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
大家好,“丁與卯”如期相約。先前用戶“三北浪人”近日正式更名為“丁與卯”。
01麻雀是非常喜歡群居的鳥類,性格活潑、膽子很大,不少活動在人類居住的地方,但警惕性非常高。
打我記事起,經常看到麻雀整齊排列在電線上,叽叽喳喳地歡叫着,像極了歡快的音符。尤其是映襯着滿天紅霞、傍晚炊煙的時候,顯得格外詩情畫意。
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有關麻雀的詞句很多,還有“歡呼雀躍、門可羅雀、鴉雀無聲、解剖麻雀”等等,大家耳熟能詳。
說起麻雀這種生物,真是一種神奇的存在,從最開始定義為“四害”,到成為如今的保護動物,本身就是一段傳奇。
建國之初,百廢待興,人們好不容易撒下去的糧食種子,很快被成群結隊的麻雀翻找出來吃掉,看着實在讓人來氣,于是舉國上下人人喊打。
随着“除害”行動持續升級,加之捕食麻雀之風盛行,以及農藥大肆使用減少了食物來源,如今麻雀數量銳減,以至于麻雀被專家列入“三有動物”(有益、有重要經濟價值、有重要科學研究價值)加以保護。
02
農村家的小孩總會自己尋樂子,比如上樹掏鳥窩,或者用自制彈弓打鳥。小時候,我就是這樣一個調皮搗蛋的人。
因為比較喜歡飼養小動物,我在家裡養過雞、鴨、鵝等禽類。面對飛來飛去的麻雀,我有個疑惑,為什麼麻雀沒能被馴養成家禽?我想試試看。
關于怎麼捕捉鳥雀,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講過。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将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是,這個辦法抓住的都是成年鳥。我想抓幼鳥飼養,因而采用的辦法比較簡單——直搗老巢。麻雀的鳥窩不太好弄,往往在屋檐、牆洞、磚縫的犄角旮旯裡,或者是樹洞當中,入口很小,搗騰出來需要點兒功夫。
我曾經養活過很多鳥,比如斑鸠、喜鵲等,唯獨有一種除外,那就是麻雀。這又牽出來一段傷心往事。
03
有一次,麻雀碰巧把窩安在了管道裡。等到孵化出了小鳥,我搬了一個梯子,輕松抓住了4隻幼鳥,放在一個廢舊的鐵圓柱體中飼養。
老麻雀看到了我的一舉一動,幾次都想撲上來啄我。那個場景,有點像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在《麻雀》中的描述,大獵狗發現了跌落的小麻雀,老麻雀奮不顧身地飛落在地,尖叫着與龐然大狗對峙,誓死保護身後的小麻雀。
當發現這一切都是徒勞之後,老麻雀放棄了救護幼崽,從我的視野中飛離了。但後來,就發生了那件讓我後悔至今的事。
第二天,趁我不注意,老麻雀給小麻雀投喂食物。我也沒太當回事兒,總以為那是一種表達母愛的方式。然而幾個小時之後,我發現自己錯了。
小麻雀都躺在那裡不動了,原來那些看起來顔色鮮豔的蟲子,其實都是毒蟲。
太可怕了,老麻雀卻居然毒死了自己的孩子。不對,應該說是我害死了小麻雀。
村裡老人告訴我,麻雀氣性大,脾氣倔,不易養活。即使抓了它,它也會氣得不吃不喝,甚至會将硬塞進嘴裡的食物也吐出來……
看來,世間萬物皆有規律,幾隻麻雀的命運,卻因我而戛然而止。這件事情給我很大的觸動,我也因此内疚了很久。
自此以後,我再也沒有抓過麻雀,也再也沒有飼養過其他的鳥類。
敬請關注 @丁與卯,體悟生活哲理,留存時代印記。感恩一路同行,拙作定期更新,歡迎互動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