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曾出現過“淡季菜荒”,每逢八九月份,全市幾百個菜店的貨架上空空如也,有時櫃台上隻有點土豆、蔥頭、南瓜出售。後來,本市敞開大門,想方設法讓各地蔬菜進京,豐富“菜籃子”,居民買菜難題得以解決。
上世紀80年代,大鐘寺農副産品批發市場是北京的一個“大菜籃子”,每天,全國各地蔬菜源源不斷送到這裡。葉用才/攝
連續幾年出現“淡季菜荒”
從上世紀50年代起,北京實行蔬菜統購包銷政策,在此後的很多年裡,對保證市民吃菜和穩定菜價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北京的蔬菜市場主要靠本地蔬菜産地供應,渠道少,蔬菜品種有限,上市季節性強,每年八九月份都是品種單調的淡季。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這個問題愈發嚴重,甚至連續幾年出現了“淡季菜荒”。
據本報1980年7月12日1版《北京蔬菜供應為什麼一年比一年緊張?》報道,1977年7月下旬,淡季尚未到來,北京就出現了蔬菜脫銷現象,菜場除了有些小白菜外,應季的黃瓜、茄子、西紅柿難得見到。每天上市鮮菜由中旬的五六百萬斤,一下子降到300萬斤以下,除去損耗,市民每人每天還吃不上半斤菜。到了1978年八九月份,人們滿以為這種狀況會有所改善,誰知這一年的“淡季菜荒”拉得更長了,直到國慶節将臨,蔬菜供應也未見好轉。
1979年8月,北京出現了更為嚴重的“淡季菜荒”。當年八、九兩個月,平均每日上市菜量比正常需要量少近200萬斤。尤其是8月下旬,近郊每天上市菜180萬斤左右,僅為市場需要量的三分之一。那時,全市幾百個菜店的貨架上空空如也,有時櫃台上隻有點土豆、蔥頭、南瓜出售。每天清早或傍晚,菜店門前群衆都排着長隊等候買菜,偶爾運來幾筐茄子、豆角、冬瓜、小白菜等鮮菜,也一搶而光。特别苦的是“雙職工”,沒時間去排隊買菜。他們反映,有時一個星期也買不上一點新鮮蔬菜。
那個時候,為了保證蔬菜市場穩定,政府每年都要進行财政補貼,僅1984年北京市的蔬菜财政補貼就達到9000餘萬元,可“吃菜難”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蔬菜的統購包銷政策已經無法适應首都建設的需要,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1985年5月12日《北京日報》1版,《談談北京的蔬菜價格改革》)
敞開大門迎菜農進京
1985年5月10日,北京正式放開蔬菜市場。此後,蔬菜流通渠道開始活了,購銷多渠道初步形成;農業部門開辦了一些蔬菜集散點;生産單位與經營單位和機關、團體、工廠等直挂的增多,減少了流通環節。重要的是,菜農有了種菜的積極性,菜的質量提高,浪費大為減少,多環節造成的流通費用也大大減少。
然而,在蔬菜産銷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那就是:菜的供應偏緊,價格偏高。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蔬菜種植面積減少,菜摘得早,國營菜店積極組織貨源不夠,還沒有完全放開,外地菜進不來,以及當年出現“倒春寒”、蔬菜上市晚等。(1985年5月31日《北京日報》1版,《進一步放開搞活 改善蔬菜經營》)
為了進一步搞好改革,實行開放政策,搞活流通,1985年5月30日,市委、市政府在蔬菜工作會議上做出一系列決定,其中一個重要内容是:支持搞活蔬菜市場,便利運菜、賣菜、買菜,特别是為歡迎外地蔬菜進京,在不影響交通和市容的情況下,進一步打開城門,大開綠燈,為菜農進京提供方便。具體來說,就是從當年5月31日起,本市郊區和外地運菜進京的車輛,包括汽車、拖拉機,可以憑菜進京,不再要外地進京證明。(1985年5月31日《北京日報》1版,《市政府決定敞開大門歡迎菜農進京》)
部分菜價降低二至三成
敞開大門後,北京的蔬菜市場立刻呈現出新面貌。據本報1985年6月2日1版《北京市場部分菜價昨起降低二至三成》記載,當年6月1日一早,北京市國營菜店換上了新的标價牌:圓白菜二角一斤;黃瓜四角一斤;西紅柿六角五一斤。同前一日相比,這三種蔬菜的售價都降低了二至三成。
