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根烤腸”的梗持續火出圈,随之而來的“六周年拉菲草”、“愛我就幫我約九價”等梗一一爆火,占據熱搜榜單。一時間這種來自戀愛的儀式不停地吸引着人們的眼球。
網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出現。諸如:“十根烤腸寓意時常(10腸)也太扯了,你怎麼吃得下的,浪費食物”。“身體是自己的,自己的疫苗自己不上心還指望男朋友幫你約嗎”等等。這些争論把話題引向一個問題:愛情需不需要儀式感?
說到儀式感,突然想起《小王子》中的一個故事: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比如說,我的那些獵人就有一種儀式。他們每星期四都和村子裡的姑娘們跳舞。于是,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園去。如果獵人們什麼時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樣,那麼我也就沒有假日了。”
儀式像空氣那樣必須嗎?并不。但如果沒有了儀式感,那麼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呢,一成不變,平淡如水,如鴻雁過而不起一絲波瀾。他是他,你是你,隻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你們在一起。
其實人們一直在試圖尋找着追求着生活的儀式感,“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冬至的第一碗水餃”、“生日的蛋糕”以及“月圓的思鄉”…… 愛情中更是需要儀式感。有人說戀愛就是把一個人的事情兩個人做,自己的事情交給别人做。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的儀式感不必多麼奢侈,可以是在你不忙的時候,去接對方下班;在紀念日的時候,精心挑選一份小禮物;在閑暇時間給對方做一份早餐或晚餐又或者悄悄給對方準備一段驚喜的旅程。
任何能夠讓對方感到快樂舒适的相處,就是彼此的儀式感,有時候,不需要花枝招展,隻需陪在對方身邊就夠了。
儀式感就像是為兩人的愛情做的記錄,多年後當兩人回想起某個時間點,也許那時的一個小禮物會讓她一直銘記。這個記錄是刻在時間上,刻在腦海中,刻在未來的每一個點滴裡,成為你們倆獨一無二的證據。
身邊認識一對情侶。男孩不喜歡大張旗鼓的秀恩愛,也不愛發朋友圈,但他在确立關系後就把女孩的微信置頂,手機屏幕也換成了女孩的照片。每次出差都給女孩帶一個小禮物,女孩經常炫耀,朋友也都說他浪漫。
他說,這是愛情的儀式感,至少讓女朋友知道,我在愛着她。
他的話讓我想起了《來自星星的你》中千頌伊依偎在都敏俊懷中說着“百日,一年,千日這樣的紀念日是很想過的……”
每個紀念日都值得永遠銘記,不是紀念日那天有多重要,而是那天讓我想起了你,想起了那時的你。我想這就是儀式感的作用吧。
在如今快節奏的時代,愛情仿佛也加快了節奏。快餐式愛情每天都在上演,那麼在這風雨飄搖的時代,儀式感可以為我們在一起的時間刻上印記,儀式感可以喚起我們埋藏心底的美好感情,儀式感是兩個人一起走下去的力量源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