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帶你一起探尋五行的奧秘

帶你一起探尋五行的奧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0 09:18:59

小編導讀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學的精髓之一,自古以來,不少人對研究陰陽五行有着濃厚的興趣。但陰陽五行常常給人神秘莫測、奧妙無窮之感,想要吃透其中精髓,實在難呀!今天,小編就和您從《黃帝内經》的角度一起來學習學習五行的奧秘,一起來感受下中醫的魅力吧!

帶你一起探尋五行的奧秘(老祖宗的智慧五行的奧秘)1

  1. 說明生理

【原文】

肝為牡髒,其色青,其時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為牡髒,其色赤,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脾為牝髒,其色黃,其時長夏,其日戊己,其音宮,其味甘。肺為牝髒,其色白,其音商,其時秋,其日庚辛,其味辛。腎為牝髒,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鹹。是為五變。(《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譯文】

肝為陽髒,在色為青,在時為春,在音為角,在味為酸,在日為甲乙;心為陽髒,在色為赤,在時為夏,在日為丙丁,在音為徵,其味苦;脾為陰髒,在色為黃,在時為長夏,在日為戊己,在音為宮,在味為甘;肺為陰髒,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時為秋,在日為庚辛,在味為辛;腎為陰髒,在色為黑,在時為冬,在日為壬癸,在音為羽,在味為鹹。這就是五變的内容。

【原文】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髒化五氣[1],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注釋】

[1]五氣:《類經》雲:“五氣者,五髒之氣也。”

【譯文】

自然界有四時五行的變化,促成了生物的生長收藏的過程,并産生了寒暑燥濕風的氣候。人體有五髒,化生各自的髒氣,而産生了寒暑燥濕風的氣候。

帶你一起探尋五行的奧秘(老祖宗的智慧五行的奧秘)2

【原文】

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所謂得五行時之勝,各以氣命其髒。(《素問·六節藏象論》)

【譯文】

春勝長夏,長夏勝冬,冬勝夏,夏勝秋,秋勝春,這就是時令根據五行規律而互相勝負的情況,同時,時令又依其五行之氣的屬性來分别影響各髒。

2.說明病理

【原文】

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素問·陽明脈解》)

【譯文】

足陽明是胃的經脈,胃在五行屬土,其所以聽到木音而驚懼的原因,是因為土惡木。

【原文】

不知三部九候,故不能久長。因不知合之四時五行,因加相勝[1],釋邪攻正,絕人長命。(《素問·離合真邪論》)

【注釋】

[1]因加相勝:《太素》雲:“愚醫不知年加之禁。”

【譯文】

不知道三部九候的庸醫,不能使人長久于人世。由于不知道三部九候的道理,也不知道四時五行與人體及疾病的關系,更不知道“因加相勝”的道理,認不清邪正虛實,妄行補瀉,助邪攻正,必将斷絕病人的性命。

帶你一起探尋五行的奧秘(老祖宗的智慧五行的奧秘)3

3.說明診斷

【原文】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1],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髒之氣,間甚[2]之時,死生之期也。(《素問·髒氣法時論》)

【注釋】

[1]更貴更賤:指五行之氣交替衰旺變化,旺時為貴,衰時為賤。張介賓曰:“五行之道,當其王則為貴,當其衰則為賤。”

[2]間甚:指疾病的減輕和加重。間,減緩。甚,加重。

【譯文】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有衰旺勝克的變化,從這些變化中可以分析測知疾病的死生,判斷醫療的成敗,并能确定五髒之氣的盛衰,疾病輕重的時間,以及死生的日期。

【原文】

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察之有紀[1],從陰陽始,始之有經,從五行生[2],生之有度[3],四時為數。(《素問·脈要精微論》)

帶你一起探尋五行的奧秘(老祖宗的智慧五行的奧秘)4

【注釋】

[1]紀:綱領、要領。

[2]始之有經,從五行生:診脈之陰陽本始,有十二經脈,十二經脈與五行有密切的關系。《太素》雲:“陰陽本始,有十二經脈也,十二月經脈,從五行生也……脈從五行生,木生二經,足厥陰、足少陽也。火生四經,手少陰、手太陽、手厥陰、手少陽也。土生二經,足太陰、足陽明也。金生二經,手太陰、手陽明也。水生二經,足少陰、足大(音義俱同太)陽也。此為五行生十二經脈。”

[3]度:法度。

【譯文】

四時陰陽變化之微妙,都在脈上有所反映,因此,不可不察;診察脈象,有一定的綱領,就是從辨别陰陽開始,結合人體十二經脈進行分析研究,而十二經脈應五行而有生生之機;觀測生生之機的尺度,則是以四時陰陽為準則。

4.說明治療

【原文】

木郁[1]達[2]之,火郁發[3]之,土郁奪[4]之,金郁洩[5]之,水郁折[6]之,然調其氣,過着折之,以其畏[7]也,所謂瀉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帶你一起探尋五行的奧秘(老祖宗的智慧五行的奧秘)5

【注釋】

[1]郁:趙養葵曰:“郁者,抑而不通之義。《内經》五法,為因五氣所乘而緻郁,不必作憂郁之郁。”

[2]達:張璐曰:“達者,暢通之也,當以輕揚之劑舉而達之。”

[3]發:張璐曰:“發者,升發之也,當以升發之劑汗而發之。”

[4]奪:王冰曰:“奪,謂下之,令無擁礙也。”

[5]洩:張介賓曰:“疏利也。”張璐曰:“洩者開發之也。”

[6]折:王冰曰:“折,謂抑之,制其沖逆也。”

[7]畏:畏指相制之藥。王冰曰:“過者畏瀉,故謂瀉為畏。”

【譯文】

木氣抑郁就應該條達它,火氣抑郁就應該發越它,土氣抑郁就應該奪下它,金氣抑郁就應該疏洩它,水氣抑郁就應該抑制它,這樣去調整五髒的氣機,凡氣太過的,就要折服其氣,因為太過則畏折,就是所謂的瀉法。

帶你一起探尋五行的奧秘(老祖宗的智慧五行的奧秘)6

本文選自《内經精要譯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鄭紅斌,包素珍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平台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的官方今日頭條号,如您還未訂閱,請添加訂閱,免費獲取更多實用權威健康養生内容,或可關注“雲南中醫”微信号(yunnanzhongyi)。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