自從市政府當年5月31日做出敞開大門、歡迎菜農進京的決定以後,本市8個交通檢查站一律簡化了手續,外埠運菜進京的車日漸增多。5月29日和5月30日兩天,外埠運菜進京的卡車和拖拉機平均每天有32輛,而6月1日到6月10日,則日平均達到59輛,增加了84%。6月份的頭11天,全市除商業單位采購的外,外埠自發進京菜日上市量為49萬斤,比5月底日上市量增加了53%。
上世紀80年代,市菜蔬公司積極組織南方貨源,将十幾個品種的新鮮蔬菜運進北京。李晞/攝
本市蔬菜市場供應的好轉,主要是郊區蔬菜上市量的增多和商業部門從外埠采購調入量的增加。而外埠自發進京蔬菜的增多,也對本市蔬菜市場起到了補充和調劑作用。本報1985年6月15日1版《敞開城門以後》曾這樣記載:6月12日早晨6時,北太平莊農貿市場已相當熱鬧,在8000多平方米的批發市場裡,80多個貨位上幾乎都卸滿了鮮嫩的蔬菜。8時剛過,河北省定興城關鎮北關村農民張文偉的8000斤扁豆便全部出手,他高興地說:“我們大隊有1500多畝菜田,我們幾個就組織起來,把鄉親們的菜收購好,往城裡送。這個月,我已經進北京三次了。”一位剛卸完蒜苗的農民說:“我是霸縣來的,我們那兒蒜種得多,從地頭裝上送到北京,隻用4個鐘頭。北京市政府敞開城門的決定真好。”當天,這家批發市場共成交蔬菜15萬多斤,其中外埠進京的有11萬多斤。
1986年的8月、9月,北京蔬菜淡季不淡,市場上各種鮮菜源源不斷,全市鮮菜每天上市品種都在10個左右,全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能吃到500克鮮菜。
新建改擴建批發市場
為了改善首都居民的蔬菜供應,吸引更多的外地蔬菜進京,1988年5月,北京決定新建、改擴建一批蔬菜批發市場。
根據記載,當時北京城近郊區共有各類蔬菜批發市場37個,上一年交易蔬菜總量為6.4億斤,對緩解本市居民蔬菜供應緊張狀況起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部分群衆歡迎的搞得較活的批發市場,場地狹小,嚴重擁擠,承受不了需求壓力;此外,部分市場有場無市,搞得不活,沒有發揮出效益。為解決這些問題,本市決定新建、改擴建蔬菜批發市場。
上世紀80年代,大鐘寺農副産品批發市場裡,工作人員整理外埠進京蔬菜。葉用才/攝
新建的蔬菜批發市場主要是石景山區中型集貿批發市場;擴建、改建的市場主要有北太平莊集貿市場、木樨園集貿市場、六裡橋集貿市場等。(1988年5月8日《北京日報》1版,《本市将新、擴、改建一批批發市場》)
多條進京“綠色通道”開通
伴随着蔬菜購銷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北京居民的“菜籃子”豐富起來。1988年,市二商局、市菜蔬公司與張家口地區行署、地區供銷社等單位簽訂協議,建立京張蔬菜産銷服務聯營公司。這樣一來,本市在外埠有了更加穩定的蔬菜基地,蔬菜貨源更加充足。
2002年,運菜車輛的“綠色通道”證。張建平/攝
這種橫向聯合的優勢在解決“淡季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張家口地區為例,那裡比北京的蔬菜晚收1個月,京張兩地在那裡聯合建立的秋菜基地,再加上山西陽高縣的供應,每年可為本市提供蔬菜5000萬公斤左右,正好彌補了北京八九月的淡季供應。
那個年代,本市共與河北、山東、山西、福建等10個省、區的70多個縣市建立了蔬菜貨源關系,僅1987年外地蔬菜進京就達到4.5億公斤,約占本市蔬菜市場銷售量的三分之一。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山東壽光、河北張北等蔬菜進京“綠色通道”相繼開通,北京的“大菜籃子”更加豐富。漸漸地,“蔬菜淡季”這個詞不再被人們提及。
來源:北京日報 文字:賈曉燕
制圖:焦劍
曆史資料:京報集團圖文數據庫、新華社
流程編輯:洪園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