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記憶裡,都有一條抹不去的老街記憶。天還未亮時,狹窄的街道彌漫着熱乎乎的包子豆漿的氣息,市井裡面的人們絡繹不絕的從繁華老街上走過。
自改革開放後,城市迅速發展,中小城鎮相繼崛起,在大拆大建中,你熟悉的街道逐漸消失,但消失的豈止是熟悉的街道,還有濃濃的煙火氣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無論城市還是鄉鎮的街道都開始進行統一化設計,千篇一律的模式,走過無數個城市和街道,也找不出這些城市和街道獨有的特色,一座座城市的街道像是在複制粘貼。
我們在追求什麼樣的生活,城市的建設者想要建設什麼樣的城市。難道我們要的是鱗次栉比的豪華寫字樓?冷冰冰的柏油路?不能踐踏的草坪?看看那些國際性都市,東京紐約巴黎倫敦,繁華的基礎是人,至于那些硬件設施,隻是一個衍生品——再繁華的城市也要有煙火氣。
日本夜景的街道
這兩年爆發疫情,政府曾提倡過“地攤經濟”、“夜市經濟”,但隻是喧嚣過後歸于沉寂。無論地攤還是夜市都是一個城市的市井氣和煙火氣。
日本夜市
日本夜市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過分地追求城市的幹淨和整齊劃一。認為地攤和夜市,甚至是廣告牌都是城市的“牛皮癬”。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香港夜市
香港夜市
我們以占道經營、消防隐患、食品安全等各種理由,趕走地攤,拆除夜市,看着冷冷清清的街道,确實幹淨了不少,也更加方便管理。
台灣夜市
台灣夜市
當然,管理部門也選擇相應區域設置了地攤點位和夜市地點,但面臨的尴尬問題是,擺地攤需要收取高額的攤位費,還需要購買專門用于擺攤的車輛,設置的部分夜市地點也不合理,沒多久就自行消失了。所謂的地攤和夜市很多是自發形成的,既符合商家的需要又契合消費者的需求,是市場的需求而不是行政的強制。
況且,地攤和夜市要的就是一個物美價廉,消費者既能大飽口福又能少花錢,但是如果給攤主收取過高的費用,很多個體戶隻能望而卻步,所謂的夜市最終變成消費高,種類少,開業前幾天熱熱鬧鬧,不出一個月就黃。
目前西青大學城夜市
這是天津西青大學城在商鋪前邊設置的攤位和所謂夜市,一個小車是一個攤位,攤主不但要繳納高額的攤位費還需要購買這種專門的小車,每月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費用,對他們的營業時間也有嚴格要求。
坦白地說,這的客流量靠的不是食物美味還是龐大的客戶量。攤主所經營的大多是燒烤鱿魚、炸串、臭豆腐之類的價高但不算實惠的東西,像天津人喜歡的煎餅果子、燒餅裡脊等是不會有人賣的,雞蛋灌餅、燒餅、涼皮也不會有人賣,因為這些食物不可能像烤鱿魚一樣賣十五或二十塊錢,這些價廉而又能填飽肚子的東西在這夜市上就消失了。
原西青大學城夜市已取締——天津工業大學東門
西青大學城夜市已取締
西青大學城夜市已取締
這是原來天津西青大學城的夜市,這個夜市是很熱鬧的,賣東西的超多。不單單是各色餐飲店鋪和小吃水果攤位,還有電腦維修、服裝鞋襪、打印複印等各色店鋪,東西也算是物美價廉,但問題也明顯,個别攤位存在欺詐和缺斤少兩的行為,食品衛生堪憂,消防隐患也一直存在,最終這個夜市被取締,永遠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西青大學城再也沒出現過如此熱鬧的夜市。
原西青大學城夜市取締後建成的攤位
文化牆
這是原來夜市被改造之後的,清淨了很多,永遠不存在安全隐患了,百姓欣然。
目前西青大學城商鋪
目前西青大學城商鋪
這是西青大學城天津工業大學南面的商鋪,現在是放假期間,比較冷清,很懷念我大學畢業的那個夏天,當時這商鋪前邊都是大排檔,蔚為壯觀,熱鬧非凡,近幾年已經不允許了。
原來的西青大學城夏天的商鋪
原來的西青大學城商鋪
這是2016年的夏天,當時剛下過大雨,吃的人被雨趕跑了。
目前新建的商鋪
新建的商鋪
這是西青大學城天津工業大學南面新建的商鋪,這個牌匾讓人一時語塞,就算是整齊劃一也不用整得這麼簡陋吧,大學城作為一個年輕人聚集的地方,用這麼死闆的牌匾顯得死氣沉沉,沒有朝氣。
城市的發展要多樣性,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不應受到過多的禁锢。人非草木,城市的發展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應該是把人放在一座冰冷的城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