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境内,河海衆多,水資源豐富,老百姓曆來嗜魚,因此提起潮汕菜,不得不說到吃魚。
吃魚一定要講究時令,才能最大程度地滿足口腹之好。
潮汕魚飯
魚飯非飯,而是用新鮮海魚水煮而成。
在古往今來的潮汕飲食文化中,漁民和大海支撐了文化的承續,因此魚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而且奇妙的地位,“以魚當飯”,魚上升到了米在中原人民中同等重要的地位。
千萬别把潮汕人挂在嘴邊的“魚飯”和“炒飯”、“蓋澆飯”混為一談,所謂魚飯,是指鮮魚不經打鱗劏肚去腮,洗淨後用鹽水浸泡,裝于小竹筐中再放入大鍋裡用高濃度鹽水煮熟,晾涼後即成魚飯。
魚飯最大限度保留了魚的原味,佐以普甯豆醬,鮮美無比。
魚飯在最大程度保持海鮮原味的同時,也能存放更長時間。
在潮汕的大小市場和排檔,都能看到用竹籃裝的魚飯,尤以那哥魚、秋刀魚、鲷魚等最多,鋪籃的時候常鋪成菊花狀,非常好看。
魚飯是潮汕最有特色的家常美味,也是最受歡迎的“打冷”,放在冰箱裡鮮凍後再吃依舊不失鮮嫩。
魚飯之名,說法有二:一種認為煮熟後的魚飯一簍簍擺放着,就像一鍋鍋幹飯一樣,而且魚飯新鮮原味,鹹淡适中,吃起來往往沒完沒了就像吃飯一樣,所以就被稱為魚飯;另一種認為魚飯與疍民的生活習俗有關。
疍民亦稱水上人家,古書稱他們是‘不粒食者’,即以魚蝦蚌蛤等海物為生,不依賴麥粟等粒狀糧食。”——張新民《魚飯,吃魚的哲學》
新鮮質優的魚飯,其外表魚色富有光澤,魚身堅挺硬直,用手略按魚身,魚肉有堅實感。
魚飯肉色潔白,因其制作方法,跟制作白斬雞相似,故能很好地保留魚肉的原有的鮮甜味,不過用鮮活魚煮成的 “魚飯”吃起來可比雞肉還鮮美百倍。
“魚飯”價錢便宜,在潮汕地區家家戶戶都把它當家常菜,用它下酒再好不過。
潮州生炊全魚
潮州席,普遍有十個主菜,其中海鮮占七成左右。海味的做法千變萬化,但一條生炊全魚是必備的。
炊,就是蒸。
生炊全魚通常隻用蔥、姜、辣椒三絲,除此之外略有變化卻不離其宗。
生炊是最能代表潮汕菜肴風格的吃魚方法,潮菜崇尚食材的本味,炊魚烹饪時調料很少,給人清淡的印象,但卻被美食家驚為天物。
最新鮮的魚才會用來生炊,次之煎煮、做魚飯,再次做鹹魚,這種對食材運用的排序潮菜中自古被嚴格遵循。
另外,潮汕人對魚是十分勢利的,“好魚”的定位在他們的心目中十分明晰。
“好魚馬鲛鲳”馬鲛魚幹煎,鲳魚生炊,否則就是辜負了美味。
潮汕人炊魚喜歡身厚而肉細的品種,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要新鮮。
石斑、黃牆、龍舌、鲳魚都是非常高級的海魚,生炊最好。
另外如筍殼魚這種肉質鮮美的淡水魚也是生炊的好食材。
潮汕鹹魚
潮汕産魚也産鹽,所以出最好的鹹魚。
一般來說鹹魚分為實肉和黴香兩種,平時大家皺着鼻子說的那股“臭鹹魚味”來自黴香鹹魚,有些人讨厭這個味道,而喜歡潮汕風味的人則愛到不行。
實肉鹹魚制作相對簡單,就是把新鮮的海魚腌制,然後放在太陽下曝曬而成,成品鹹魚肉質結實,嚼勁十足。
而黴香鹹魚做法就十分複雜了,現在能堅持傳統做法的也相當之珍貴。
通常制作鹹魚都會用價格較低的種類,如迪仔(扒皮魚)、雞腿魚等。
高檔鹹魚就要用馬友、馬鲛、鲳魚來做,好魚加上繁複的手工,讓一條好的鹹魚價值不菲,且市面上也很少能見到。
關于鹹魚,潮汕當地有一種普遍的吃法那就是油浸。
油浸鹹魚的做法十分讨巧,一來油可以阻隔水汽入侵保持更久,二來油浸鹹魚可以立即取來煎吃,免洗免切連下油都省了,還增加了油香。
油浸鹹魚可以保存很久,味道更容易接受,用它來搭配蘿蔔、茄子等做成煲類口味鹹鮮濃香,又能保留潮菜清新的氣質。
潮汕魚丸
說過牛肉丸,其實潮汕的魚丸也是一絕。
潮汕魚丸注重選料,工藝特别,聞名遐迩。
原始的魚丸制作通常選淡甲魚(鯒)和那哥魚為原料。
烏黑醜怪的那哥魚學名蛇鲻,大概是醜得叫人生厭,名字都懶得起,就呼“那個魚”了。
那哥魚刺多價賤沒人吃,就拿來打魚丸,橫刀刮肉去刺,然後放在個木桶底用手攪、拍,使魚漿成膠狀物,加上佐料制成丸狀。
當地人特别強調,出了潮汕,絕沒有其他地方的人會用鮮魚手打丸子。
正因為堅持手工制作,潮汕魚丸特别彈牙爽脆,是潮汕一帶宴席上的常見菜品,甚至有“沒有魚丸不成席”之說。
魚丸泡在輕薄的湯裡,隻有芹菜調味,如果加了粿條就是魚蛋粉。
那個不太圓的丸子咬下去,除了脆,第一口竟然簡樸得沒什麼味道,仿佛吃到魚原始的纖維。
吃慣了工業魚丸濃妝豔抹的香,這個清爽得像個村姑,第二口才回味出真實的魚味來,沒有香料,赤裸裸的海洋滋味。
本文摘自:廚影美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