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簡筆畫從哪入手
自從一年前接觸并喜歡上思維導圖(裡面要繪圖)後,我就對擁有繪畫這門技藝産生了一種強烈的願望;可惜自己既無基礎又無天賦,好在還有一個入門的繪畫分類,叫簡筆畫,實際上還是說塗鴉比較貼切。
一開始也就随便找幾本書跟着練,什麼動物、植物、人物,都去畫一通。但存在一個最大問題就是畫完就忘,形不成關聯、系統與理論,感受不到任何能使用的喜悅;再畫還要再去看書臨摹。沒有美好的體驗,這種塗鴉也時斷時續。
但平時也在有意無意地關注起藝術類的書籍來,就像最近看的《超級符号就是超級創意》、《視覺筆記術》、《西方當代藝術審美性十六講》等。
《西方當代藝術審美性十六講》說過:什麼是工匠?什麼是藝術家?有自己的理論、并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觸類旁通、不斷創新的叫藝術家,用腦子的叫藝術家;不會動腦子,隻會跟着做的叫工匠。
所以藝術要上升到一定層次(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理論、個性、風格),才會有一定的靈性,才會有種種美好的體驗。有時候會想,任何技藝的掌握基礎階段都是最難的,就像練武站樁一站就是十年;就像繪畫,點、線、形的練習,沒有幾年的基本功、量變的積累(肌肉記憶),也不會達到質變。絕大部分人都止步在基礎階段,簡單、重複的日子太枯燥乏味了;但是真的跨越基礎階段,認知、心靈就升華了,美好的體驗也會接踵而來。有了這種過程體驗的人,再做其他事、學習其他技藝,都容易成功;所以越成功越成功。
我也在想,繪畫(我現在是簡筆畫)的基礎階段,還是要找一個自己的興趣點入手,先打下一塊自己的“根據地”,然後再用“星星之火”去“燎原”。前一陣在微信“小打卡”中發現一個“風景簡筆畫”的打關訓練,一看頂投自己喜好的。
“風景簡筆畫”這玩藝,線條簡單、易入手,又有一種意境美,是一個不錯的入門磚;之後,再加上人物訓練,就有故事情境了(情境--場景 主角 事件;人的記憶是靠關聯提取的,關聯越多越容易記憶,情境利于記憶),也就能到處想象、發揮,使用起來了。
(自己想象的一種繪畫訓練途徑:
興趣入手 訓練 理論(總結) 實踐(比如公園寫生) 情境(場景 主角 事件);然後在此基礎上不斷提升。)
二、建立風景畫的一些自我認知
現隻記兩個:一個是構圖,一個是構圖元素。越簡單越好,多了不容易記憶、深入。“元素”熟練掌握很重要,就像一百多個化學元素構成宇宙,26個英文字母可以演繹人類整個文明史。
1、風景畫的一些基本元素:
遠景:天空和雲、樹木
中景:樹木、水和倒影、地面山丘和山石
近景:各種建築物等。(不絕對;要不要建立自己的素材庫)
這些景物的處理,要注意歸納、取舍、概括、移動和誇張(簡筆畫的特點)等。
簡筆畫中的樹,常用的有:塔形的松樹、挺拔的白楊、婀娜的柳樹(外形 )等。但樹木總的特點是都有樹幹、樹枝和樹葉,樹葉有針形、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等。畫樹,首先要抓住它的姿态,再概括地表現它。
簡筆畫中的山:形狀各異,有雄偉的、秀麗的、險峻的等,可用有節奏的線條概括山的起伏,使之有優美的韻律感。
2、構圖法常用的有三種:
(1)三角形構圖法。三角形給人以穩定、平靜、完整的感覺,是最常見的構圖形式。
(2)十字形構圖法。十字構圖多以地平線為橫線(比如用實景及倒影構成十字形)。在視覺上有嚴肅、靜穆的感覺。
(3)“之字形構圖法。運用“之”字形方法組織畫面,能把畫面由點推向深度空間,增加畫面容量。另外,還有“U字形、輻射形等等構圖法。
其他構圖法:
構圖時要注意透視關系( 遠景、中景、近景 ):
(1)視平線的畫法。當眼睛向前平視時,視平線是一條與畫者眼睛等高的水平線。如在海面上向前平視時,便可看到水平線(海平面的最遠處的一條線)和視平線重合。視平線在畫面上代表極遠的位置,畫一條橫線定為視平線,便可分出天和地或水的分界線,然後再畫其他的景物。
視平線的安排是構圖的中心問題,視平線的高低決定着是采用平視、俯視還是仰視的構圖視向。遠景、中景或近景的安排都由視平線的位置而定。
(2)物象應近大遠小同樣大的物體因遠近的位置不同,會在視覺上産生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作畫時,要求畫面中的景、物符合近大遠小的透視原理。
(3)物象應近長遠短。與視平線平行的同樣長短的物體,因遠近的位置不同,在視覺上感覺愈來愈短,但始終與視平線保持平行關系。
(4)物象應近稀遠密。因遠近的位置不同,距離相等的物體在視覺上感覺愈遠愈密。
190529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