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是金玉良姻,俺隻念木石前盟。空對着,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歎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這是[終身誤]曲子關于寶黛钗三人情緣的寫照。
賈寶玉夾在金玉良姻和木石前盟之間左右不得,最終落發出家,歸于方外。
盡管他也曾奮起反抗,說:“和尚道士的話如何信得?什麼是金玉姻緣,我偏說是木石姻緣!”但他到底最後失去了林黛玉,也沒有得到薛寶钗。
曹雪芹在設定寶黛钗三人情緣時,用了“木石姻緣”和“金玉姻緣”兩種說法。
[終身誤]曲子更是進一步細化,說成是金玉良姻和木石前盟。
金玉良緣的說法很多,金玉良姻總覺得别扭。其實“姻”是指婚姻,薛寶钗與賈寶玉最終成親,見金玉良姻沒有錯。
木石前盟隻有“盟”,也就是誓言,而沒有結果。盡管賈寶玉向往“木石姻緣”,卻終究不得償所願。
曹雪芹設計用詞時,可謂考慮到了方方面面。
其實木石姻緣和金玉姻緣的設定,還有更深一層的說法。甚至是包含了林黛玉和薛寶钗之間的差别。
看透了木石姻緣和金玉姻緣的意思,再看林黛玉和薛寶钗二人孰優孰劣,隻從适合賈家的兒媳婦角度考慮,就會一清二楚。
一,木石姻緣
什麼是木石姻緣?
“詩書傳家”也。木為紙筆,石為墨硯。“腹有詩書氣自華”。
林黛玉的林家就是詩書傳家的典範。
她的父親林如海是末代小侯爺。爵位隻傳承到他的父親。等到他當家時,已經沒有爵位可承襲,說白衣、白身有點誇張,卻也是平民百姓了。
但林如海憑借林家詩書傳家的底蘊,科舉高中探花郎入仕,林家仍舊“還是一條好漢”。
二,金玉姻緣
什麼是金玉姻緣?
“富貴傳家”也。金為富貴,玉為權力。“白玉為堂金作馬”。
賈家就是富貴傳家,靠着祖宗的蔭庇而享受着生而具備的富貴和地位。
薛家也是富貴傳家。作為商賈之家被限制科舉。盡管後世有放開,但争名逐利之下,讀書科舉極難。
加之富貴傳家的本色,對于子弟的培養都很難出色。子弟耽于享樂,富貴而淫,最終守着富貴而堕落。最終是敗家舍業的結局十之八九。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以賈家為例,實際就隻生了五代人。到“草”字輩時,甯榮二公的賈家就完結了。隻因守住了富貴,卻失去了傳承。
孟子之言被後世演變為“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孔家、孟家這樣以德傳家的家族,因道德傳家而綿延不絕。
“耕讀傳家”者,淡泊名利之心,遠離權力和是非。要次一等,他們的弱點在于無法有效抵抗改朝換代和災荒的影響。
“詩書傳家”再次一等,在于讀書科舉入仕的大家族,終究是伴君如伴虎。今日廟堂之上為官做宰,明日就有可能禍及家族,人頭落地。終究也是難長久。
而像賈家這般“富貴傳家”,追求富貴不思進取,稍一不慎就會“不過三代”。
賈家雖生了五代人,要不是賈敬放棄襲爵,賈家就是在第三代被抄家滅亡。
薛家同樣是在第三代就急速敗落。薛寶钗父親和叔叔一死,薛家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賈家和薛家都是富貴傳家,自然是不能久長。所以當薛寶钗嫁給賈寶玉後,很快就迎來了賈家的抄家,皆因根源上選擇錯誤,再多苟延殘喘也是毫無意義。
失去了林黛玉,也就失去了追求詩書傳家、耕讀傳家和道德傳家的根本。
其實秦可卿托夢兩件事,就是為耕讀傳家鋪路,隻可惜賈家無人響應。
曹雪芹設計寶黛钗三人的姻緣時,就已經給出林黛玉和薛寶钗的本質不同。
選擇林黛玉就選擇了詩書傳家,林家到林如海正好是第五代,有能力比賈家多傳兩代。隻要小心經營,就能實現秦可卿夢中所托。
選擇薛寶钗,還是堅持富貴傳家,最終薛寶钗進門沒多久被抄家,也證實“富不過三代”誠不我欺。
綜上,金玉良姻和木石姻緣已經給出了對錯的答案。賈家選擇錯誤,錯不在賈寶玉。但“誤了”寶黛钗,何嘗不是賈家自誤了。
以上觀點根據《紅樓夢》80回前故事線索整理、推論。
文|君箋雅侃紅樓 插圖|清代畫家孫溫《繪全本紅樓夢》
相關閱讀:
一條門闩,打散了薛寶钗的一生幸福,成為《紅樓夢》大結局的關鍵
薛寶钗嫁給賈寶玉時,林黛玉早就嫁人了,她并沒有死在賈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