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芙蕖、澤芝、菡萏等,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常見題材。荷花是曆代文人墨客不斷歌詠描繪的對象,北宋周敦頤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使其成為崇高聖潔的文化象征。荷花有單瓣、複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黃色或間色等變化。繪畫技法則有勾勒法、沒骨法、小寫意與大寫意之分。如宋佚名《出水芙蓉圖》、《蓮池水禽圖》即以細筆勾勒後敷以重色渲染,十分傳神地表現了花瓣上的細微紋理與顔色變化;宋佚名《百花圖》中的荷花則以墨筆細勾細染;宋牧溪(傳)不用勾勒法,而直接以水墨大筆觸點寫荷花,造型嚴謹工整之中見其厚重之筆意;明陳淳以水墨小寫意筆法勾寫荷花,風格清秀,用筆勁健;清恽壽平以沒骨法寫荷花,得其清潤之氣;明徐渭、清八大山人和石濤開始以水墨大寫意筆法畫荷花,筆墨簡逸,開後世大寫意畫荷之風氣。二十世紀以來,在以水墨大寫意畫荷方面出現了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等大家,這一時期擅畫荷花的畫家衆多,技法也豐富多樣,在此就不一一舉例了。
恽南田的荷花
八大山人的荷花
吳昌碩的荷花
齊白石的荷花
張大千的荷花
潘天壽的荷花
曆代名家畫荷花局部圖欣賞
宋 佚名 出水芙蓉圖
宋 吳炳 渌池擢素圖 局部
宋 佚名 蓮花圖 局部
宋 佚名 荷花圖
元 佚名 蓮池白鹭圖 局部
元 佚名 蓮池白鹭圖 局部
宋 陸信忠 十六羅漢圖 局部
宋 佚名 百花圖 局部
五代 顧德謙 蓮池水禽圖 局部
五代 顧德謙 蓮池水禽圖 局部
五代 顧德謙 蓮池水禽圖 局部
五代 顧德謙 蓮池水禽圖 局部
宋 佚名 百花圖 局部
明 陳淳 墨筆花卉 局部
明 陳洪绶 銅瓶插荷圖 局部
明 沈周 瓶荷圖 局部
明 徐渭 花卉圖 局部
明 周之冕 花卉圖 局部
明 周之冕 百卉圖 局部
明 徐渭 墨花九段卷 局部
清 恽壽平 出水芙蓉 局部
明 陳洪绶 荷花鴛鴦圖 局部
清 趙之謙 蔬果花卉圖 局部
清 吳應貞 荷花圖 局部
清 邊壽民 雜畫卷 局部
清 金農 雜畫冊 局部
清 恽壽平 洛浦仙裳 局部
清 李鱓 花鳥冊頁 局部
清 虛谷 蓮花荷葉 局部
清 恽壽平 荷花圖 局部
清 恽冰 蒲堂秋豔圖 局部
清 徐玟 荷花圖 局部
清 趙之謙 花卉冊 局部
清 高鳳翰 富貴清高圖 局部
清 謝荪 荷花圖 局部
清 金農 雜畫冊 局部
清 楊晉 花鳥十二開 局部
清 蔣廷錫 賜蓮圖 局部
清 任伯年 丙寅花卉冊 局部
清 任伯年 陸放翁詩意圖 局部
清 恽壽平 山水花鳥冊 局部
近現代 張大千 荷 局部
近現代 齊白石 一花一葉得真知 局部
近現代 張大千 五色荷花 局部
近現代 張大千 荷花 局部
近現代 張大千 嘉耦圖 局部
近現代 謝稚柳 花卉冊頁 局部
近現代 張大千 紅妝步障 局部
近現代 于非闇 荷花圖 局部
近現代 謝稚柳 花卉冊頁 局部
近現代 謝稚柳 花卉冊頁 局部
近現代 陸抑非 亭亭玉立蒼波上 局部
近現代 陸抑非 荷花 局部
蓮子與藕既可食用,又可入藥。曆代中國畫家不僅喜在長卷、立軸等大幅作品中描繪蓮蓬與藕節,更喜在冊頁、團扇等小幅作品中加以表現。宋代佚名《蓮池水禽圖》、《百花圖》和法常的《寫生蔬果卷》就屬于長卷大軸一類,其畫法多以勾勒設色法為主,但法常所畫蓮藕已開水墨小寫意之風。明清以後,文人畫家喜以水墨或淺設色的寫意筆法畫蓮藕,且大多為小幅作品,既有實用性,也便于畫家抒情達意,如明代的陳淳、徐渭和清代的“揚州八怪”、虛谷、任伯年等諸家。
宋 佚名 晚荷郭索圖
宋 佚名 疏荷花鳥圖 局部
五代 顧德謙 蓮池水禽圖 局部
清 李鱓 花果冊 局部
宋 佚名 百花圖 局部
明 徐渭 蔬果卷 局部
清 八大山人 墨筆雜畫冊 局部
明 呂紀 秋鹭芙蓉圖 局部
清 金農 書畫合冊 局部
清 虛谷 蓮藕圖 局部
明 項聖谟 花卉十開 局部
清 邊壽民 雜畫冊 局部
清 李鱓 雜畫冊 局部
清 蒲華 花卉冊 局部
近現代 齊白石 藕 局部
近現代 齊白石 花卉冊 局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