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山東畜牧局養殖牛基地

山東畜牧局養殖牛基地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8 14:57:14

山東畜牧局養殖牛基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山東畜牧局養殖牛基地?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山東畜牧局養殖牛基地(山東陽信牛産業)1

山東畜牧局養殖牛基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 趙秋麗 馮帆

初秋時節,一車車青貯玉米被拉進山東省濱州市陽信縣廣富畜産品有限公司的草料場,成了這裡肉牛的美味“口糧”。

作為全國畜牧百強縣、全國農業标準化肉牛示範縣和全國适度規模化母牛養殖示範縣,如何讓近30萬頭肉牛吃飽“口糧”,考驗着從業者的智慧。2014年,“糧改飼”技術推廣,為陽信帶來一條思路:用青貯玉米以及稭稈廢料解決肉牛“溫飽”問題。

“一頭牛一天節省3元,全縣近30萬頭牛,一年經濟效益可想而知。”廣富畜産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廣富說,“不僅企業,農戶更受益。公司按350元每噸回購,訂單農戶一畝地至少增收200~300元。再通過‘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播種、統一收割’,效率大大提升,每畝産量超過4噸,比糧食豐年收入還高。”

陽信探索實施“土地流轉—訂單種植—企業務工—合同養殖—買牛托管—養牛合作”“六位一體”扶貧模式,将農戶增收與肉牛養殖、農業生産周期相結合,分類分層開展幫扶,讓貧困戶一年到頭有穩定收入。

打小放牛的楊廣富,如今已是“牛專家”和企業家,這幾年,楊廣富帶領企業全面投入到脫貧攻堅進程中,在當地帶着貧困村戶發展肉牛養殖。“跟牛打了半輩子交道,就是靠着養牛賣牛,俺把企業由小做大,看着鄉親們由窮到富,心裡很是高興。”楊廣富說。

據了解,陽信通過引導“糧改飼”肉牛企業與貧困村簽訂青貯玉米訂單種植回收協議,今年可實現合同收貯5.8萬畝,帶動畝均增收300元。同時,吸納1235名貧困人口到養殖場或屠宰場打工,同165戶貧困戶簽訂賒養協議,通過“賒小收大、賒瘦收肥、賒母收犢”的模式,每戶每頭牛一年可增收3000元。

對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陽信通過企業擔保和政府支持貸款等方式幫其獲得買牛資金,由企業代養牛,利潤分成,受益貧困人口已有352人。政府指導貧困村成立肉牛養殖合作社,與企業簽訂養殖回收協議,由合作社統一種植青貯玉米、統一購牛、統一防疫、統一銷售,帶動貧困戶增收。同時引導貧困村戶将土地流轉給肉牛企業做“糧改飼”基地,每畝每年流轉費用穩定在800元以上。

近年來,陽信縣按照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發動政府和社會兩股力量支持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畜牧業發展的部署要求,多次前往海北州祁連縣考察對接,積極支持建設“州有高原示範園、縣有示範區、鎮村有示範點”的高原現代生态畜牧業生産體系,幫助建設舍飼半舍飼暖棚150餘個,幫助培訓專業技術人員200多人次,選派19名畜牧專家到現場挂職、講學、指導。

陽信縣組織肉牛企業與青海省簽訂藏牦牛、藏系羊收購意向,單位收購價格高于當地價格3元左右,已累計收購藏系羊65萬餘隻、藏牦牛2200餘頭,帶動魯青兩地農牧民增收5000多萬元。

陽信縣委書記栾興剛介紹,陽信肉牛産業已相繼承接對口援助青海祁連縣、内蒙古科右中旗的扶貧協作任務,目前,陽信肉牛産業年屠宰能力居全國縣級首位,肉牛存欄近30萬頭,帶動7萬多人就業,是全國畜牧百強縣、全國農業标準化肉牛示範縣。

陽信還将“循環經濟”延伸到産業各個層面:利用稭稈“過腹還田”形成的有機肥發展有機農業,提升經濟效益;将稭稈廢料做成食用菌基料,發展菌菇産業,開辟扶貧富民新路;糞肥廢料再回收,進行生物質能發電、産生沼氣,為整個産業提供能源,從而形成了“飼草種植—犢牛繁育—标準化養殖—屠宰加工—冷鍊物流配送—餐飲—皮革深加工及牛血、牛骨、牛皮、生物制藥、科技研發、牛文化”于一體的綠色全産業鍊條,使得陽信縣“牛産業”真正拉動富民強縣“幸福車”。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26日02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