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克索的凱爾奈克神廟(Temples of Karnak )位于尼羅河的東岸,在盧克索神廟以北2.5公裡,這是古埃及最大的神廟,其始建于公元前1400年,供奉的主神是太陽神——阿蒙-拉。其占地面積超過2平方公裡,大到可以容納10座大教堂。其主體建築——阿蒙神廟是曆史上最大的宗教建築。它是阿蒙神生前居住的地方,周圍是其妻穆特與其子孔蘇的居所。
凱爾奈克是是埃及中王國時期及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是該時期埃及最重要的禮拜之地,自修建以來幾乎每一任法老都在這裡留下了印記,多次的擴建、拆除、修複、裝修,使其很多地方顯得有點慌亂和說不清楚。現在的凱爾奈克不隻是一座神廟,更是一座集聖殿、聖亭、塔門和方尖石碑為一體,擁有10座塔樓和20餘座神殿的的超凡建築群,體現着對底比斯神的敬仰和對法老們豐功偉績的頌揚。
1979年,《底比斯古城及其墓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其中包括今天介紹的“凱爾奈克神廟”
凱爾奈克神廟3D複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巨大的凱爾奈克神廟細細遊覽一天幾乎是不夠的,但一定不要遺漏最為重要的幾個看點:1、獅身羊面像大道,2、阿蒙神殿的多柱大廳,3、拉美西斯三世神廟(我反複查閱了埃及官方的網站資料,确定這裡是拉美西斯三世神廟,這和“LP”參考書裡說明的是一緻的,而網絡上大多标注成著“拉美西斯二世神廟”是不正确的),4、圖特摩斯一世的方尖碑和女王哈特謝普蘇特獻給太陽神阿蒙-拉的方尖碑。
遊覽凱爾奈克神廟從獅身羊面像大道開始。
獅身羊面像大道建在阿蒙神廟的主軸線上,通往第三十王朝的内克塔内布一世起建但未能完成的第一塔門,夾道兩面的獅身羊面像雄壯無比、威風凜凜,記得在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第一次看獅身羊面像,就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穿過塔門就是大庭院,這是凱爾奈克建築群面積最廣的一片區域。在大庭院的中央原有兩排共10根高21米的圓柱, 如今還剩下孤零零的一根了。庭院裡有拉美西斯二世的花崗岩站像,大庭院的東南角是保存完好的拉美西斯三世神廟(Temple of Ramses ),該神廟其實就是拉美西斯三世法老在哈布城神廟的一個微縮版。神廟的布局簡單而古典:有塔門、敞開的庭院、帶四根奧希裡德柱子和四根石柱的門廊、帶八根大柱的大廳,門口和院裡的大柱前有多座拉美西斯三世的石雕立像,方形柱子上有象形文字和浮雕。
凱爾奈克神廟大庭院3D複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在大庭院的中央原有兩排共10根高21米的圓柱, 如今還剩下孤零零的一根了
拉美西斯二世
拉美西斯二世神廟
拉美西斯二世神廟
拉美西斯二世神廟
拉美西斯二世神廟
第二塔門由第十八王朝的最後一位法老霍雷穆希布(Horemheb )開始修建,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又相繼推進這一工程。拉美西斯二世還分别在第二塔門的入口兩側加了三尊自己的雕像,皆為巨型的紅色花崗岩石雕,其中一座已經被損壞。
第二塔門
第二塔門
過第二塔門便是阿蒙神廟的多柱大廳了。多柱大廳是曆史上最壯觀的建築之一,是世界上最宏偉的多柱大廳。廳長366米,寬110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共有134根石柱,分成16排。中央兩排的柱子最為高大,其直徑達3.57米,高21米,上面承托着長9.21米,重達65噸的大梁。其他柱子的直徑為2.74米,高12.8米。大廳氣勢恢弘,令人感到無比的震撼。站在大廳中央,如置身于石柱的森林一般。石柱上有内容豐富的浮雕,柱頂的穹頂所剩無幾,殘存的穹頂能看到彩色的象形文字。
阿蒙神廟的多柱大廳
阿蒙神廟的多柱大廳
阿蒙神廟的多柱大廳
阿蒙神廟的多柱大廳
多柱大廳石柱和浮雕
柱子上的浮雕
阿蒙神廟的多柱大廳
阿蒙神廟的多柱大廳
殘存的穹頂能看到彩色的象形文字
穿過阿蒙神廟的多柱大廳,沿中軸線可以通過第三、四、五塔門到達第六塔門。第三塔門是阿蒙霍特普三世修建的,在第三塔門和第四塔門之間修築了一個狹窄的庭院。庭院裡曾經聳立着四座方尖石碑,有兩座是為圖特摩斯一世建造的,另外兩座則是圖特摩斯三世建造的。現僅剩下圖特摩斯一世建造這一座高22米的方尖石碑了,其餘的都隻剩下根基了。
第三塔門
圖特摩斯一世方尖碑
圖特摩斯一世方尖碑
四塔門望圖特摩斯一世方尖碑
穿過第四塔門,看到的是圖特摩斯一世為圖特摩斯三世修建的多柱大廳。該大廳用珍貴的木材建成,後來圖特摩斯三世又添加了14根柱子和石制穹頂。
圖特摩斯三世和圖特摩斯一世方尖碑
在第四和第五塔門之間,就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獻給太陽神阿蒙-拉的方尖碑了。女王曾經豎立了兩座高達30米的方尖石碑以紀念阿蒙神的卓越功績,另一座在第五塔門的南面已經倒塌。據說這是當時埃及國内最高的方尖碑,方尖碑頂部是用金銀合金制成,非常華貴。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方尖碑
圖特摩斯一世所建的第五塔門和圖特摩斯三世建造的第六塔門均已毀,隻剩下斷牆殘壁。
六塔門望方尖碑
不遠處是兩座創作于圖坦卡蒙統治時期的阿蒙神與其妻女神的雕像。
阿蒙神與其妻女神的雕像
圖特摩斯三世的慶典大廳在中軸線上,這是一座與衆不同的建築,有着模仿帳篷支杆的石柱,這可能是為了表現法老多次軍事出征途中帳篷下的生活。
阿蒙神廟南軸線:
第七到第十塔門都位于阿蒙神廟的南軸線(沿第三塔門向南)上,沿途能看到圖特摩斯三世的雕像等一些殘缺的石雕(有很多我說不上名字的沒有加标注),聖湖位于第八塔門。
圖特摩斯三世的雕像
聖湖
第十塔門以西是孔蘇神廟,孔蘇是月亮神,他是阿蒙和穆特的兒子。
孔蘇神廟内景
孔蘇神廟的浮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