天井打造出綠色生态、富有趣味和活力的交往場所體系。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8

▲共享空間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19

商業裙房 RETAIL DESIGN : 我們從四個方向對商業設計部分着手:1.社區商業、2.彈性空間、3.單一動線、4.外擺空間。我們希望打造一個更具有親和力的社區商業空間,希望顧客能夠更好的融入到商業空間中,使我們的社區商業真真正正的“活”起來。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20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21

▲商業中庭效果圖

PART 3

Facade design | 幕牆設計

一橫一縱 HORIZONTAL AND VERTICAL:立面設計延續了總體規劃 “一橫一縱” 的思路,縱向線條與辦公塔樓契合,使建築挺拔高聳,橫向線條适合住宅立面。南北立面為主立面,采用直線型豎線條,無曲線裝飾,高聳挺拔;東西立面為次立面,結合公共空間,采用純玻璃幕牆,通透幹淨;兩者結合,提高建築的辨識度。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22

▲主創設計師草圖

廣深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研究會(深圳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東翼-1項目入圍概念方案)23

▲建築立面設計

我們在這個項目中,探索的是“看和被看”的關系,一方面我們希望在每棟樓每個樓層,無論是辦公還是住宅的用戶,都能夠“看出去”,眺望城市生活,眺望自然生态,這對他們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我們關注的是“看過來“,建築作為皇崗口岸的地标,它應該成為城市和自然交彙處的美麗風景。從頂視圖上看來,兩座建築就像是在友好的眨着眼睛,這也是我們對“看和被看”的最完美的诠釋。

項目信息:

業主/委托方: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

委托方式:競标(入圍)

建築類型:高層公共建築

工程項目建築師: 米歇爾.舒馬赫

總建築面積:223760㎡

建築高度:300 m

資料來源、版權所有:施耐德 舒馬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