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汗止不住,一旦天氣炎熱就會開始汗流浃背,本來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現象,但是到你這就變成了“負擔”,今天就帶大家認識一下出汗在中醫裡面分為幾種症狀,應該怎麼調理!
汗多在中醫當中定義為虛症,其中自汗是以氣虛、陽虛為主的;盜汗是以血虛、陰虛為主的。自汗的意思就是白天沒有勞動或者外力,自己就會無緣無故出汗;盜汗是指夜晚入睡後開始無故出汗,睡醒後又不出汗;中醫當中将出汗大緻分為4個原因:
第一種原因,濕熱迫蒸,表現病症為,自汗或者盜汗的情況發生時,多以頭部或者四肢為多,汗漬色黃,口臭,舌苔膩,這是由于脾胃濕熱蘊積,熱迫津液外洩,意思就是脾胃的濕氣堆積導緻了熱氣不能有效散發出去,就形成了病因,這類濕熱蘊積在脾胃,調理的方向應該是清洩脾胃虛熱為标準,散除脾胃濕熱,病症自然解決了。
第二種原因是營衛失調,營衛失和,衛氣不能外固,導緻津液無法固斂,所以汗水遍布全身,并且伴有精神疲倦,舌淡紅症狀。這類患者應該以調和營衛為主,振奮胃氣,健脾益氣,祛風解表。
第三種肺衛不固,多以自汗為多,偶爾伴有盜汗,以頭部和背部出汗明顯,平時易感風寒,這種情況多發生于少兒身上,肺主皮毛,肺衛不固,津液不藏,此證應以益氣固表為調理方向,改善脾胃虛弱的問題。
第四種原因是氣陰虧糜,多以盜汗為主,偶爾伴有自汗。也這種病症大多數會精神不振,外表瘦弱,經常感到口幹舌燥,手腳心經常發熱。這種病症應以益氣養陰為主,比如著名的生脈散就可以調理此證,其中的人參或者黨參益氣生津,五味子收斂止汗,麥冬養陰清熱。
當出汗對你的生活形成了困擾,就需要注意了,别人可能會對你投來異樣的眼光,自己在生活中也會覺得很尴尬。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